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四章 振兴家业 光宗耀祖(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梧州知府衙门

中厅大堂,里面空间宽阔,两旁都是粗大的朱漆立柱,门板镂窗,古物装饰,显得沉稳肃严。

阳光照shè进府衙大堂之内,映照得满堂生辉,正气凛然。

正对入口大门,是一张方形酱紫檀木桌,后边摆着座椅,方桌上有一对十公分高铜铸驮狮,雕刻栩栩如生,用以镇堂辟邪,清煞污浊之气,以显示自身清洁廉政之意。

在大堂的正上方端端正正地悬挂着一张两米多长的蓝底金边匾额,书写着“明镜高悬”四个黑体大字,透着一股光明正大,照悬满堂之气,却有些令人望而敬畏,生不起一亲近之感。

一名身穿清廷官服的人迈着快步,急急地走入正门,他的身边没有随从,只有一人快步奔走进厅堂内,只见他头戴黑sè官帽,戴红缨上缀着白晶珠,孔雀花翎翘起,身上的官服绣着八条五爪盘蟒,背后是白鹇图案,脚穿黑锻官靴,此人正是梧州知府。

此时在府衙大堂对面还坐着一人,背对大堂上面写着“明镜高悬”的匾额,正对着他,虽然瞧不到正面,可是身姿显得寒峻昂直。

这个梧州知府步履行走平缓,却又带着奔走轻快节奏,亦步亦趋,快速迈着标准的官场步,面sè显得严谨径直走到了大堂旁侧的案桌前。

待得他走到那里,便向坐在面前的人立即向前躬身行礼,开口道:“下官梧州知府拜见卢大人,适才下官因为有事所以过来稍稍晚了一些,还望卢大人恕罪!”他对眼前的人话神态恭谨,语气缓和,只刚刚进来时候张眼睛向这里瞧了一眼,待走到这里向对方行礼完话便微微躬身站在那里,不敢轻易抬眼视向对面的人,更是显得十分谨慎,静静地等待对方开口话。

不知对面那人究竟是什么身份的人。

坐在那里的人浑身微微带着一股冷意,听了梧州知府的话,并未言语,注目视过来,

此时在这人的身后竟然还端端正正站着十余条大汉,一排行整齐端立,个个身形魁梧,却又显得匀称有力,身形标准,昂然挺直,双臂负后,全都带着一股不出的剽悍勇猛之气,远超普通人,竟然都是学武人,为坐着的那人更加增添了一股凛寒森烈气势。

这些人身上都穿着统一制式的大清官装黑锻劲服,腰系宝黄sè蓝带,立在那里威风凛凛,无形之中透出一股微微的肃杀之气,令人望而生畏,无形透发的一阵凛冽气息,竟将原本就显得威严肃穆的府衙大堂气氛变得令人感觉更加压抑难耐。

如果仔细瞧的话,站着的这十余人每个人脑侧的太阳穴都高高鼓起,目光jīng炼,散发jīng芒,身姿好似铁铸在地面的旗杆一般笔挺,显然全都是身负不凡武艺的高手,实力不俗,绝非一般的普通学武人。

若是真正认识这些人身份的话,必定会大吃一惊,这些人竟然全都是来自清廷皇宫之内的一等侍卫。

身后竟然站立跟随着这么多名jīng锐的清廷侍卫,坐在梧州知府面前的人还未真正显露,身份已经呼之yù出,令人不敢视。

咸丰皇帝登基元年做了一件大事,为了扩大朝廷影响,树立清廷重武的形象,咸丰皇帝便从整个天下海选高强jīng干的学武之人想为自己所用,经过千挑百选,最后一共选拔出了七十二人,都被带进京城做为京都侍卫,这些人全部被赏赐官服,佩刀,俸禄进阶为从七品,统称叫做一等侍卫,为其他学武人羡慕。

入选的这七十二人,此后又在京城经过第二轮选拔,其中三十六名再次进阶,进入紫禁城负责保卫禁宫,亲自侍奉皇帝宫廷之内,被名为御前侍卫,乃是皇帝身边最jīng锐的侍卫,虽然还未能够真正贴身近到皇帝身边,可是也相当难得,基本上已经相当于负责整个紫禁城皇宫安危的御前护卫,余下的三十六人作为外廷一等侍卫。

