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二十世纪最卑鄙的记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罢工的第一个直接效果就是让浪漫的巴黎变成了肮脏的巴黎。一大群来自法国各地的工人农民们,以及一些来自欧洲各国的**人士,拥挤在巴黎的大街巷上。法国**和西班牙**联合,组织出了工人纠察队,维持了和平的场面,也没有出现偷盗抢劫等趁火打劫的犯罪行为。唯一的问题就是天气太热,食品供应困难,一整天下来,大家臭汗淋漓。各种垃圾扔得到处都是。大罢工的第二天,巴黎就弥漫着一股怪怪的臭味。

尧明混在罢工的人群中,一边和伊芭露丽调笑着,一边用第6代007的招术折磨第一代007。他表面笑笑,内心里却无法平静。

在1936年4月,在法国**的安装策划和造势下,法国举行了工人大罢工。1936年5月,在法国**的协助下,法国人民阵线(PopularFront)在法国大选中获胜,法国犹太人莱昂.布鲁姆当选法国总理。

根据原时空的历史,由于忌惮迅速地崛起的德国,斯大林一直希望与西方国家寻求合作。在他的影响下,法国**虽然帮助法国人民阵线获得了选举的胜利,却没有参政。这个时期,斯大林的大国沙文主义藏锋不露。表面上,斯大林只是在西方寻求渐进性的改革,靠合理的选举扩大**的影响力。为了拉拢西方,斯大林甚至命令取消了法国**的进一步大罢工行动。

没想到这个世界刚刚没有希特勒,这种后遗症就来了。法国工人在大选获胜后进一步大罢工,自然是要为法国**参政作准备。斯大林将**输出的阵线,从原计划的西班牙,蔓延到了法国。

不过尧明还是同情这种行为的。毕竟当时工人和农民简直就不被当人看待,搞得德国工人的工资都无法大幅度提高――因为这意味着严重削弱德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原时空,美国的人权运动也是在50年代才开始的,还深受国际**运动的威逼和渗透的影响。

没有了希特勒,也许人权运动会早发生好多年吧,尧明乐观地想到。

到了下午,尧明已经从伊芭露丽口中,猜出了斯大林的短期目标。法国**要大规模参政,西班牙**要全面夺取政权。

然而这种短期目标背后,尧明却感到了芒刺在背的危机。外交策略最注重“远交近攻”。斯大林是一个很精明的策略家,也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对手。他的目标不应该是越过东欧和德国,在遥远的西班牙和法国搞革命。相反,他的目标应该是以攻为守,靠这种“革命”在西方形成势力圈,然后两面夹击德国和东欧。

在大英帝国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下,弱者只能是被牺牲和淘汰的。在原时空,畏惧于希特勒的强硬,同时也为了抵挡苏联的**,大英帝国可以搞什么“祸水东引”,在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上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在现时空,强硬的希特勒变成了有1/8犹太人身份,挂着童叟无欺的克林顿式微笑的,表面软弱的“尧”,斯大林顿时变得野心勃勃。他在法国和西班牙搞大的举动,自然是试探大英帝国和法国的态度。大英帝国那些善于“以肉饲虎”的政治家们,完全有可能将东欧送给斯大林当心。一旦失去东欧的屏障,德国的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得简单,斯大林处于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局面。若法国和西班牙的**革命成功,则可以两面夹击德国。若局势不利,则牺牲法国**与西班牙**,以换取东欧的扩张机会。在原时空臭名昭著的慕尼黑会议,则完全可能演变为莫斯科会议,由斯大林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或东欧其他国家。

总之,希特勒软下去了,斯大林就硬起来了。其中最关键的错误是大英帝国的统治策略:牺牲国家以保持强权之间的利益均衡。这就好像中国封建时代的土地兼并,谁越狠,谁越贪婪,谁的收获也就越丰盛。“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政治理论创造的,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禽兽世界。

在原时空,希特勒的流氓无赖习气,正好在这种政治策略下大占便宜。如果尧明是一个贪婪的人,他也许会在1939年以前,一直采用与希特勒类似的策略。这种策略能帮助德国在短期内迅速膨胀。

然而尧明却深深地知道占这种便宜的长远代价。一个国家的发展,与一个人的成长一样,若一心一意占便宜,最终只能被彻底孤立,走向一条不归路。来到这个时空后,尧明决心作的是一个策略家,甚至可以即兴地作一投机,但他绝不作一个赌徒型的投机者。

尧明绝对不是那种被动挨打的人,他很快就理清了思路,并抽空出去打了几个电话,作了一系列安排。

第二天晚上,在詹姆士.棒的竭力推荐下,詹姆士.棒、伊芭露丽、尧明来到塞纳河边的一个高档酒吧。詹姆士.棒一马当先,走到一个侍者旁,叫给大家安排座位。趁大家不注意,他把20法郎塞给了那个侍者。

待大家坐定后,尧明和伊芭露丽都随随便便地要了一杯啤酒,詹姆士.棒却装模作样地一杯昂贵的36年成的苏格兰威士忌。

那个侍者恭恭敬敬地上前为詹姆士.棒倒了一杯威士忌。詹姆士.棒品了一口,皱着眉头道:“这明明是只有3年的威士忌嘛,这种便宜货都拿来骗人!”。那个侍者红着脸,赶紧替詹姆士.棒换了一杯。

詹姆士.棒又品了一口,继续皱着眉头道:“这明明是只有12年嘛,我不会为这杯酒付钱的!”

