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二百三十七)袁大头原来是“维新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别一走嘴把你的真实想法和袁大头了啊,”马叮咛道,“这帮成天在官场上混的老油条都鬼奸鬼诈的,别一句话把自己拐到沟里。”

“放心,我在这个***里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常识还是有的。”孙纲笑着道,也是,他在大清官场混的时间也不短了,其实“狐狸化”的程度已经很深了。

来到了客厅里,孙纲见到了久违了的、后世史书中经常作为“反面教材”提及的袁大头,袁世凯袁大人。

和自己在后世的史书中看到的“妖魔化”肖像和银元上的图像不同,眼前三十多岁的袁世凯身材不高,面方口阔,浓眉大眼,面带微笑,看见孙纲后显得十分亲热,孙纲立刻也“满面春风”地迎了上去(面子功夫现在他已经练得相当到家了),一阵寒暄客套后,分宾主落座,陪同袁世凯来的还有一位翰林院庶吉士徐世昌,孙纲见到他和袁世凯在一起心里也很吃惊,但表面上没有显露出来,据后世的史书里写的,眼前这二位可都做过后来的中华民国的大总统的。

两个“总统”一起来访,可是让孙纲在心里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得知袁兄在朝鲜奋勇抗敌,身受重伤,可是惊得我手足无措,后来知道袁兄平安无事,这才放下心来,本该前去探望,因军情紧急,一直未得其便,还劳动袁兄亲来。真是惭愧。”孙纲笑呵呵地对袁世凯道,一副“歉疚”的样子。

“孙老弟哪里话来,”袁世凯连连摆手,道,“一微伤,被人以讹传讹,让老弟担心了,再了。老弟率北洋水师铁甲巨舰炮轰日本本土,又助铭帅收复平壤,不就等于给我报仇了吗?哈哈。”他着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

袁大头果然会话,让人听得“如沐春风”。可孙纲知道,越是这样的人,其实越可怕。

就象荣禄,孙纲对这一类人一直都是非常心的。

“孙大人主持北洋船政,建东亚第一船厂,造东亚第一巨舰,此番得以逐灭倭夷,全仗此等铁甲巨舰纵横海上,谈笑间,东瀛狂寇灰飞烟灭。现在想来。犹令在下神往不已,”徐世昌对孙纲道,“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拜见孙大人,也是想借着机会看一看东亚第一要塞旅顺口和东方明球大连港之风采。呵呵。”

这个徐世昌果然不愧为翰林,起话来文采飞扬,一套一套地,听这伙计诗书画都造诣颇深,看样子他这个翰林也不是白给的。

“徐大人这么,我可是愧不敢当,”孙纲笑道,“若非皇上圣明。朝中众位大臣指示得宜。全力支持,想成今日之功。不可能的。”

他还没有弄明白他们两个的来意,徐世昌当头先给他扣了一高帽子,他赶紧唱了几句“高调”把这帽子先推了,这东西可不是随便戴的。

要知道,中国的官场,话的学问老多了。

即使到了后世,“不要随便乱话”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做官“要诀”之一。

“如果二位愿意,我这就带二位好好转转。”孙纲又“热情”地道,

“不劳孙老弟了,我等一路走来,在船上和火车上之所见所闻,已经能让我等感受到这里地气息,与别处不同。”袁世凯感慨地道,“我等生逢其时,我圣主励精图治,开百世未有之基,又一意振刷,变法图强,我等当趁此大好时机,干出一番事业来,方不负此生啊。”

孙纲不动声色地看着他们俩,心里隐隐约约的好象明白了什么。

听这话的意思,怎么感觉象是“维新派”那帮人的口气呢?

“袁大人所言极是,”徐世昌道,“可惜我等不如孙大人弱冠之时,就已经成就如此功业,和孙大人比起来,真是虚度年华啊。”

“我皇上乃旷代圣主,学贯古今,讲中西之变,虚怀若谷,海纳百川,非狃于成见之一干守旧之臣可比,”袁世凯又道,“如今皇上一意变革旧法,荡涤积弊,以图国家富强,百业兴盛,孙老弟年纪轻轻就趁时做出了如此成绩,可见较我等,其胜又不之几许了。”

孙纲终于明白了他们拐弯抹角地了这么一大堆,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如果不出他所料,袁世凯和徐世昌是来劝他加入“维新变法”的阵营的!

