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木匠爷爷讲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木匠爷爷是我的本家,可他并不与我同姓,说他是我的本家,是因为他很小就被抱养,终于成了我的本家。旱獭木匠爷爷,当然是因为是他那手木匠活。他又很多徒子徒孙,有大脉的,也有小脉的。说到大脉和小脉,又很多人不明白,农家人管修房架屋的匠人叫大脉,而管做嫁妆或家具的木工叫小脉。我的本家爷爷最擅长的还是大脉。在我很小的时候,山村人家都是清一色的木头房子,当时的爷爷很忙,活儿是一家接一家的,锛锄是一天劈到黑,刨子、斧头总是啲哩咚咙的,忙得是两只脚板不落地。

动大脉是要看期的,爷爷在去干活前,总会吧黄历翻上好几遍,生怕动木时候不对,对主人家不利,坏了自己的名声。在动木的前几天,爷爷都会到主人家家里掂对木料,看看到底还缺什么,提前告知主人,让其做好准备,买也好,到自家的财林里砍也好,总之,是要把料弄得差不多了才说动木的话。爷爷带着自己的徒子徒孙干活,分派新手学剥树皮,锻炼锛木片,圆木头要一锛锄一锛锄地锛成方檩子,圆柱头上凿几个长方形的孔,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怕接头是松的;小了,接头进不去。下脉的事情自然是爷爷的活,脉下了后,爷爷就在一旁看着徒弟们干活,检查他们锛的光滑与否;凿的孔是不是沿着脉下去的,有没有凿偏;下料的人的尺寸有没有偏差……虽说动大脉是粗枝大叶的木匠活,但粗中总是有细的,总不能把一列房子的料下了,到最后,有一根逗不拢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赔主人家的木料不说,自己的名誉就扫地了,传出去就再也没人请了。爷爷从来不干这样的事情,所以,他很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徒子徒孙,谨慎地下脉,精确地丈量尺寸。俗话说,弯木头,端木匠。木匠手里没废料,一根再弯的木头,在一个好的木匠手里都会变成笔直的料子。爷爷用一双肉眼丈量着每一个木头的用处,不轻易丢掉一节木料。

因为用眼过度,爷爷刚到古稀之年,就看不清事物了,做事情也是摸索着干的。后来,随着山村修房盖屋的材料的改变,木制房屋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嫁妆家什也改用层板,不再用实木,山村的木匠们舞台就转变成打杂的份儿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人开始嫌弃木匠活是吃力气的活,山村的木匠一年比一年少,少得想找一个人刨一根锄头把都没地找去。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还亲自参加了一个乡亲的修房盖屋庆典仪式,亲耳恭听了爷爷按照地方风俗开展的一次讲梁活动。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啰嗦两句,给读者介绍一下我们家乡原始的修房盖屋风俗。

新房的材料准备好以后,按照尺寸做好穿孔,等到吉时,把每列房子扯起来立在既定的位置,堂屋两边的几列用檩子连接,堂屋中间的脊梁要特别看一个时间,由木匠师讲梁,用大红公鸡鸡冠上的血祭奠完毕后,让公鸡踩在上面,再由几个身手敏捷的青壮年木匠拉上顶,而这几个木匠的身上用围裙装了许多发糕、饼干、糖果和硬币,木匠师傅将梁拉到房顶上,镶装起来,然后把包袱里的东西撒向看热闹的人群。

爷爷是清朝遗老,穿着长长的蓝色衣衫,站在还没有盖顶的新房的堂屋前,两个脚马上放着一根已经做好的脊梁,爷爷先点燃了三炷香,拿着一个角尺走到梁的中间,脊梁两边已经各自绑上了一个比拳头稍小的麻绳,边上各自站了两个腰上别着斧头的年轻木匠。爷爷提了提神,扯开喉咙讲梁了:

一不早,二不迟,正是主家上梁时。

混沌初开乾坤现,张良采木紫薇现。

鲁班弟子走云端,采回此木好做梁。

头一根修高楼大厦,第二根修万丈高楼,

三根拿来作何用?主家砍回作栋梁。

一对烛,三炷香,弟子提刀来放桩。

弟子提刀来放倒,尺子拿来量分毫。

一皮尺子六角方,将将比了丈六长。

一皮截锯弯又弯,锯了两头用中间。

三十二人抬不动,六十二人抬上“马”。

一对脚马六尺长,抬进华堂吧梁搁;

一对脚马像鸳鸯,一对锛锄像凤凰。

锛锄劈过路路成双,刨子刨过日月辉煌。

因为我们是一群屁都不知道臭的孩子,根本不知道爷爷讲得好不好,而父亲和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见得多了,站在人群里啧啧称赞。而爷爷接过主人递过来的一只大红公鸡,反剪着鸡的翅膀,开始祭梁:

此鸡不是非凡鸡,头戴一顶红庐帽,

身穿五色绿毛衣,主家喂的是叫鸡。

弟子拿来祭梁的:

一祭梁头,恭喜主家代代儿孙做诸侯;

二祭梁腰,恭喜主家儿子儿孙拴金绦;

三祭梁尾,主家发财就从近日起。

接着,爷爷开始了取酒仪式:

一不取主家金,二不取主家银,要取主家酒一瓶。主家答应千声有,拿起壶瓶敬给我。

爷爷接过主人敬来的酒,接着说:

里头装的是何物,杜康造下酒一瓶。

一个瓶儿六个鹦,我扯开瓶盖吧酒斟。

一敬梁头,恭喜主家荣华富贵做诸侯;

二敬紫薇高照,恭喜主家大吉大昌;

三敬梁尾,恭喜主家荣华富贵就从今日起。

左敬青龙,右敬白虎;

前敬朱雀,后敬玄武;

青龙白虎都敬过,手把壶瓶还与主人家。

把酒递给主人后,爷爷给公鸡灌了一口酒,把鸡放在梁中间,退后一步,口里说着:

一对绳索软又绵,扯上中梁万万年。

一根竹儿节节稀,主家砍回做云梯;

脚踏云梯步步高,脱了蓝衫换紫袍。

洞宾身背清风剑,湘子云端吹玉箫;

八洞神仙已来到,弟子近日把梁抛(撒粽子粑)。

一根口袋是麻纱,内装斗来斗装粑。

一撒主家一把粑,主家本是富豪家。

二撒主家一把粑,天下财主第一家。

三撒众人一把粑,大家拿去诓娃娃。

随着房顶上粑、饼干、糖果和分币的落下,梁也就稳稳地横担在堂屋的上方,人们开始往房顶上传阁子、檩子,瓦,一下午的功夫,新房就不见天了,第二天,木匠就开始给屋子装板壁,正楼顶。

也许是我上学没时间去参与新房落成典礼,也许是人们改变使用建筑的材料,总之,我再也没有亲耳听见爷爷讲梁了,再后来,爷爷的眼睛看不见了,也不再做木工活了,更就别说讲梁了,而他的徒子徒孙们也逐渐转了行。2007年的冬天,99岁的爷爷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也结束了他木匠生涯。(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他身上有条龙 超能农民工 浪潮 赘婿归来 砸锅卖铁去上学 五代梦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巅峰游戏制作人
相关推荐:
我的杀手老婆一剑横天青云仕途记大唐土豪问仙弃妇有情天在你心尖又何妨倾国太后超级高手在校园陆少的枕上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