侍者红着脸,终于跑到柜台上,从一个很隐秘的角落拿出了一瓶酒,当着詹姆士.棒的面打开,为他斟满了一杯,脸露期望之色。

“这酒还马马虎虎可以,只有35年零7个月。虽然不到36年,估计已经是你们最好的了。”詹姆士.棒洋洋得意地道。那个侍者对他的品酒能力赞不绝口,还特地拿着那个瓶子,向大家显示詹姆士.棒的高超品味――连月份都猜对了。

如果伊芭露丽是一个虚荣浅薄的英国贵族女子,恐怕早就詹姆士.棒这种招术迷晕了。可惜她是一个工人出身的,见惯了各种场面的**女英雄。她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尧明也在一旁乐滋滋地欣赏着詹姆士.棒和那个侍者演的双簧。

就在这时候,旁边走过来一个醉醺醺的酒鬼。他狠狠地瞪了那个侍者一眼,仿佛是在责怪:“原来你们这么弄虚作假。”。他将一个酒杯递了过来,对詹姆士.棒道:“请你帮我也尝一尝。”

詹姆士.棒转过头来看了一眼那个侍者,却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提示。在美人面前,岂能轻易示弱。詹姆士.棒赶紧给那个侍者作了个暗示。他想到,反正自己随便什么,那个侍者都会帮腔的,大不了事后再多给费。于是他拿出一副专家品酒的高傲姿态,提起嘴中所有的味蕾,慢悠悠地喝了一口。

“噗!”的一声,詹姆士.棒喷了那个侍者一脸一身。“这是什么酒,竟然有股尿味?”。詹姆士.棒大声责问道。

“真笨,品尝了我的尿,能猜出我的年龄吗?”,装扮成醉鬼的海德里奇促狭地问道。

等那个侍者搀扶着詹姆士.棒到卫生间剧烈呕吐的时候,尧明和伊芭露丽赶紧留下了自己的酒钱,甩掉了这个讨厌的家伙。海德里奇也趁机跟了上来。

大家走到塞纳河边,想起詹姆士.棒的狼狈像,都哈哈大笑起来。月光静静地泻下,塞纳河岸的夜色让人爽心悦目。

“我是美国环球报主编戈尔。”,海德里奇自我介绍道。尧明很有佩服海德里奇,不愧是搞情报的,他的英语还真的带了一美国味。尧明也顺便替双方作了介绍,海德里奇被描述成一位新闻界的同情**的朋友。

“克林顿主编,夏天热,新闻更热哟。我现在手头有两条大消息,不知道该先出哪一条。”,海德里奇兴致勃勃地道。

“你还是老老实实借我的光,采访伊芭露丽姐吧,难道还有比巴黎大罢工更热的消息?”尧明笑道。

“我的消息当然热,甚至可以是本世纪最热的消息之一。如果我手上的这个消息一发表,很可能要吊销《纽约时报》分管苏联新闻的记者杜兰蒂(WalterDuranty)所获得的普利策奖。”,海德里奇道。

“这个消息还能使得法国政府轻易地平息大罢工,能使得美国与苏联断交,甚至可能使得苏联被驱逐出国联,你它是否重要?”,海德里奇开始大卖关子。

看到伊芭露丽惊讶的目光,海德里奇向伊芭露丽提要求。如果伊芭露丽觉得这个消息是真实的,并愿意在国际**组织中,传播和分享这个消息,他就愿意将这个消息暂时压下去,等到大罢工结束后才发表。海德里奇声称自己是工人和农民的同情者,不愿意因为这个消息影响了法国大罢工。

伊芭露丽暗暗心惊,表面却不动声色。她豪爽地答应了海德里奇。

“杜兰蒂是一个英国人,他在1922开始担任《纽约时报》分管苏联新闻的记者。他写了一系列的关于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导,还在1929年独家采访了斯大林。1932年,他获得美国最高荣誉的普利策新闻奖。杜兰蒂对斯大林的报道在全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报道甚至帮助美国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苏联大使第一次访问美国的时候,他被荣誉地安排列席两国建交的仪式,他甚至被誉为苏联和美国合作的桥梁。他的报道,严重地影响了美国对苏联的评价,也影响了国联对苏联的评价。”,海德里奇开始介绍。

