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366章、命运的力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许仙对自己笑,徐耀祖也笑了—下,他自然是不知道许仙是准备改变他的命运的。

不过他不知道,许仙却知道改变命运绝非是件简单的事。

修真者逆天改命,说起来很容易,但是真的很容易吗?天下修真千千万万,又有几人是真正跳脱命运长河的。

但是信命,不逆……显然也是不行的。

许仙在字斟句酌,在思考。没有人敢打扰他,就是齐泰也在忍着。

拍案惊奇里有一章说过,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两法拾人钱财归还和救人性命。许仙边想边说:“据说曹国舅有一弟自恃为帝室的亲戚,逞强行恶,抢夺百姓的田地据为己有,而且不法的小人多出自其门。国舅自始至终竭力规劝他,都不能使其改过自新,最后竟被其视为仇人。国舅说:‘天下之理,积善者昌,积恶者亡,这是不可更改的。我家行善事,累积阴功,才有今日之富贵。如今我弟积恶至极,虽然明里他能逃脱刑典的制裁,但暗里却难逃天法。如果一旦祸起,家破身亡,到那时想牵只黄狗出东门,都是不可能的,我即感到耻辱又害怕真的会发生此事。’

于是他散尽家财,周济贫苦之人。最后,他辞别家人和朋友,身着道服,隐迹于山岩,修心炼性。数年之后,他已达到心与道合、形随神化的境界。突然有一天,汉钟离和吕洞宾游至他修道之处。问他:‘你闲居时修养什么。”国舅答:“其他的无所作为,只修道而已。’二仙问:‘道在哪里?”国舅指着天。二仙问:“天又在哪里?’国舅指着心。钟离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经洞悟道之真义了。’于是授他《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道。不多久,他由汉钟离、吕洞宾引入仙班。”

捡拾钱财的事,这需要拼人品的。至于救人……徐耀祖的命运变了,其实也就等于救人了。

“原来是这样。难怪当年王爷把数千万两都给了陛下,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好!我这就去周济他人!”说着,人便立即跑了。

许仙的脸很黑。

“他没有听懂,你应该拿张良举例子的。”苏妲己插嘴说。“他现在做的不是散尽家财,而是跑到深山修道,朱允文找不到他,便不会命令他率师支援山东。没有命令他率师支援山东。就不会在齐眉山把燕兵打败,不在齐眉山把燕兵打败,燕人便不会怕他。不怕他,朱棣扎就不会针对他,不会与他算后帐,也就不会死。”

许仙叹了口气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是张良的例子太明显了。命运虽说不擅长人间语录,但是她毕竟是命运。举太过明显的例子。和摆明了说,又有什么区别?”

修真者逆天改命。最怕是什么?是自己修为不够?法宝不强?不!修真者逆天改命最怕的其实是知道,命运知道你在干什么。把什么都摆明了告诉命运,那就不是逆天改命了,而是找死。正所谓历史的惯性,便在于此。

学历史我们都知道这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事情其实都不像历史书上说的,什么历史的必然,反而更多的是偶然。比如最有名的成吉思汗,如果历史上没有成吉思汗这么个人……

这样一假设,肯定会有人反对。他们认为历史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成吉思汗不出现,也会出现另一个民族另一个像成吉思汗一样的人但换一句话说,蝴蝶效应,没有成吉思汗,中国的历史也许真的会改变的面目全非。不过大体的规律是不会变的,即国家的制度和政体。

这就是事实吗?

当时的蒙古是什么状况,—个个小小的部落,根本就没有蒙古的说法。蒙古不统一,各自为战,灭宋?金都灭不了。

就算是真又蹦出来个游牧民族好了,真就会如蒙古,—直打到西方?而没有打到西方的蒙古,就不会有西方政教的灭亡,就不会有沙俄的崛起……

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什么?

说到这,就不能不说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这种妄图征服全球的帝王?清朝之前的中国,无论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领先其他各国一大截,但是历代帝王里从来没有过哪一位想到要通过武力来征服更多的土地。强如秦皇汉武唐太宗,挥兵北进大漠,强攻高丽,也都是敌人犯我在先,我出兵讨伐的被动应战。

历史书上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古代中国,确切的说没有国家观,而是天下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我的,何必非要夺得他国实际执政的权力。

具体分析的话。得益于得天独厚的适合农耕文明发展的地理位置(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华夏民族活动的中心区域,也就是黄河流域及周边,冲积平原肥沃广袤,纬度适宜,极适合农耕,而这个中心区域的周边,环境都比较恶劣。北边是高纬度严寒地区,西边是沙漠戈壁,东边是大海,南边是热带),古代中国在两千年的历史中无论是物质层面的发展还是文化层面的发展都是明显领先于周边国家的。

