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二十一章 保路遇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举人早就抓过一张,看罢,闭上眼睛,深吸口气,慢慢平息激烈的心跳。此时他心里颇为复杂,无法说清。说赞同吧,确有自治独立意味,朝廷岂肯善罢干休?何况,正值风雨飘摇之际。说反对吧,国家主权让奸臣卖尽,国人能容?亡国奴谁当?不如此,保路废约只是空谈,确也不无道理。说高兴吧,他实在不无担心;说不悦吧,让朝廷内阁那些卖国奸佞们看一看川人民意,未尝不可!

会议开罢,他带了一张“商榷书”回旅馆。哪知旅馆里也有一张,一学生送来的。

老板伯伯笑问:“举人,咋个想的?伯伯讨教了。”

朱举人压住激动,想了想,说:“伯伯也许知道我之信奉。对当今大清朝廷,作为臣民,我等只有俯首听命,为国为民尽忠效力。然而,对于奸臣贼子,我等之反对将不遗余力。不能把一个四亿五千万人之泱泱大国,叫几个奸贼搅得乱其八糟。所以,对今日之商榷书,侄儿以为,可以拿出来与之商榷,亦可交上去叫尔等看看,川人不是好欺负的。但是,不可认真,到此为止矣。”

伯伯听罢,笑了笑,他不大苟同侄儿观点,但没有说话,显然不想和侄儿争辩,那么,自然是拥护川人自保乃至自治了。后来听说,藩台衙门里也被散发,下战书了。

此时,朱举人隐隐觉得,这,恐怕就是“最后手段”!

第二十一章保路遇难

七月十五日,乡下叫“月半节”,给祖宗烧袱子,用新产的稻米“泼水饭”,请祖宗品尝新谷米。朱举人常住县城,对此习俗稍有淡漠。不过,他仍然希望公婆尝到新米,今日再居成都旅馆,触景生情,更加想到公婆能否尝到新米。

吃罢早饭,独自走在街上。仅仅十日,认识不少街坊邻居,尤其同志会的,热情招呼。

去铁路公司半路上,向东一拐,还没到大什字口,见暑袜街北口站着二十来个巡防兵。一色青布包头,黄布军装,灰布裹腿,麻耳草鞋,很不整齐,提很重的旧洋枪,腰缠子弹带,露出半寸长的灰黑铅弹头,跟城里常见的警察和新军大不一样,象刚从外地调来。

朱举人不知是何种兵,也不晓是啥子枪,只觉这些兵粗野横蛮一脸杀气。平常,他本不喜“丘八”,最怕“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此时,他昂起头迅速走过。

到得铁路公司的岳府街,街道没有往日人多,三五人低声议论着,听不清说的啥,不过从神色看出,人们不无忧郁。快到公司不远,他才看见十来个警察守在院坝外,不准进去。他只好站在影壁的东头外面,朝院里看,几个门都关着,那个常常开着的文牍部黄木门关的很严,大院异常冷清。莫非,制台衙门要动手了?

朱举人觉得,“商榷书”仅是商榷,商榷不成算了,即便有错,也不必如临大敌呀。况且,人家还说“保护官长”“维持治安”“开课开市”嘛,你制台衙门即便动手,又能如何?最多是平息风潮,解散同志会。可是路权并未解决,川人的租股税股并未收回,总不能就此了结嘛!朱举人往回走,低着头,忧郁有加。

吃罢午饭,朱举人一改近日不午睡的习惯,躺在灯草席上。许是热潮稍退,许是郁闷,不一阵,入了梦乡。突然,他被一阵杂乱声响惊醒,翻身坐起,眨眨惶忪眼睛,仔细一听,有跑步声,有喊声:“同志会兄弟们,快去救蒲先生,救张先生,快跑呀!”

