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二十九章 铿锵少年行(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原来,左宗棠此人心思甚密,他昨夜送走了李观鱼两人之后,回到府邸静心一想觉得有些不妥,此番好不容易相聚没有招揽到对方,若是就此一别rì后不知何时才能再有相见的机会,思来想去还是不愿轻易放弃这次机会,便等天明之后又派方百诚带人前来相寻。

别的清廷官员像胡林翼和罗泽南等人虽然也欣赏李观鱼的武功,可是却并不像他这般热情迫切,这里面自然有之前两人在凉亭一见之下言语投机,互相多了好感。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这就不得不从左宗棠这个人起。[..]

左宗棠当初也是和其他普通文人一样靠文考科举出身,可是他的发迹却比较晚。

曾国藩虽然和他年龄相近,却早年就通过科举顺利入朝为官,然后凭自己的才能在仕途一路直升,官运亨通,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之前就已经做到了六部主要官吏,官居三四品位,虽然不能和朝中那些一品二品地位的大官僚相比,不过在当时满清朝廷官位等级林立的制度下,他能够从一介普通文儒,书生仕子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是相当难得。

相比较左宗棠就差得很多,他功名只中了一个举人,在地方官府属下当幕僚,当时若论官位品级连五六品都不够。当初他曾经针对太平天国起义提出组建地方团练武装镇压太平军的建议,可是因为官位低级只空提口号,不能采取实际行动,后来曾国藩依照这条建议成功创建起地主团练,迅速发展壮大,便是rì后有名的湘军。

曾国藩凭借手下掌握的强大军队镇压太平军立功,受到朝廷重用,一路青云直上成为清廷依靠的举足轻重人物,在汉人之中以往少有。

可当时,左宗棠还只能在湖广一带地方官僚手下打转,平地行走,难以发迹,直到后来,他得到了曾国藩的提拔在湘军效力才开始逐渐展露,若是没有当初曾国藩的赏识,恐怕他难能真正发迹。

曾国藩三十多岁就位居朝中官吏,四十余岁便亲自带兵征剿太平贼寇,成为清廷重臣,而左宗棠在四十多岁时候才得能人生开始起步,而且还是得了别人的提携相助,两人前期取得的成就左宗棠无法与曾国藩相比,就算rì后和他差不多起身发迹的李鸿章也要比他了十多岁。

左宗棠前半生坎坷,起身过晚,多年在底层的盘旋生活使得他对当时民生世态看得透澈,深知满清朝廷的**和官吏的昏庸,对于朝政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心底怀有自己的一番治国救民想法,人生态度不免和曾国藩有些不同。

左宗棠为人有些刚愎,晚晴最有名三大重臣之中,前面的曾国藩比他懂得圆融,后面的李鸿章比他知道变通,其他两人在关键时刻都知晓变化,随机应变,相比较起来唯有左宗棠这个人显得最为刚劲沉毅,执着不变,至少在三人之中最能够保持自己一贯风格秉xìng,自始至终不曾如何改变的人应该算左宗棠第一,这并不是左宗棠就比其他两人更厉害,而是这是他一个比较显著的特。

且不这三个人究竟谁更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也有自己在这个世上的出发,旁人如果不能站到他的观考虑,也就不能真正了解他的想法。

就拿曾国藩和左宗棠这两个人相比较,曾国藩年长加上出道比较早,多年在官场生涯使得他更加懂得随机应变,有时候甚至是见风使舵,墙头草随风倒,甚至不喜欢他的人骂他是个jiān猾人,为人太过于善变。

而左宗棠相比就少了些曾国藩的成熟圆滑气质,比较喜欢坚持自己的主见,当初曾经满怀一腔报国出头热心慕名前去投奔追随他,算是做了曾国藩手下的跟班弟,曾国藩虽然很欣赏左宗棠的才干,可是因为左宗棠比较刚直固执,曾国藩有些不喜欢他的xìng格,曾经开口骂他,以至rì后左宗棠怀恨在心,两人就此失和。

人常,读史是为了明智,历史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过去的事情真假后人自然不知,只凭当初写书的人一笔带过瞧瞧罢了。不过,这些过去的事情总是一面清晰的镜子,我们总能从这面镜子里面瞧出许多东西,若是能够得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启示,那就是最大的收获。

曾国藩和左宗棠两人都是历史有名的人物,都是举足轻重的晚晴重臣,可是纵然就算两个人才干相等,气魄相当,也因为一些不同生出分歧,以至留下不可轻易调和的矛盾,这里面自然还有其他许多原因,不过与这两个人的脾xìng和见解差别还是有很大关系。