有了发达的农耕文明作保障,古代中国一直是个强国,而周边地区,除了一些偶尔兴起的北方游猎文明外,几乎都是弱国。这些国家,说实话征服了也没多少油水,开疆拓土听着诱人,但是有些土地在当时而言实在没什么实用价值。对于这些国家,与其武力征服,不如精神征服,使其变为藩属国。武力征服必然导致反抗,劳民伤财,统治不稳。损人不利己,不得长久,看看成吉思汗的征服结果就知道了。而使其为藩属国。则利大于弊,对外来说可与邻国接好关系,为统治阶级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对内而言避免了征伐带来的沉重军费负担,不至于国库亏空。

由此看来,当时的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智慧还是远远高于周边民族的。蒙古大汗打遍天下无敌手,得到什么了?一时快感的代价是自己及他人长久的历史伤痕。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与蒙古一样扩张的还有沙俄。蒙古人统治俄罗斯后。一个新诞生的俄罗斯小国,借助蒙古人的支持,悄悄崛起。这个小国。就是莫斯科公国。

莫斯科城建于十二世纪中叶,起先只是弗拉基米尔公国的一个城市。蒙古人的入侵,摧毁了早先那些较大的俄罗斯公国,十三世纪末。莫斯科从在蒙古统治下日趋衰弱的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中独立出来。成为莫斯科公国。

莫斯科公国建国之初,地不过数百平方公里,不过,它位于森林深处,受蒙古人的侵扰较少,所以很多俄罗斯人聚集于此,躲避战乱,于是莫斯科公国人口渐渐增多。渐渐兴旺起来。

18年,莫斯科公国建国。俄罗斯人的确是侵略扩张成性。莫斯科公国刚一建国,第一个王公丹尼尔初登君位,就夺占了梁赞公国的一些地方,莫斯科公国长达数个世纪的扩张,就此拉开了序幕。

俄国立国以来,几乎每任君主,无论贤愚,都以近乎疯狂的信念扩张领土,积数百年之功,终成一大帝国,其后的苏联帝国,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达到顶峰,套句老话说,大有吞并世界,停止地球转动之势。所幸民主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则亡。二十世纪末,苏联帝国轰然解体,民主俄罗斯初见端倪。现今虽有反复,但应该相信,一个真正的民主俄罗斯,终将出现在世界各国大家庭之中。

然而即便如此,人家依然是世界第一大国。为什么是西人,为什么扩张的不是东方。

说什么环境原因,那是忘本人说的话。东方—开始也不是现在这样。别的不说,单说历史上开发江南。

而在开发前,瘴气便是绕不过去的坎。那时候的江南可不像现在这么美好,什么鱼米之香,那是想的美。

产生瘴气的原因主要是动植物,特别是动物死后的尸体,加上热带气温过高,地多雨水,气候潮湿,有毒的腐气不能挥发,沉淀于地表,人从上面经过,吸入毒气致病或死亡。

还有一种情况,南方多蚊虫,生活在这种恶毒的环境中,携带着大量恶性疟疾病菌,往往一大团飞过后就象带着一团死气,人们被其叮咬,发生大规模的疟疾,因为认识落后,人们也称它为瘴气。甚至一度将吐蕃的青藏高原上的高原反应也称为瘴气。

后者居多数,郭逵南伐交趾,虽将交趾打得老实了,多有兵士死亡,正是中了后来的瘴气,也就是蚊虫叮咬产生的疟疾而死。但也不可以忽视前者,除了疟疾瘴外,确实存在着各种古古怪怪的气瘴。按季节分,春为青草瘴,夏为黄梅瘴,秋为新禾瘴,冬为黄茅瘴,按症状分,又有冷瘴、热瘴、哑瘴等。依植物命名的桂花瘴、菊花瘴,依动物命名的有蚺蛇瘴、孔雀瘴、蚯蚓瘴、鸭虫瘴、黄蜂瘴等,还有瘴田、蒙沙、水瘴等。

瘴气发作时又有形与无形两状,有的灿如云霞,有的如浓雾,无形的多有异味,或腥风四起,或异香袭人,这些不正常的情况皆是瘴气。最可怕的是瘴母,初起时在林间灿烂如金光,射入半空,复坠下来,作小弹丸状,渐渐飘散若车轮状迸裂。五色遍野,香气逼人,这种瘴气里多含有巨毒,人受之轻则重病。重则死亡。

到了宋朝,这南方的瘴气依然广泛,从福建到江西到川南,往南去皆有之。

当地百姓防备的手段,是饱食行路,饮酒,一为身体健康能抗得住,二为怯寒,其次夜息时尽量居于高处,不解开衣服。闭紧门户,有种种传说。实际有科学道理的。减少蚊虫叮咬,杜绝疟疾来源。

