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智伏林伯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土高原的秋天,一片金黄色的萧索。大片的麦地已经被收割了,只剩下一片东倒西歪的麦茬。成捆的麦秸堆放在田间。肥胖的鸟雀在田间啄食散落的麦粒,为寒冷的冬季作最后一准备。一些农家孩,在路边的打麦场上嬉戏着。还有一些淘气的男孩在爬树掏鸟窝。也有孩将一片簸箕架起来,远远地用一根绳子牵着,下面却撒了一些麦粒,捕捉前来偷食的鸟儿。

一辆土黄色的军用吉普,烟尘滚滚地从黄土地上驶来,在太原郊区的一个秘密的农家窑洞前停了下后。现年29岁的林伯虎兴冲冲地跳下车来,在德国将军隆美尔的陪同下,准备会见德国领袖“阿道夫.尧”。

林伯虎长着一双浓眉,身材瘦削,神态威严。双眼透出一种能谋善断的精明,以及一种近乎残忍的坚毅。这位正声名鹤起的年轻将领,对今天的会面抱有很大的期望。

进门后,他眼目一亮。迎接他的是年轻美丽、略带羞态的宋依华。宋依华一身清爽利落的秘书打扮,身上的一些精致的饰物,显得非常优雅大方。

宋依华见到林伯虎和隆美尔,先招呼他们两人在宽大的沙发上分别坐了下来。她为他们准备了茶水,然后坐在了旁边。

宋依华拿出了一个记事本,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脸上又红了红,终于按捺住儿女的羞涩,细声细气地道:

“今天尧先生病情尚未恢复,他委托我与林将军交谈一下。”,完,她的脸上又因为紧张,红了起来。手中不断地捏着一支铅笔。

年轻的林伯虎心中顿时升起一种失落的感觉。他满怀期待与尧明这个国际名人一晤,却只见到了一个女秘书。若非他涵养极深,当场就要拂袖而去。

但林伯虎深通中国儒家之韬光养晦之道,曾抄写“悠悠万事,唯此唯大,克己复礼”作为座右铭。当即含蓄地笑道:“能见到宋姐一面,也算是林某的荣幸了。宋家女豪杰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之大,千古以来,恐怕只有传中的杨门女将能与之一比。”

隆美尔却察觉到了林伯虎的失落,赶紧解释到:“尧的受伤的确很重,我亲眼见过。很多要人都被直接挡驾了。有很多人,也就只见了红玉姐一面而已。”

宋依华脸红了一下,道:“尧先生伤势虽重,但这并不是他避而不见林将军的原因。尧先生有大事托付林将军,却怕身边的日本耳目,这才托我代为传言。还请林将军海涵。”

林伯虎和隆美尔这才恍然大悟,却又不知道宋依华为何频频脸红。

原来那日宋依华见到尧明后,只见两日不见,心上人已然受如此重伤,情不自禁地抱住他低低哭泣。没想到尧明惊醒后,借口要喝什么东西,将红玉打发走了,却死皮赖脸地要宋依华到床上相陪。

宋依华既忧心尧明伤重,又气愤他如此好色,当下涨红了脸,不知如何是好。

“还记得我们在德国的那段情缘吗?”,尧明问道。

宋依华顿时心中一暖,想起了那段美好的初恋。那时尧明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拿了一段稀奇古怪的中文让自己翻译,后来就出了一个“蓝带计划”的馊子。要两人装扮成情侣,指望骗得被皇室绯闻纠缠的大英帝国的同情,租借缅甸。

尧明的表情,却不像是在谈情爱。宋依华也是七窍玲珑的人,心中一凛,毫不犹豫地钻进了尧明的被窝。

没想到尧明立即双手乱动,让宋依华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羞人的呻吟声。却正在情思如潮时,红玉匆匆地回来了。一打开房门,竟然撞见了宋依华衣衫不整的羞人的一幕。

“红玉,你难道不懂得敲门吗?”,宋依华姐脾气发作起来,脸上如罩了一层严霜。“以后我在这间病房的时候,不要随便进来。”,其实她这一生,一直温文贤淑,很少有这样发脾气的时候。也许她心中,对红玉有一种天然的戒心吧。尧明暗自得意,达到了用宋依华隔离红玉的目的。

红玉一走开,尧明就告诉宋依华,他身边有日本间谍,却没有告诉宋依华这个间谍是谁。尧明一方面对红玉依然心存留恋,不愿意就此揭穿她的身份。尧明也担心宋依华不善掩饰。再者身处山西,日本人在身边安插的间谍也可能不止一个。

尧明要宋依华每日都来陪他,帮他往外秘密传递消息。

想到这里,宋依华脸更红了。尧明每次对她传授消息的时候,手上却从来不闲着,总是先把她搞得心猿意马的,却要她记住军国大事。这种充满刺激的幽会,让她深陷其中,欲罢不能。每次尧明的军国大事,都以宋依华情不自禁地失陷城池,瘫软在尧明怀中为结束。