如果曾国藩这时候经过多年官场历练,已经是在现实中行走的集大成者,那么左宗棠相比还多少有些当初少年时候怀有的理念和脾xìng,算是一个铿锵少年行了。

曾国藩觉得左宗棠有些固执可笑,而左宗棠也觉得曾国藩有些jiān猾难测,两人各有想法。

曾国藩的确多变善变,但不能因此就简单他做人比左宗棠差,甚至比左宗棠懦弱,不过纵览其一生,他虽然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维护了清朝统治,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创汉人掌权的时代,却只为保持自己权势利益,维护自己的官僚地位,相比较还是有些缺乏了左宗棠的开拓进取之心。

可是,左宗棠若没有当初他的赏识提拔,也恐怕难以轻易发迹,到底还是沾了曾国藩的光,这里面的功过是非,也只有让后人自己去评价了。

不管如何,这两个人一生都为了自己的追求奋斗,历经风云变化并未轻易放弃,之间的恩怨纠葛,博弈较量成为次要,对于他们两人来能够做到没有轻易放弃这一,或许也算人生足矣。

此时左宗棠还未真正出道,不过多年在低层的处世也锻炼出他一身的硬骨铮气,他一方面是瞧上了李观鱼的武功高强,另一方面是欣赏对方身上的这股侠客硬骨气质和自己有些相近,另眼相看起来,便力求定要将这人招揽到自己手下,是以李观鱼虽然拒绝了他的邀请,他还是并不死心。

李观鱼见左宗棠这般重视自己,自然心里十分感谢,便道:“昨晚是我们主动告辞离开府上,不怪左大人不收留,何况临行时左大人还特意赠送我们金银厚礼,俗话无功不受禄,左大人对我的这番厚情,该当是我感谢他才对。在下这里谢过了,还请方兄转告给左大人我的心意。”

“诶,左大人既然对你这般好意,你又何必一直拒绝?”

方百诚听他这么,脸上一笑,接着道:“既然在这里相遇,我什么也得相陪你一路,你们两人这是打算要去哪里,我正好带兵相送你们一程。”

李观鱼见他要相送自己,不愿再留人情意,便伸手答谢,“多谢方兄的好意,我们两人本来无所行踪,天下各处就是信步闲走,实在用不着方兄带这么多人一路相送,还请方兄带人回去,只将我的这番谢意转告给左宗棠大人就是。”

“观鱼兄,你这么那就是见外了!”方百诚在马上道:“那怎么成,我既然奉了左大人之命来这里寻到你,什么也要相送你们两人一程,哪里还有到了这里再回去的道理。凭着你和左大人的相识交情,这区区事算得了什么,若是瞧得起咱们,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这个···”

李观鱼料不到对方执意要送自己,若是再强行推却,倒是显得自己失礼了,他明白这个方百诚绝不会没有理由带兵前来寻找自己,定然是奉了左宗棠之命前来专门相寻,若是自己不答应,对方恐怕也不会轻易离去,想了想,便只好头答应,无奈一笑道:“既是左大人这般热情厚爱,我也不能推辞了。”

“这就对了么,依咱们昨晚在府上相聚一场,这般相识交情,你又何用顾忌推辞。”

方百诚十分高兴,嘿嘿一笑,立即转头吩咐手下:“来人,快备两匹好马上来。”他身后的清兵听完不敢怠慢,立即便有兵丁牵着两匹马走了过来,来到两人面前,将缰绳交给李观鱼。

李观鱼瞧向白胜男,笑道:“师妹,昨晚冷清走了一路,今rì可好,现在有人主动给咱们送马行路来了,你看如何?”

白胜男听他询问,便扑哧的脸上一笑,“那正好啊,有了马匹,省得咱们一路再步行走路了,师兄,这岂不是好事?”

