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一章 韦家有子 俊杰少英(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夏兴邦,武道有常。

悠悠岁月,儿郎崇武。

南派北宗,冠武jīng艺。

多少时光,付流武章。

一曲扶风民谣伴随着吆喝唱起,嗓音听起来虽粗糙亢长,带着些许低沉哀意,可是却不乏歌词唱腔的悦耳动听,倒是听得有些气势。

唱歌的人是坐在灰sè泥墙边的一位老者,年约五旬,头发苍白又零落稀疏,下巴留着长长的白胡子茬,脸皮灰暗,衣衫有些褴褛,这时紧挨墙壁坐在地面所铺的一张脏兮兮麻布上面,手里拉着一把黑油脏兮兮的木质纹理细长胡琴,正自边弹边唱着。

周围的过路行人这时都被他的琴音和唏嘘的唱腔吸引,渐渐围了过来,聚拢在这里,听他弹唱。

只听得那老者又开始弹着胡琴吟唱,嗓音浑厚有力,颇为感人,口中唱道:

燕赵多豪客,行姿犹如风。

楚湘有侠士,白马坐银霜。

北地立雄客,吴钩暗藏血。

江南多英杰,意气平素生。

三山连五岳,天下爱纵行。

十步赴千里,一杀为夺命。

闲过庭花前,横剑倒畅饮。

少年无心xìng,老来却沉迷。

死前有侠骨,落魄心不惭。

醉生有梦死,不惧早年殇。

千秋断百载,无挂又无牵。

功名似尘土,古来无人知!

那老者缓唱低和,手弹琴弦,歌声唱的十分豪迈,意气激荡,却不乏幽然感伤之怀,虽短短一首词,已将中华自古以来的侠者豪义唱得清清楚楚,令人听完感觉心情高迈,禁不住有些血热沸腾,于是围观的人众禁不住有人拍手叫起好来。

听得周围人有的开口称赞叫好,老者又微微的一笑,便稍停下手中弹拉的胡琴,身子稍稍向前一倾,接着道:“适才是因为老儿一直生来心中敬仰以前不少的英雄侠客,平时闲来无事,便随意编弄出的这几段词,配合着手中的短琴弹唱出来,在这里卖弄风姿,只不过自编自弹,自娱自乐,同时给各位听取稍稍一了寂寞而已,算是献丑了。”然后又道:“若是大家伙儿喜欢的话,我的这位女跟随老儿多年也算嗓音唱腔不错,各位大伙儿肯赏脸的话,便请接着听由女给各位献上的一首江南曲。”

围观赏听的人众被他刚才弹琴和唱腔吸引,都有些好奇,便继续呆在这里。

坐在地面的那老者这时向旁边伸出手来,示意一挥,接着,就见到从他旁边走出一位年轻女子,年龄约有二十来岁,身穿绿衫,腰间系着一条红绳,一身普通布衫,衣衫虽然看上去有些漂白陈旧,却也显得朴素清致,比起旁边坐在地面的那个老者所穿的衣服要好得多了。

仔细瞧这女子面貌,见她生得面目清丽,五官端正,黑sè麻花辫子盘在脖颈边,乌油黑亮,浑身上下带着一股家碧玉的感觉,倒是惹得旁观听众不禁都是眼光一亮,都是饶有兴致地瞧向她。

这年轻女子停下脚步,端端正正地站在那里,稍稍一顿便张开口就唱了起来,她唱得乃是一首江南地区常听的《蝴蝶恋花》,嗓音清脆,婉转动听,配上一旁老者手里胡琴所拉的轻快节奏,显得好听,生动悦耳。

先前那老者弹唱拉出的曲调显得有些低婉深沉,现在配合面前这位年轻女子歌唱,拉出的曲调变成了轻快明亮,节奏舒缓的声调,父女两人在这里一拉一唱,合演出的歌声倒是十分动听,吸引了不少过往路人,原先这里显得有些空旷的地方,渐渐聚集围拢起来越来越多的人。

这时,从不远处的街道上正好行走过来一行人,走在最前面的一匹高头大马上骑着一名青年,年龄瞧起来大约二十左右,身穿白sè衣袍,腰间系着革带,生得面如冠玉,眉长笔挺,一双明目投shè出闪闪明光,目闪晶亮,很是有神,显得十分英俊潇洒,在人来人往的热闹街道上一瞧就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甚是样貌不凡。