宋依华每次都埋怨尧明,泪汪汪地离开,他像“资产阶级”玩弄女性,偏偏心中又忍不住那种诱惑。宋依华并不知道,其实尧明也有难处,每次红玉都在墙外窃听着。红玉也仗着自己是尧明的“救命恩人”,对那一腔痴情豪不掩饰。每次宋依华刚一离开,红玉立即进来,如出水芙蓉一般,又温又湿地缠住了尧明。

隆美尔的一声干咳,打断了宋依华的沉思。她不由得心中暗恨尧明,搞得自己这样心猿意马。无论如何,都比不上她崇拜的,热情而又沉着的宋庆龄。

她赶紧瞟了一眼笔记本,那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却是在被尧明的双手在身上随意游走的时候,心慌意乱时写下的。那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些要:“敬意,大才,早熟,精确,无遗,回旋余地,突袭,猛冲猛打,生死决斗……”。

她脸上又红了红,这才道:“尧先生先让我转达对林将军的敬意。林将军年轻大才,早早地就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将军思路敏捷,对各种战术非常了解。将军算路精确,常常在进行策划时,指挥到具体的排、连级部队,可谓算无遗策。将军生性谨慎,作战部署中总留有回旋余地。将军作风勇悍,善于突袭,以猛冲、猛打、猛追出名,经常取胜于生死决斗之中。”

这番话由宋依华这样一个娇弱的少女出来,不知道为什么,却有一种回肠荡气之处。短短数言,将林伯虎用兵的特色,总结得如刻木石。也许尧明亲自出来,都不能表达出这样由衷的赞赏。林伯虎心中,顿时升起一种“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尧”的感触。本待谦逊几句,当作宋依华这样一个姑娘,却又一时不知该如何谦逊。

“尧先生,现在陈绍棠、李宗仁、白崇禧等,陈兵三十万,与中央对峙。白崇禧是国内名将,外号诸葛,能征善战,少有败绩。蒋介石先生手下,罕有与其对峙者。只不知林将军若与其对局,有多少成算?”,宋依华问的是一个关键问题,话时却细声细气,也不知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还是想表达一种担心。

林伯虎心中更加激动。以他当时的地位,出面打两广事变这样规模的大战役,可以算是一种越级提拔。但他还是颇有涵养,并没有盲目冲动,而是反问道:“我能有多少可以调动的兵力?”。

宋依华看了一眼笔记本,道:“却请林将军谈谈您想要的兵力以及能取得的战果?”。

林伯虎仔细地思索了一番,道:“白崇禧用兵很灵活,善于设伏。其精锐的广西部队,善于打山地战,来无影,去无踪,常常以游击袭扰取胜,确实很不好打。若我主持战局,会以善守之师守住正面,另出奇师迂回两翼,形成包围钳击之态。行军时,我军要延伸探哨,以防伏击。我军尚需派擅长山地战之部队进行穿插,以穿插破游击,以我之勇敢破敌之灵活,则败敌不难。”,林伯虎道。

“广西兵经过日本训练,配备有日式装备。中央军中,以德械师对之最好。最好是将全军仅有的5个德械师全部给我。在附以20万左右其他军队,我必有败白崇禧的把握。”,林伯虎并不是那种喜欢夸夸其谈的将军。他用兵谨慎,从不以要的兵多、兵强为耻辱。

宋依华红着脸,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只好把林伯虎的话写下来。然后再看了一次笔记,问道:“尧先生,林将军必有败敌之策。以林先生之策,让白崇禧败退不难。但白崇禧用兵灵活,注重敌情收集,林将军很难围住他。估计白崇禧将多次逃脱林将军的围追,甚至能在一边败退中,顺便围歼林将军的一部追兵。”

“但尧先生想一战而擒白崇禧,却不知道林将军另外有何妙策?”。

林伯虎顿时吃了一惊,知道尧在军事上,有绝对不低于自己的智慧。他所的局面,正是自己的策略上的一个漏洞。

林伯虎皱着眉头,想了很长时间,叹息道:“一战而擒白崇禧,难啊。当今天下,很难找出任何一个人来,能够在接战中,围困狡猾如狐狸的白崇禧指挥的军队。那些广西兵,即便围困了要道,也能从上路上逃走,况且他们的嗅觉比狐狸的鼻子还要灵。”

“白崇禧一旦退入广西之根据地,就如游龙入海,猛虎回山。除非打一次旷日长久的惨痛的血战,血洗广西,才能彻底击败新桂系。我听尧先生对军阀势力恨之入骨。但以我愚见,现在日本大军压境,与桂系之战,以中华的利益来看,只能速战速决,抓获白崇禧的想法并不现实。”,林伯虎心翼翼地道。

这个话题太敏感了,隆美尔都全神贯注地听着,不断要求宋依华翻译,还拿出了中国地图,摊开在桌子上,指指。

宋依华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好。只好红着脸,又翻开了笔记本。林伯虎一时处于好奇,向那笔记本瞟了一眼,只见上面用秘书速记法,写下了一些断断续续的词语,不得要领。只不过字里行间,却掺杂着“舒服、受不了、该死”之类的词,也不知道是哪家的速记法。

宋依华道:“我家先生,林将军若不能决断,必然是担心白崇禧回到广西。”,不知不觉中,她对尧明的未卜先知心存崇拜,将“尧先生”三字只好地变成了“我家先生”。

“我家先生可以派奇兵一支,先从利用四川军阀的内部矛盾,秘密入川,再星夜兼程,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云南,千里大迂回,比白崇禧的军队提前到达广西,先断他的后路!”