“最近,我们从苏联的一个秘密渠道,以及大量的乌克兰裔美国人那儿,证实了在1932-1933年之间,乌克兰发生了大饥荒。而杜兰蒂却刻意掩盖了事实。”

这是尧明出的第一招。尧明在原时空研究二战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西方新闻界在2003年闹的“吊销杜兰蒂所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丑闻,留下过一些映像。在穿越后,他曾经指示海德里奇收集相关的证据。

“等等,你们想什么?你们难道也和那位詹姆士.棒与酒吧侍者一样,在唱双簧?”,伊芭露丽立即心生警觉地问道。只是这次她没有再露出那种像剑客一般的威慑。

“不错,我们是在唱双簧。”尧明笑呵呵地道,“海德里奇是我的朋友……”

“先不要笑。”,海德里奇沉重地打断了尧明。“看了我手上的这些资料后,我保证你笑不出来。”,他拿出了一个信封,里面有关键的照片和资料。

“在1932年到1933年之间,乌克兰至少饿死了500万人!”。他淡淡地出了这个数字。

500万!伊芭露丽彻底地震惊了!她呆呆地看着海德里奇和尧明。这一霎那间,她不是一个**员,不是一个巾帼英雄。她只是一个具有人类良知的普通女子。

尧明也彻底地震惊了。他隐隐约约知道乌克兰闹过饥荒,但绝对不知道有这么严重。

然而这是铁的事实。至少500万人,因为饥饿而死亡!这种罪行完全可以与纳粹在整个二战期间,屠杀600万犹太人的罪行相提并论。

而这样的罪行,居然被这个叫杜兰蒂的英国人兼美国记者一笔购销了。

乌克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是盛产麦等农作物的农业发达的地区。这个地区素有欧洲粮仓之称。

在1932年到1933年间,斯大林强行推行集体化政策,没收富裕农民的财产,把大批农民逮捕和流放,在乌克兰造成了大饥荒,导致了大量人口死亡。

“这个杜兰蒂是这个世界上最卑鄙的记者!”,当看到那信封里,照片上饿得皮包骨的儿童,死亡者的尸体像草捆一样的堆积,尧明愤怒地道。

杜兰蒂不是没有看到这些,但是他利欲熏心,竟然宣传苏联式的劳改营、财产剥夺和政治清洗是推动落后国家的必要手段。他用“要**蛋饼,就要打破鸡蛋”的俗语来替斯大林粉饰。他在获得普利策奖后还继续著书立,坚持宣传他对斯大林的推崇。在他的著作中,他强调为了“崇高”的理想,可以随意地牺牲人民。对于数百万人民被饿死的悲惨事件,他不仅隐瞒事实,大肆替斯大林遮掩,还认为这样的进程是“历史的必要”。

杜兰蒂自己不仅在美国成为明星,据还享有斯大林为他提供的一名苏联情妇,以及各种特殊服务。

(在2003年,由于缺乏直接证据,特别是杜兰蒂获奖于1932年,其获奖作品与乌克兰饥荒没有直接联系,他甚至保住了普利策新闻奖。但普利策新闻奖颁发机构和纽约时报都明确地申明了他的错误)。

海德里奇还汇报,大英帝国当时有数名工程师,还有一些其他的新闻记者,包括著名记者MalcolmMuggeridge,都已经证实了乌克兰的饥荒事件。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政治力量在暗中操纵,这些事实不仅没有被揭露,反而遭到了刻意压制。(在2003年的揭露运动中,证实当时英国大使从与杜兰蒂的交谈中,准确地知道乌克兰饥荒的真相。当时杜兰蒂告诉英国大使,死亡人数可能在1000万左右。)

在这一霎那,尧明只觉得自己是如此地痛恨那个时代的大英帝国的政客们!这些政客们将自身的利益完全置于人类的灾难之上。而他们还高高地占据着世界领袖的位置!

从尧明的角度看来,这种政治行为的目的很清楚。大英帝国的某些政治力量对崛起的德国的防范,远远地超过了对公义的追求。

斯大林在乌克兰犯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后果,与中国的“大跃进”几乎如出一辙。在原时空,如果苏联**有良心,早披露出这种错误。如果这个叫杜兰蒂的英国人――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能够凭自己的良心出事实的真相,也许近三十年后,中国的“大跃进”的悲剧根本就不会发生!

这就是掩盖历史真相的最沉痛的后果。人类将重复相同的错误,将浪费更多的生命去重复悲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浪潮 巅峰游戏制作人 极品上门女婿 五代梦 赘婿归来 砸锅卖铁去上学 他身上有条龙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相关推荐:
非常小贩金色琴弦无限恐怖之轮回真相仙崛曹贼阴阳炼物千金照绑:警司老公在隔壁邪眼变五戒雪豹冷情:老婆,你敢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