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军备之陆军建设(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喜欢武器知识的读者请跳过)

简短的休会后,军备会议进入陆军项目。在原时空的二战期间,德国陆军在欧洲战场上创造了战争神话。德国陆军利用“闪电战术”和机械化作战,纵横欧洲,取得了多次连续的战役胜利。这个连续胜利的记录一直保持到对苏联的战争。在苏联战场上,恶劣的气候,宽大的战场幅度,苏联的坚城防御策略,来自于苏联的亚洲部队的增援,美国对苏联和大英帝国的战争经济援助,苏联本身强大的工业能力和武器制造能力,以及苏联以“人民战争”的形式进行的“人海战术”,再加上为了支持由意大利开拓的北非战场,德国分散了兵力和后勤,这诸多的战略因素加在一起,终于拖垮了不可一世的德国战车。

轴心国联盟在战略上的配合失误是这个侵略性联盟最终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中日本的战略失误更是最关键的因素。日本在德国-苏联战争的关键时刻,与斯大林秘密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让苏联得以调集大量亚洲部队加入欧洲战场。日本还在1941年贸然袭击了美国,使得美国全力以赴地直接介入二战。意大利作为轴心联盟的重要成员,虎头蛇尾地开拓了欧洲巴尔干地区战场和北非战场,却连连失利,最终在北非惨败在英军手下,使得德国不得不分兵北非。

不管二战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德国的陆军被理所当然地评为二战期间最强大的陆军。在1936年,经过纳粹从1933年上台后的多年扩充,德国陆军也许还不能算世界第一,但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

烽火听到原时空二战失败的教训后,宁可死也不会与日本合作。相反,烽火不断催促尧明,到外面去抛头露面,作个“人”样。无非是想拉拢美国,将美国当作德国的最大靠山。

在步兵用枪械方面,当时德国正准备在陆军大量配置高发射速率的自动武器submachinegun(手提轻机枪)。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大量配备次机枪的国家,专家们期望这种武器大大提升德国步兵战力。但尧明心目中的步兵武器是却是德国人在原时空1944年发明的Sturmgewehr44冲锋枪。

这两者的差别主要是子弹的膛速和穿透能力。冲锋枪的有效射击范围达到了300米,并可以穿透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任何适合步兵佩戴的装甲。根据尧明的建议,需要立即立项开发冲锋枪,并限制了次机枪的配置数量。

在便携式步兵火炮问题上,尧明肯定了德国的无后坐力炮和拍击炮方案。这将大大提高陆军的机动性和战力。但尧明仍然认为现有的这两款武器太重了,需要不断改良。

在当时,德国在火箭技术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储备。相对来,便携式步兵火箭筒的设计简单,火箭弹头也适合于大规模布置。但火箭筒精度差,有效作战距离比无后坐力炮近,在尧明的眼中,是一种靠步兵生命换取武器成本的方案。

当时德国已经设计出了多管火箭炮,并在军队中进行了配置。德国是世界上首先使用多管火箭炮的国家。多管火箭炮的精度奇差,属于狂轰滥炸型武器,是资源紧缺的德国无法大规模配备的。相反,原时空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车后来居上,变得非常有名,特别是在攻击柏林的战役中,喀秋莎火箭将漫天的炮火倾泻到这座美丽的城市。

尧明对火箭筒,多管火箭炮和多管火箭炮车都很不感冒――这类武器更适合资源丰富而草菅人命的苏联。因此尧明首先停止了在德国陆军中布置多管火箭炮,并要求立即回收已经布置的多管火箭炮装备。

这也许是军事历史上第一次“选择性地”刻意隐藏先进的武器技术。尧明把这种思路称为“技术雪藏”。

开始尝到了“神”的感觉的尧明,已经变得有些飘飘然。他再次得意洋洋地站到了哲学的高度,总结武器服役的必要条件。

从哲学上讲,任何先进的武器技术都是可以相互抄袭的,是否让一种先进技术面世运用,必须考虑这种技术应用的长远效果是有利于德国还是其潜在的对手。

从哲学上讲,德国在将某种先进技术应用时,必须至少满足以下“三大原则”之一:一,帮助取得某次有重大意义的战役的胜利;二,从长远的角度,对德国和其军事对手的军备竞赛有利。三,从长远的角度,能大大强化德军的战力。