李观鱼哈哈一笑,头,“嗯,好事,好事。”完,走了过去。

于是,两人便出了庙,上了兵丁给他们牵来的马匹,跟随方百诚带领的这队清兵人马一起上路。

一行人从咸宁向北前行,速度并不快,方百诚始终和李观鱼、白胜男两人并骑而行,一边行路,一边聊天,渐渐更是相熟,他们行了两rì不觉间到达了咸宁以北的汉南和江夏一带,临近长江再往北便是湖北的省城武昌。

这里已经脱离了清廷的控制范围,处在太平天国和清廷势力相交地界,一路行来,不少地方处处可见清兵和太平军交锋的战斗遗留场景,狼烟气息越发浓重。

走到这里,方百诚带兵已经不能再轻易相送,他向前方瞧了瞧,这时在马上伸手一指,对李观鱼道:“再往北走过了江流,那边就是太平天国控制的领地了,如今正是咱们清兵和太平贼军交战的地方,形势不太安全,若是你们两人还要往北走的话,一路兵荒马乱,可要千万心,我就只能相送你们两人到这里了,这两匹马你们骑去,咱们就此别过。”

李观鱼感谢他的一路相送之情,伸手向他一行道:“多谢方兄相送,后会有期。”

方百诚本想留他,可是不知该什么,忽然这时候后方远处传来一阵疾奔的马蹄声响,由远及近,十分清晰,两人连忙转头瞧去,但见官道大路灰尘荡漾之中一匹快马急速向这里奔来,不知是何人。

不多久,待得那匹快马奔近到清兵队伍附近,方百诚才瞧清是马上所骑之人身穿官军衣衫,原来是清军的探马快哨,有些疑惑,不知为何军队的探马轻骑会追到这里。

等那匹快马到了近前,马背上的清兵翻身下马,迅速奔到队伍之前,对方百诚道:“禀告方大人,左大人有令,如今形势有变,前方武昌的官军队伍正准备和太平贼军交战,情形危险,不要再往前走,让方大人迅速带人赶回大营。”

“嗯,和太平军交战?”

方百诚和李观鱼两人微微一怔,听了清兵探马的报告,这才知晓原来前方的武昌地区形势有变化,清军准备要进攻太平军地盘,方百诚瞧向他,“李兄,左大人既然传令前方要开始交战,定然形势十分危险,既然如此我看你们两人现在最好还是不要贸然前去,不如先跟随我一起回军营,等交战过去了,rì后再做行路打算,你看如何?”

李观鱼见还要跟随他回去清军大营,不免有些犹豫。

他本来一心打算前往湖北寻找太平天国的石达开,亲手将自师父留下的这张宝贵的太平天国地图交给翼王,先完成这项师父的遗愿。

可是曾经听太平军的李富龙对他石达开如今已经带领大军前往江南不在湖北,一时间寻找石达开转交地图的目标变得有些遥远,近期不好实现,只能先将地图留在手上等待rì后寻找对方,这时转念又想了想,如今前方准备要交战情势难料,兵荒马乱之中最好还是多留意心好,自己一人纵然不怕可是毕竟有白胜男相随,也得考虑担忧她的安危,想来想去,不如先暂时跟随方百诚回清军大营,瞧瞧情势发展,rì后再做打算。

“师妹,现在有人前方准备交战,咱们怎么办?”

白胜男见他询问自己,道:“师兄,我一直跟着你,现在反正咱们到了这里,你去哪里我便去哪里。”

李观鱼头,“嗯,那好,咱们就跟着方兄去一趟官军大营,先避避再。”

方百诚见他答应,自然十分欣喜,当下命令手下人调转方向,跟随清兵快马带路,前往清军大营。

一行人调转方向,向临近长江的汉南地区行进,原来在咸宁大营的清廷军队已经开始移动向北进发到长江附近,准备攻打驻守武昌地区的太平军。

李观鱼料不到清军打就打,他跟随队伍前行到汉南军营附近,正好望见远处清军大队人马调动的情形,只见灰sè的江面岸边扎下一座座连结的营盘军帐,清廷绣龙旗和湘军旗号到处招摇飘荡,江上也能隐约瞧到舰船角帆的影子,此时在江岸附近的军队至少也有数千上万人,一股西北风正吹得起劲,掀起地面的黄土衰草,一阵阵猎猎撕裂的呼啸声,混合起这时候在远处军营兵队里面呜呜吹起的低沉嘹亮号角声响,微微震荡人心。

他瞧到眼前的情景有一股不出的感受,至少以前他还没有见到过这等大规模军队人马调动的景象,凭着他的敏锐,隐隐感到大战之前的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

他记得几天前和白胜男两人刚刚进清军大营的时候,那时候清军大营还稳稳扎在咸宁地区,现在不过数天时间,大规模的清军居然已经陆续调转到了长江附近的汉南一带,距离武昌很近,想不到清军行进迅速,恐怕武昌的太平军也有些意料不到。