朱举人钻出蚊罩,穿件对襟绸汗衣,跑下二楼,站在街檐一看,成群结队的人往街的北口跑去。多是年轻小伙,穿件汗衣,有的只穿件布背心和半截布裤,发辩盘在头顶,手拿张先皇牌位黄纸条,边跑边喊,此起彼伏,声声相连:“蒲先生张先生遭关起来了,同志会弟兄们,走呀,快去衙门要人!”“他不放人,我们不走!”

原来,蒲先生张先生遭赵提督关押了,难怪警察监守铁路公司。

朱举人一转身,老板伯伯站在身后,看着街上情景,眼睛红红的。

朱举人说:“伯伯,我去看看。”

“要得,莫跑累了。”

朱举人旋即加入人流中,不由自主地跟着喊:“快去救人呀!莫等了!”“我们只为保路废约,错在哪里?”

旁边一年轻人递给他一张先皇牌位,他接过来,双手举得高高的,眼睛也不看路,只顾跑着,只管高喊,只觉一股热血往上涌,忘了一切。有生以来第一次卷入如此洪流中。

随狂跑的人群到得暑袜街北口,发现巡防兵不见了,进到大什字口,他也不管东西南北,跑的是哪条街道,只管跟着跑跟着喊。一时,弄不清跑了多少路?哪来这么大力气?

前面脚步放慢,抬头一看,原来已经冲到督院街西口,手持新式五子快枪的新军人数不多,开始慢慢后退。他才看下周围,突然发现旅馆小伙计跟在身边。

“你也来了?”

“老板说你是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喊我跟着你。”

朱举人突然喊:“哎呀,都这个样子了,还怕啥子!”

此时,天色开始阴暗下来,稀薄的乌云慢慢布满西天,有了凉风。人群已经到了西辕门口,依然声嘶力竭地喊:“还我蒲先生!还我罗先生!”“把蒲先生放出来!把张先生放出来!”

面前是片大坝子,站满愤怒的人群。两边鼓吹台和石狮子左边,成列兵丁端着上刺刀的洋枪,有新军有巡防军。可是,人群没被吓倒,依然边喊边朝前涌。

仪门口,好象有几个军官朝人群说啥子,比着手势。人群只顾齐声高喊,没听他们说,也听不清。马上,人群冲破兵丁行列,几百人涌进了仪门。

仪门内,有片石坝,两厢全是高大房屋,街檐全站着巡防兵,比之前面的辕门头门仪门多得多,荷枪实弹,如临大敌。

人群脚步放慢。朱举人越过人头,看到了迎面的大堂。他是第一次来到川省最高衙门内。此前外面路过,带着敬畏,仰望而已,今天,他不怕了,冲到里面来了,面对众多杀气腾腾的官兵高吼,一时间,好不痛快好不舒心!

人群的脚步没有停顿,只是慢了,最后,离大堂只有几丈远,可以看清双方面目。兵丁后面,站着很多穿高靴戴帽花套补褂的官员。

人群依然高喊:“把蒲先生放出来!”“把罗先生放出来!”“把张会长放了!”

“不准进来!有什么话,推几个代表上来讲!”有官员高声说。

前排的可能听到,后面的依然高举先皇牌位,一声接一声高喊:“还我蒲先生!”

人群依然朝前涌去。朱举人本想站住,结果,他和小伙计被人朝前推拥着,离大堂台阶越来越近。这时,一群小伙子突然高举先皇牌位,喊着冲上台阶。

“赶快滚下去!再上半步就开枪!”许多恶狠狠的声音在吼。与此同时,无数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人群。此吼声多数人听到。朱举人稍有清醒,定睛一看,顿时毛骨悚然,身起疙瘩,他本想停住步,可是,晚了。