这么的话,历史上“恶名昭著”的袁世凯居然还真是个“维新派”不成?

为什么他在这个时代见到的好多事情,和后世的历史书里写的都不一样呢?

“两位的是,”孙纲头道,“倘若旧法能使中国变富变强,中国已富强多时矣,何须等到今日?”

“我就么,孙大人其实也是我辈同道中人,康南海前番对孙大人有所微词,当属误会。”徐世昌笑道,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孙纲微微一笑,道:“南海先生地学问我是十分景仰地,但朝鲜纵敌之事,实因我军连番激战,粮弹缺乏,而海6军士久役露处,寒暑受病,战力大减,无奈之下,才作猛虎在山之势,以迫使日军能够早日退出朝鲜。此中难处,当时不便向南海先生明言,而军事非南海先生所长,南海先生是以有如此之责,而我今天和两位这些,绝无怪罪南海先生之意,只求二位日后见到南海先生,私下里替我向南海先生解释一下。”

“孙大人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徐世昌立刻表态道,

“以前只是和孙老弟有公文上的来往,见老弟每有所举措,皆极是妥当,实不相瞒,我对老弟神交以久,今日一见,大快平生,”袁世凯高兴地道,“如蒙不弃,你我共扶圣主,开创一番大业如何?”

“强国乃平素之志,报效圣主乃为人臣之本分,只要有利于国计民生,无不从命。”孙纲正色道,

他这么是经过了考虑的,听起来是向袁世凯和徐世昌表示,自己愿意和他们一道赞助变法,但他并没有把话全部死,而是“有利于国计民生者,无不从命”,那意思就是,如果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地方,那就“不能从命“了。

和袁世凯徐世昌谈了很久后,孙纲才送走了他们,他回去把谈话地内容向爱妻做了“汇报”,马听了他的,美丽的大眼睛睁得圆圆的,显得吃惊不已。

“袁世凯来劝你加入维新派,要不是你亲口对我,我就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马道,“历史教科书上不是维新派要救皇帝,才拉拢他的吗?”

“如果不是蝴蝶效应引起的意外改变的话,就从今天他的这些话来看,他本身就是维新一党地,”孙纲道,“他和康有为,梁启,林旭,杨锐,刘光第,谭嗣同等维新派头脑全都认识,而且不仅仅是认识,应该是非常非常熟地。”

“怎么知道呢?”马问道,

“他自己的,甲午战后,康有为联合在京士子上书朝廷,请求变法,就是历史书上记载地著名的公车上书那一次,袁世凯当时就在督办军务处当差,在这之前也上过差不多内容的折子,士子公然集体上书皇帝,在大清朝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当时都察院和工部(康有为当时是工部主事)都不肯代递(也就是没有上成,实际上并不象后世所宣传的那样影响那么大),袁世凯当时曾设法上督办军务处代递,”孙纲道,“如果不是一般的关系,谁敢冒风险这么做?不久,康有为办的强学会成立,强学会历史书上讲过是怎么回事,你应该听过吧?知道吗?袁世凯其实是起人之一呢。”

“啊?!我记得当时李中堂想捐钱加入强学会,康有为嫌李中堂名声臭,死不要他呢。”马道,“可他居然要袁大头?!”

“而且,他这个直隶按察使,其实也是维新派大力推荐的结果,”孙纲道,“而荣禄也很看好他,他能把两方面都摆弄得溜光,我还真是挺佩服他的。”

“你这方面确实差。”爱妻笑道,

“其实还不止这些呢,如果我猜得不错,他应该还是维新骨干之一。”孙纲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极品上门女婿 赘婿归来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五代梦 他身上有条龙 巅峰游戏制作人 砸锅卖铁去上学 浪潮 超能农民工
相关推荐:
僵尸医生弑禅武动天河致命的勾引精准打击你非青梅我非马小兵正传誓不为庶洪荒之枪破天战族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