大清皇帝此举在于从整个国家选拔jīng强学武人才,一来为自己所用,二来起到宣扬朝廷重视武威之举,向天下昭示大清王朝龙威光耀,强盛依旧,令天下人心服。

这七十二个被咸丰皇帝选中的人,个个武功jīng强,身手厉害,实战经验极丰富,可谓百战无敌,全都得到了大清皇帝的重用和赏赐,个个忠心为皇帝效命不敢稍有违抗。三十六名御前侍卫主要担负皇城禁宫的rì常守卫,其余的三十六名一等侍卫则在京城主要担负皇帝下达的派遣任务,各司其职,这七十二人若是凝结成一股,力量绝对不可视,乃是大清皇帝握在手里一张有力的王牌,甚不一般。

梧州知府认出这些人身份,他曾经知闻咸丰皇帝属下有七十二侍卫,不是被选为宫内御前近卫,就是清廷一等侍卫,受到皇帝重用个个厉害无比,平时只在北方京城一带活动,鲜有出京城的行动,却没有想到今rì在自己的广西梧州府衙里见到了这些人,感觉见到这些皇帝手下的jīng锐侍卫来临,好似现在亲眼见到了皇帝本人一般,感觉甚为意外,吃惊不已,更是不敢怠慢。

这十余名清廷一等侍卫整齐地站在坐在那里的人身后,就如是属下人手,个个整装肃容,气息透露,虽然还不是最jīng强的皇宫御前近卫,可是也非比寻常了,这些人先前瞧到走进来的梧州知府,一言不发,待到梧州知府走近便一道道眼底jīng光全都齐刷刷地扫视向他,冷厉不语,更加在无形之中衬托出了坐在他们前面那个人的气势。

就算这梧州知府也算见过世面,乃广西梧州本地第一人物,平时在梧州地界张扬跋扈,不可一世,可是此刻面对这些来自于京城的清廷一等侍卫迎面正视,也不知为何顿时后背心生出一阵寒寒颤意,站在那里的双腿止不住微微打战,更加对坐在自己面前的那人感到敬服惧怕,不敢对视向坐在面前的那位卢大人,只是躬身站在那里行礼,一时不敢起身。

大堂之内,一阵沉闷寂静过后,梧州知府低头等待良久不见对方开口回话,只好抬头瞧去目光接触到对面卢大人,见到对方正冷冷地盯视向自己,顿时脸sè又是微微一变,吓得连忙低下头,不敢什么。

对方一众人气势冷然,无人开口话,府衙大堂之内只感到一股沉闷压抑的气氛,静悄悄的无声。

忽然,坐在梧州知府对面的那位卢大人发出嘿嘿地轻声一笑,开始话,嗓音带着一股少有的低沉沙哑,十分特别,对他笑道:“知府大人不用如此多礼,你身为梧州本地堂堂知府,官居正五品,而我不过才是从四品官位,只比你大了半品,知府大人见到我这般大行礼,卢某可是有些担待不起呀!”他话虽这般,语气中却丝毫没有见到对方向自己行礼所感到的歉意。

对方虽然话语气依旧冷然,不过言语内容缓和,此人开口一话,感觉原先大堂上的沉闷压抑气氛顿时变得缓和了许多。

梧州知府这才缓的上一口气来,心底放松,便又抬起头瞧向那人,连忙呵呵的一笑,道:“这是该当的,卢大人虽然官位只比下官高了半个品级,官居从四品位,不过却是当初皇上亲自开口封赏的‘四品御刀郎’,而且被皇上亲自御赐宝刀,加之卢大人现在又是曾国藩大人手下的第一得力亲信,我等这些屑官员哪里能跟卢大人相比,下官这般非是碍于官位差距,而是下官心中对于卢大人那可是向来一直敬仰万分,实在佩服不已啊!”

千穿百穿,唯独马屁不穿。

他开口的这番话选择适宜,正对了人,令对方听到心里也十分高兴。

就连面前这个原先一直冷酷颜面视向自己的人,这时也不由脸上微微展露出一丝笑意,笑着道:“知府大人话客气了,卢某能力平平,能够到现在只是多亏了当今皇上和曾国藩大人的赏识提拔,算不得什么。”

梧州知府眉开眼笑,“哪里,谁不知道卢大人当初出身武林,武功高强,威震四方,无人敢敌,有雄威四方的能耐,所以才能这般得到皇上和曾国藩大人的赏识重用。其他的武林人哪里能和卢大人相比,那自然差得不是一半,下官得这些可都是真心话。”

那位卢大人听到这里,更是心喜不已,纵声嘿嘿的一笑:“那些不过都是武林虚名,我卢某跟随朝廷多年早已将那些事情忘记了,多亏知府大人还记得,倒是难得!”他此时话语出来,不仅话内容,就连先前的冰冷语气也缓和了许多,和梧州知府变得相近起来。

先前压抑在府衙大堂之内的yīn森气息,顿时一扫而空,阳光照shè进来,亮满全堂!