与可以粗制滥造的火箭筒相比,生产无后坐力炮和迫击炮需要优质钢材技术和精细的推进火药配方,显然对善于精工细作的德国人有利。这两款武器的实战精准度也比火箭筒高。

在尧明得意洋洋地总结完后,负责记录的施佩尔自然就要将火箭炮有关的项目一律枪毙,以节省经费。这把尧明吓了一大跳。

“不行,不行,我们要加强火箭筒、火箭炮和其他火箭运用技术的研究。”尧明忙不迭地。

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元首在跳的什么舞。

尧明又列出了一堆道理:第一,固体火药推进火箭弹是有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的前身。

第二,尧明担心苏联的大规模坦克制造能力。在原时空的二战期间,苏联的著名T34型坦克每年能生产的数量达到了数万辆。步兵便携式火箭筒的一个巨大优势是生产成本低,能大规模配置,并且其弹头直径所受的制约。这种武器将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形下,克制苏联的坦克数量优势的有力武器之一――尽管这可能意味着牺牲大量的德国士兵的生命。

第三,如果苏联首先使用这种简单实效的火箭武器的话……

所以嘛,尧明这位哲学家突然发现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他搞丢了几项原则:被遗忘的第一个原则是,只要是好的东西,都应该拥有,但拿出来用的时候,却要格外心。被遗忘的第二个原则是如果一件好东西敌方先用了,管他对我方有利或无利,我方都要尽快使用。被遗忘的第三个原则非常简单――火烧屁股的时候,什么招数都可以使。

烽火哈哈大笑起来:“哲学家不是谁都能当的。有些人把乡下老农都知道的东西忘了,却去总结出什么‘三大原则’,实在笑死我也!”。

尧明哭笑不得,几分钟前,烽火还在为“三大原则”拍手叫绝嘛。“你这是五十步笑百步嘛!”,尧明埋怨道。

“什么是五十步笑百步?”烽火兴致勃勃地问道。

“就是两头公狼追一头母狼。母狼一回头,原来是一头丑得吓死野猪的恐龙母狼。那头跑得慢的瘸腿公狼,就笑那头跑得快的,英俊潇洒的风流公狼。”尧明笑眯眯地回答。

烽火大大头,:“有道理!”又接着问,“然后呢?”

“然后嘛,”尧明想了想,道:“那头母狼反过来追公狼,跑得快的自然溜掉了,那个在那儿哈哈大笑的跑得慢的瘸腿狼嘛,自然……。”烽火听完后,哈哈大笑了半天,这才警觉地道:“等等,你的是谁?”。

休会前,大家已经习惯性地认为“元首”要发布新技术动向了。每个人都拿出了施佩尔为大家临时准备的眼镜带上,把眼珠子保护得严严实实的。

尧明不负众望地介绍了步兵作战技术动向:随着次机枪,半自动步枪和轻机枪等自动武器的大量配置,以及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和火箭筒的使用,步兵的战力将获得本质性的提高。同时由于装甲作战车辆的介入,火炮能力的加强,陆军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空中攻击力量的介入,意味着步兵作战方式的将实现本质性的改变。

尧明开始介绍原时空发展起来的各种步兵作战方式。这些作战方式有别于现在流行传统的坚固工事和壕沟阵地式、集团冲锋式、坦克跟随式等步兵运用方式。新的作战方式将是以空中争夺和建立制空权、机械运动作战、装甲集团冲锋、分割包围、攻击后勤、炮火支援攻击、空中对地攻击、散兵火力交换作战、夜战等立体作战的方式进行。在这种全新的立体作战方式下,军备方面最重要的因素分别是――军队的机动性、后勤能力、武器的攻防能力。

尧明还指出,陆军的机动性被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机动性是保证在战场上形成局部兵力优势的重要因素。而根据战争理论,兵力优势形成的战力差距是不是线性的乘积关系,而是乘方关系。也就是,在武器装备、兵员素质、地理位置等因素相同的情形下,二倍于敌方的兵力,将形成四倍于敌方的战力,三倍于敌方的兵力,将形成九倍于敌方的战力。当然,这只是一种理论性的估算,但这足以证明机动能力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性。

还好,会后所有人的眼珠子都保住了,只是有眼睛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浪潮 巅峰游戏制作人 极品上门女婿 五代梦 赘婿归来 砸锅卖铁去上学 他身上有条龙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相关推荐:
非常小贩金色琴弦无限恐怖之轮回真相仙崛曹贼阴阳炼物千金照绑:警司老公在隔壁邪眼变五戒雪豹冷情:老婆,你敢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