此言一出,林伯虎顿时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激动地按在地图上,道:“佩服!佩服!这样的千里迂回,亏了尧先生能想出来。今日不能见他一面,实属林某的一大遗憾!”。

尧明在此剽窃的,是原时空刘邓大军千里迂回的战术。刘邓大军收服川康、云贵,绕击广西,与**的正面进攻配合,彻底击败白崇禧,粉碎其偏安一方的美梦。

隆美尔忍不住提醒到:“这个计策虽然妙,不仅击败了桂系,还顺便取缔了川康系和滇系军阀。但桂系还是可以从广东方面退回广西,甚至还可以退而取海南岛。桂系若占据海南岛,与强大的日本海军合作,不难封锁德国往中国的运输线。”

林伯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尧先生要求必须一战克敌,是为了疏通欧洲海运与中国的联络。有如此重大的战略意义。只要有千里大迂回的奇兵配合,林某将率师攻入广西,虽然不免血战一番,用兵时间也要三个月到半年,却也能彻底清除正南和西南的所有军阀。”

宋依华赶紧翻翻笔记本。经过这一断交谈,她几乎“言出必中”,信心增加了不少。“我家先生,请林将军不比担心广东那边。广东军内,有余汉谋将军举义旗响应中央。余将军义旗一举,还将有数万德军即将在广州一带登陆,白崇禧将前后被困。”

林伯虎恍然大悟,心中却少了一敬意,想到:“尧能想到如此的策略,不过是能调度远远多于我的资源而已,又提前知道了余汉谋的起义。海上登陆,中国将军里,恐怕谁都没有这个经验。”

宋依华又翻了翻笔记,道:“林将军此刻心中必然有些不服。我家先生问林将军,此刻我军三路用兵,却只为了战胜区区一个新桂系,很有杀鸡用牛刀、题大做之嫌。请问林将军,有那路兵力可以节省。这路兵力节省后,请林将军在回顾全国形势,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这番话由宋依华细声细气出来,却如晴天霹雳,响在林伯虎的脑海里。他略一闭眼,慨然道:“真正可以节省之兵力,反而是正面用于阻拦白崇禧之兵力!”

“我明白了!你家先生要我先以5个德械师,胜白崇禧,然后将白崇禧吸引住。却将其中3个德国械师偷偷转移出来,送到山西战场。等白崇禧发现真像时,其后路已断,给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往正面突破我军。即便突破了,失去了后方的新桂系,挺进江淮,多能扰乱一时,最终必自陷死局。”,林伯虎哈哈大笑起来。

“佩服!佩服!”,林伯虎赞叹道,“感谢你家先生给我这样一个用兵妙挫白崇禧的机会。相信你家先生在山西战场上,也有一番安排。这个任务我接了!你家先生如此神鬼莫测地用兵,但要把这仗打得漂漂亮亮,也非我莫属!”。

宋依华扭捏道:“我家先生,他本待给你写一封向蒋介石先生的推介信。但以将军之才,必然不屑于用推荐信。”

“将军不妨将此策略,自己向蒋介石先生提出来,却不要提我先生的名字。”,这番考虑是有道理的,一来送林伯虎一个功劳,更能收服他。二来德国介入中国内战,在国际上,名声很不好听,还是低调行事为妙。

“我家先生还提醒。围住李宗仁、白崇禧后,最好让他们投降。都是中国人,抗日为重。得饶人处且饶人。”

宋依华最后慢慢地道:“我家先生,他之所以能在大局策略上有此创意,皆因为他终日所想,无非这些内容。林将军细致入微,用兵时如诸葛亮,事必亲躬。这是林将军的长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用兵精微到此地步,在大局考虑上,就粗疏了。所以望林将军扬长避短,在大局上,多与我家先生商量。”,宋依华脸又红了。当初她听完这段话后,已然彻底瘫软在尧明的怀中。

“对了,林将军,我家先生希望能移出4个德械师来,支援山西。”,宋依华整理会谈记录时,皱了皱眉头,翻翻笔记本,更正道。

“三个半。”,林伯虎竟然和宋依华讨价还价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浪潮 巅峰游戏制作人 极品上门女婿 五代梦 赘婿归来 砸锅卖铁去上学 他身上有条龙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相关推荐:
非常小贩金色琴弦无限恐怖之轮回真相仙崛曹贼阴阳炼物千金照绑:警司老公在隔壁邪眼变五戒雪豹冷情:老婆,你敢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