要么多喝凉茶,大约不是王老吉的配方。性质差不多,滋养肠胃,多服薏苡仁,轻身辟瘴,或者多嚼槟榔子,也可以怯瘴。或者多烧雄黄苍术之类,薰除空气中有毒的毒气比例。后来明清时士兵多抽烟。道理是一个性质,用烟叶燃烧的气体驱逐周边有害的气体,辟除瘴气侵害。

就是这样。冒着生命的危险,—点点一步步改造了江南。一直到把江南改造成风光秀丽的鱼米之乡。但是在宋时,例如阳朔南部地区,乃是后来中国最有名的风景区。此时却是宋朝有名的大杀场。其当时到底死了多少人?就是官府也没有—个准确的数字。

这就不由让人怀疑了。这再差的环境又有什么比死亡更差的环境?这么差的环境下,为什么东方人选了一条死亡开发之路,而不是沙俄的开拓之路,更不是西方的殖民之路?

—件是巧合,那么多下来都是巧合吗?

一个可以把杀人于无形的土地改造成江南水乡,可以想象一下。农业: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推广普及,南方稻米产量超过北方。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水碓、水磨广泛使用。 围湖造田;手工业:东晋南朝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荆州、扬州是江南丝织品生产最多的地方。江南织锦技术得到普及与提到。扬州、荆州的冶铁水平也很高。制瓷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瓷器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白瓷的烧制技术都很有特色。纸的生产不仅质量精美,而且数量很大.

这一切都移到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否就直观多了。

—个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的民族,用人命一点点改造了亚马逊热带雨林。这时候再回头看历史,是不是就不觉得华夏这样是理所当然了?

不修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冥冥之中自有主宰。

那么这个主宰是哪个,自然也就是一目了然了。

一个连死亡都阻止不了的民族,却硬生生让人掰弯了。与其说是历史的惯性,不如说是命运的算计与力量有多么强大,毕竟历史上的偶然实在是太多太多。除了土地,还有更多形形色色的改变,写也写不完,说也说不完。

徐耀祖的选择是他自己的选择吗?不!这个世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

可是许仙明明张大了双眼,却什么都没看到。这—次,他连看到命运出手,都没有看到。他的心立即沉了下去。

拥有帝王金瞳,可以看到命运了。他以为是这样,但是这一下绝不亚于当头棒喝。

命运可以把一个连死亡都不怕的民族掰弯了,可想而知她的强大。而许仙的优势本来便在于他可以看到命运,这也是他唯一的优势。

不要忘了-正是人族的不怕死,才胜过了妖族,可是现在……

“你怎么还在这儿?”许仙又哪儿还高兴得起来。

就仿佛他先前斩伤命运的—切都只是—场梦一样,—场白日梦。现在,这梦醒了。

齐泰知道许仙不高兴,但是他却不能走,他必须想方设法解决了黄子澄。他实在是受不了了。

对于一个聪明人最受不了的是什么?是自己的队友是头猪。更加受不了的是,自己明明知道他的建言很成问题,但是皇上却偏偏要听那人的话。以为失败会让皇上清醒,可是没用,皇上还是听他的。

“王爷,您还记得雷信雷坦然吗?”齐泰没有告辞,反而问许仙道。

他没有直接说黄子澄的问题,反而说了这么个人。

雷信雷坦然,许仙当然知道,自己开卖开智灵水的时候,那个做实验的傻子,后来便与貂蝉走到了—起。是了,他们还好吗?好久没见了。

“他现在怎么了?”想到这么个人,许仙直接问道。

“他,去了北边。”齐泰指了指那个方向。

“他去了朱棣的封地?”许仙皱了下眉,他有了不好的预感。

“是的,王爷。”直呼其名,齐泰没有与许仙—样的待遇,而且他现在是在小心翼翼地说着。“据说,他会去北边,还是因着王爷的关系。”

“怎么说?”许仙不想那样猜测,但是许仙知道他曾经说过什么,而貂蝉又在自己身边。

老实说,如果不是他在佛国耽误了那么多的时间,他也许不会那样想,但是貂蝉毕竟曾经是……

与此同时,人间城。

“师父。”白晶晶回报。

“怎么样?”紫霞仙子收下了白晶晶,完成了拜师仪式,本想立即去找许仙,却是走不了了。

“回师父,人间城下裂开了—个大口子,里面浊气滚滚,不知道是什么境地。并且其越裂越大,有吸纳人间城之势。”白晶晶认真回报她自己看到的。

那浊气迎面扑来,是一点儿也不舒服。如果不是她知道自己师父爱屋及乌,绝对不会舍弃许仙的人间城,说不定她早就跑了,就更加不要说去察看了。(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赘婿归来 超能农民工 极品上门女婿 他身上有条龙 砸锅卖铁去上学 五代梦 浪潮 巅峰游戏制作人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相关推荐:
全球梦境游戏养鬼为祸战天成魔梦比优斯奥特曼次时代无限之终极血战影穿全明星穿越者墓园魔破道数据武神叛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