此时跟随拥簇在他身旁的还有七八人,看样子都是其随从,虽然穿着不如前面的这位青年,不过也全都是整装齐束,干干净净,尤其是也骑马跟随在最前面的两个人,俱都是中年汉子,年龄比那名青年大了不少,样貌瞧起来也不凡,一身黑衫灰裤,脚蹬马靴,身材显得魁梧结实,透露出一股学武者的勇武气势,这两个人一起骑马拱卫在那名白衫青年左右,寸步不离走在前面,带领后面跟随的人。

这一行人正巧行走到了这里,无意间也瞧到了围拢在那里的人群,不知道是因为何事居然有这么多人聚集在那里,似乎还隐隐听得到里面传来清脆悦耳的歌唱声音。

马上那名白衫青年这时听了,不由得有些好奇,便稍稍伸手一拉缰绳,将马停住,仔细听了听,然后转头朝旁边一瞧,对跟随在自己左右两旁的那两名骑在马上的中年汉子道:“咦,那里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不知发生什么事了。”

两名骑马跟在左右的中年汉子见他停了下来,听了他的话,两人不禁也都抬头转目向那边瞧了过去,见到不远处城墙脚下确实围拢聚集了不少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也都是好奇。

骑马在左边的一名中年汉子开口道:“少爷,我瞧好像是有什么卖艺人在那里吹啦弹唱,想是吸引了不少人,平时咱们也见得不少,没什么稀奇的。”

那白衣青年却是十分好奇,颇感兴趣,耳听得传来的曲调十分动听入耳,脸上微微一笑道:“王师父,既然是在街边卖唱的人,能够凭吹啦弹唱吸引这么多人瞧望,看来也有些不一样,却是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在弹唱,我听倒是唱得不错,现在咱们闲来无事,不如索xìng过去瞧瞧?”

那姓王的汉子开口道:“少爷,咱们出来玩了差不多一天了,跟随的人恐怕都已有些走路疲乏缺力了,我看咱们还是别去那里瞧什么卖艺弹唱了,没什么好瞧的,没得耽误浪费了咱们时间!”

哪知道那白衫青年听了他的话,却是嗤之以鼻,轻微的一笑,“王师父,我瞧不是其他人疲累了,是你有些疲累了吧,咱们三人骑着马行路,后面的人都步行走路还没听得有人喊累,你骑着马倒是先觉得有些累了,真是不中用,难道师父你练得一身武功力气可是白练了么,连普通人还不如。你卖艺弹唱的没什么好瞧的,我可觉得不然!既然正巧碰到了,如何能不过去瞧瞧。”完,便不顾旁边跟随众人,抬手一提手里缰绳,自己纵马径直先朝着那里去了。

先前开口话的中年汉子听了他的话,一时不禁有些愣然,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名中年汉子生得身材高大,脸形方正,却是手长脚长,看样子就是个jīng通武艺的练武会家子,此人名叫王昌朝,的确身负不错的武艺,曾经在南派武当学过多年武艺,擅长空手拳脚武功,因为当初在门派里面练武出sè,便离开门派出来到江湖上闯荡,曾经闯出了不的名气,后来被人花钱特意聘请到广西这里专门教人拳脚武艺,既能一展所长,也能顺便混得一口饭吃,比寄居江湖上混rì子要好得多。

那名骑马在右边的汉子年纪和王昌朝年龄相当,只是身形相比较稍矮,显得更加敦实,尤其是双臂肩头的肌肉喷张鼓起,显得结实有力,这人名叫刘学艺,莫看名字带着学艺两个字,可是习练外家武功已经有近二十年时间,一身武艺算是jīng良上等,在广西梧州这一带少有人能及。

王昌朝和刘学艺这两人都是花钱受雇来到韦家多年,专门负责教韦家的少爷韦少英练武,从当初指传授韦少英一直到现在,至少也有七八年时间。

王昌朝和刘学艺虽是受雇于对方,可是两人由于毕竟是韦家少爷的师父,在韦家之中地位和待遇也都不低,加之韦员外平时对他们也非常不错,所以这两人对于这些年在韦家的生活,倒也是心里满意。

这两个人被韦家重金聘用,平时除了传授东家少爷韦少英学武,还担负一定的保镖护院任务,倒也不是很累,就是陪着韦少英出门在外行走,还有自己专门的坐骑,要比身后那些步行跟随的普通家人好得多了。