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当今威震武林,曾经与幻影剑刘风尘在江湖上并称齐名的另外一人,夺命刀卢天焦!

他和幻影剑刘风尘共同名震武林,两人分别号称北刀,南剑,一刀一剑,一为夺命刀,一为幻影剑,都在江湖上所向披靡,从未遇到真正敌手,武功令人无不惧怕敬服。

卢天焦本来一直行迹于北方,少有来到过南方,更不用地理更加偏僻的广西地界,可是因为后来他得遇朝廷官府有人欣赏,便直接投入到清廷,被一位清廷官员重用招募到自己帐下,为其效力,逐渐成为其手下得力心腹,以至于这些年来他的夺命刀武林名声渐渐低落,开始不及江湖上幻影剑的名声,可是他的武功却十分厉害,只怕半不低于幻影剑刘风尘。

而那当初招募重用他的清廷官员也不是一般人,正是如今在朝廷之中赫赫有名的清廷重臣,名叫曾国藩。

正是由于曾国藩赏识卢天焦的武功,将其收在自己属下重用,将他收拢为自己帐下人物,而且还亲自为他上奏禀报朝廷,请求赏赐官位,咸丰皇帝念于曾国藩的请求,便亲自下令封赏卢天焦,直接赏赐他从四品官位,又称叫做“四品御刀郎”声威赫赫,并且还同时御赐他一柄宝刀。大清皇帝对他如此重用封赏,自然是向对待曾国藩一样,用意是想让他尽力施展自己的武功实力,建立功绩,跟随在曾国藩手下为大清王朝效力。

正是由于得到了曾国藩的赏识和重用,才使得卢天焦从原来的武林人一举脱身变为现在的清廷属下,朝廷命官,如今声威赫赫,权位在手,远超当初在武林的时候。

此后,卢天焦凭借实力立下不少功劳,渐渐成为曾国藩手下的得力亲信,乃至曾国藩的手下心腹之一。

如今正是太平天国运动猖獗时期,满清朝廷力量已经抵挡不住越发壮大的太平军势力,南方长江一带大批领土都被太平军占领,清军无力抵抗,于是便下令曾国藩亲自组建军队,抵抗锋芒正凌锐不可挡的太平天国势力。

曾国藩得此机遇,在自己的家乡根据地湖南一带,放开手脚自行召集组建起了湘军,同时依靠当地的地主豪绅财力资助,铸造刀枪兵器,购买火炮枪械,rì夜cāo练,着力提拔自己治下的拥有真才实干的中下级军官将领,大大提升军队战斗力,渐渐已经超过了其他各地清军。并且同时还征集民舟,制造战船,组建起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水师,以对抗太平军实力强盛的水军,这支军队便是湘军。

曾国藩实力强大起来信心大增,野心勃勃,决意依靠自己的军队与太平军在水陆全力相抗,决一胜负,夺回被太平天国占领的大片领地。

此时的太平天国已经占领南京,定都为天京,控制和占据住了今天的安徽、江西至长江中上游一带的大部领土,并且扼守湖口、九江、安庆等长江沿岸要塞,阻挡住湘军和其他清军的进攻。一边布置阵地,加强城防,巩固已经占领的地区,一边积极抽调组建军队,整编扩充太平军,集中力量水陆并进,进行讨伐清朝国都京师的北伐和拓展长江流域领地的西征。

规模浩大的北伐和西征同时进展顺利,太平军一路前进,势如破竹,清军节节败退不能抵挡,一举震惊全国,可谓形势正是一片大好,全国起义越发变得轰轰烈烈,令大清王朝势不可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赘婿归来 极品上门女婿 五代梦 超能农民工 巅峰游戏制作人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他身上有条龙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相关推荐:
高门婚约:拒嫁腹黑首席炮灰不想说话女神的超级高手宠物小精灵之梦回凤祥至暗人格音乐天才之宇宙令灵师都市极品先生阴阳先生解密:我是鬼命重生之综艺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