“方兄,这是什么情况,我记得之前官军大营还在咸宁,怎么短短的时间就调动到了这里,难道真的要准备和太平天国的人大战不成?”他在马上转头瞧向对方,有些疑惑。

方百诚见他发问,也不便隐瞒:“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听上面有传令,现在我们朝廷军队要向武昌进发,定然是要攻打占领武昌的太平贼军,这些人马早在几天前便开始调动了,你不是和白姑娘在咸宁军营夜晚歇息的时候听到外面有杂乱喧闹声音么,应该就是从大营往这里的人马调动。”

李观鱼这才明白,原来当初他们刚到咸宁大营的时候,清军就开始向武昌和汉南这一带地区调动行进,难怪夜晚在营帐里面总是听到外面有人马走动和军号呼喝杂乱声。

白胜男有些好奇,“咦?既然要出发,为何白天不动,非要到夜晚走路?”

方百诚听了,哈哈的一笑,“白姑娘,这你就有所不知了。俗话,行军打仗,兵马行动夜晚最佳,咱们咸宁距离武昌很近,四周到处有太平军的探马暗哨,监视观察官军的动向。如今,胡林翼和罗泽南两位大人决定要带兵大举进攻武昌城,恐怕动静太大惊动了武昌的贼军,便选择夜晚调动行军尽量减少对方的发觉,这样出兵效果才更佳。看样子,这几rì官军一出发路途上就不怎么停歇,你瞧,那里的兵队应该是直接就往武昌城进发去了!”

李观鱼和白胜男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瞧去,果然见到临近江边有一长队正沿着江岸向北行去,快马骑兵在前,步兵紧随在后,轻装快进,速度不慢。他稍稍扫眼一望,估计这支队伍人数少也有五六千人,军衫齐整装备jīng良,应该是清军准备攻打武昌的先头部队,大营里面其余的辎重粮草、军械火炮则一部分在陆上用车马运送,另一部分在江水靠舰船运输过来,先聚集在这里扎好的营盘,然后准备稍后再运送往前线。

除了这支军马,远处其他清兵各部人马也都正陆续抵达这里,有的到了这里原地待命,随时听令向前线进发,就现在这里的军队人马大致粗略一计算,至少也有二三万人,不知道其他地方还有没有人马调集过来。

李观鱼眉目微动,见清军这般大规模调动兵力,想来前方的武昌大战马上就要一触即发了。

他虽然向来有些瞧不起清廷官军,不过这次眼见胡林翼和罗泽南手下调动的清军部队规模着实不,装备jīng良,军容齐整,进发行动井然有序,而且后勤保障充足,看来的确不一般,绝对有把握能够攻打重创武昌地区驻守的太平军。

如今,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已经带领十数万主力大军转移扑向江南,正在配合天京攻打苏浙的清军大营,远离这里。

湖广一带虽然被太平军占领大片领地,可是留守的军队并不是很多,西线的清军瞄准时机,集中力量攻打太平军在湖北的军事重镇武昌城,准备一举拿下武昌,夺回湖广失地,再加上此时江西地区曾国藩军队的侧翼支援,清军两面包抄夹攻,对驻守湖北的太平军形成了巨大威胁,形势严峻。

李观鱼瞧到这里,就连他也不觉微微为武昌感到有些担忧。

“左大人也在大营之中,咱们先去见他。”

方百诚这时道,李观鱼头,便跟随这两百多人的清兵队径直向大营进发。

还未走多远,嗒嗒蹄声,忽见大营迎面又有一骑快马疾奔而来,马上的清兵见到方百诚,停下叫道:“方大人,属下传左大人之命,前方激战,情势凶险,不必跟随大军一起向北,让你们在军营留下等候。”

“嗯?”

李观鱼微微一怔,料不到左宗棠不要他们一行人跟随大军北上,先留在后方的军营等候,这样岂不是瞧不到前方的清军是如何与太平军交战的场景了,又一时见不到左宗棠,觉得有些遗憾。

可是既然左宗棠这般传令下来,方百诚也不好违背,便带着手下清兵和李观鱼两人进入大营停顿下来歇息,在这里原地等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赘婿归来 极品上门女婿 五代梦 超能农民工 巅峰游戏制作人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他身上有条龙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相关推荐:
高门婚约:拒嫁腹黑首席炮灰不想说话女神的超级高手宠物小精灵之梦回凤祥至暗人格音乐天才之宇宙令灵师都市极品先生阴阳先生解密:我是鬼命重生之综艺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