先前和他话的那白衣青年名叫韦少英,也是他如今的亲传弟子,所叫的名字和他的身姿长相倒是相符一致,外表出众,一派俊杰年少模样,英气潇洒,甚不一般。

韦少英出身于本地的韦家,乃是梧州本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屈指可数的富裕人家,韦家由于多年经商,积累财富金银着实不少,在广西梧州这一带远近有名。韦少英乃是韦家的唯一独生子,韦家老爷老来才好不容易得子,更是对这个儿子疼爱有加,见儿子自就喜爱练武,便特意花重金请来外地武艺高手当老师,专门负责教他学武。

他从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学武,天资十分聪慧,学武很有潜质,无论哪个老师只要一传授他武功都能很快掌握,而且练得分毫不差,十分出sè,一直到了如今这么多年来,家中传授他武艺的老师也换了不少人,他的武功却在这十来年的时间中不断得到进步,更是俊杰英武,虎虎有威,令韦家人十分欣喜。

现在负责传授教导他武艺的,正是跟随他身旁的王昌朝和刘学义两人。

王昌朝和刘学义能够现在担任他的师父,也是两人的武功都有独到之处,这两人虽然年纪不算很大,约莫四旬,可是身负的武艺很有特。

王昌朝曾经在武当南派学武,乃是正统武当流派门下的传人弟子,他所学的主要是八卦游身掌,这套掌法招数jīng妙,变幻繁多,运使多样,王昌朝在这套掌法上勤练了十数年,拥有不一般的造诣,他主要负责传授韦少英的拳脚掌法武功。

而另外一人刘学义jīng通外家武艺和兵器功夫,他的外家武艺所练的是在广西、广东两广一带有名的通力功,乃是一种锻炼身体肌肉筋骨的硬派功夫,擅长在实际相斗近战搏击所用,很是实用。而他的兵器功夫就是家传数代的刀法,名叫双向刀法,战斗中手握双刀,在实战中左右同时施展刀法,相互配合,jīng妙有力,也是一套很不错的兵刃武艺,韦少英主要跟随他学习外家气功和刀法武艺。

近些年来,在王昌朝和刘学艺这两人的倾心指下,韦少英除了自身学武天赋不错外,加之学武努力,勤修苦练,如今已经基本上将这两个人传授的武功学得差不多。他本来天资杰出,聪明灵慧,再加上这十多年来的勤学苦练和名师传授教导,现在不论是拳脚外功,还是基本内劲、兵器刀法都学得十分出sè,几乎样样jīng通。

就连王昌朝和刘学义这两个向来对自己武功有些自负的人,也十分暗自喜欢和赞赏自己徒弟的出sè表现,瞧着自己所教的这个弟子聪明能力,学武甚有成绩,他们虽然本来是受雇前来教人武艺,不过瞧到自己亲手教出来的徒弟学得这般出sè,两人心里也有不的成就感,甚为满意。

他们传授韦少英有多年,如今韦少英已经尽得他俩人的武艺真传,依照两人的看法,这个徒弟rì后必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用不了多少年定然会超过他们。加之在外多年,两个人在韦家也已经挣了不少钱,便想过些时候辞退在东家的职业,告老还乡,靠着挣来的这么多银子可以回家安安稳稳颐养天年去了,也算自己不枉在江湖上混迹这么多年。

于是最近一两年,他们便渐渐不再像之前那样尽心传授韦少英武艺,反正见这个弟子少年心xìng,喜爱在外闯荡来去,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就随着自己徒弟出来,四处兜风消遣时光,就当是出门旅游观赏风景了,反正迟早有一天,等聘用他们的东家让韦少英尽数学习掌握了他们的武艺,也就该到他们被解雇的时候了,如今多挨一刻便多捞得一份银子,也好为以后多积攒些回家养老的本钱。

两人都是同样的心思,乐得轻松自在。

这次,韦少英在家中又觉得练武有些不耐烦了,便禀明了家人带着自己的两个师父和家人随从,一行人骑马徒步离开家中,出来到外面四处闲逛,游玩赏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赘婿归来 极品上门女婿 五代梦 超能农民工 巅峰游戏制作人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他身上有条龙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相关推荐:
高门婚约:拒嫁腹黑首席炮灰不想说话女神的超级高手宠物小精灵之梦回凤祥至暗人格音乐天才之宇宙令灵师都市极品先生阴阳先生解密:我是鬼命重生之综艺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