“乒!”、“叭!”、“嗤儿!”枪声响了。

“砰!”“哧儿!”“嘭!”后面仪门外和头门外的枪声跟着响了,更密集。

开先,人群只是呆住,没动,直看到连倒下几人,才觉洋枪打死人了。于是,慌忙转身就逃,扑扑跌跌,不顾一切。朱举人和小伙计本在人流中间,前面的小伙子一退下来,反倒跑到他俩前面,他俩成了尾巴。小伙计很有力,拉住他拼命跑。他跌跌撞撞跟着,不敢看躺在坝子里的一堆堆尸首,有时差点给尸体绊倒。

他们只顾跑,脑壳“嗡,嗡”响着。其时,子弹仍在耳边飞,身边不断有人倒下。

突然,朱举人只觉右腰后背被东西撞了下,火辣辣的,他没有管,依然被小伙计拉着猛跑。直到大什字口,人群少了,枪声稀了,小伙计拉他的手松了,脚步方慢下来。朱举人看看小伙计,见他满头大汗,不觉摸下右腰,手掌湿漉漉的,抬手一看:“血!”他大叫一声,顿时,浑身一软,差点坐下。小伙计大惊,天啦!朱举人后腰的白绸全都染红。

小伙计二话没说,背起朱举人就跑进暑袜街北口。

老板一脸焦急,站在旅馆门口正朝这边张望。一见伙计背着侄儿,马上明白大半。侄儿脸色灰白,已经昏迷。老板瞪大眼睛,嘴唇颤抖,问小伙计:“他是……”

“腰杆遭了枪子。”小伙计放下朱举人,老板伯伯上去扶住,顺手揭起衣襟,天啦!右后腰有花生米那么大一个洞,血还在往外沁,一条线顺屁股流。天啦!

“还等啥子?快喊轿子送教会医院。”老板扶住侄儿,伙计喊来一乘轿子。

老板又说:“你先陪他去。我拿好钱,赓即就来。”

轿子一阵小跑,伙计也跟着跑。好在教会医院不远。原来,也有伤员抬来。

医生有美国人,并没因为洋枪打伤或者没先交银元故意拖延,马上动手医治。医生动作很快,首先擦净止血。老板伯伯赶到,朱举人已经躺在病床上,流血已经止住,可是依然昏迷。他向中国医生打听,原来子弹钻进小腹,没有取出,非手术不可。

老板伯伯见世面多,立即押下五十个龙洋,说:“拜托医生,叩请洋医生救侄儿一命。他是光绪二十三年举人,银元我们分文不少。求你们了,我给你们跪下。”说罢,老板伯伯“扑通”一声,跪拜在地,眼泪直流。

“No,No”,美国医生戴眼镜大胡子,拉住他哇啦哇啦说一阵。

中国医生说:“老先生,他们信奉基督,救人一命乃耶稣所教,他会尽力救的。”

“Yes。”美国医生直点头。老板这才站起,揩干泪,对伙计说:“你赶快回去,宵了夜,赓即跑回涪州,一路莫停,告诉侄儿他家,看他们有何打算?”

小伙计本是涪州人,常常往返,人熟路熟,吃过晚饭,乘七月十五皓空满月,星夜上路。

四天后下午,小伙计带着二爸和罗玉兰赶到教会医院。老板伯伯守在病榻边,一脸瘦削灰黯。朱举人脸色惨白,眼窝凹陷,骨头凸露,紧闭眼睛。

罗玉兰又黑又瘦,目光无神,老了许多。她扑上去抓住丈夫的手,嚎啕大哭。

二爸红肿着眼,轻声劝:“玉兰,让他睡吧。你也累够了。”

朱举人半昏半睡,听到声音,慢慢睁开眼。一见二爸和妻子,先是勉强笑了笑,接着,头一动,眼神转黯,两滴眼泪滚出眼角。二爸摸着他的手,很烫,枯瘦如柴。

罗玉兰给他擦去泪水,强笑:“继宗,你看,二爸也来了。娃儿等你回去,你还好吧。”

朱举人强作笑意,张动嘴唇,想要说话。罗玉兰赶紧挨近他嘴边。

朱举人细声说:“把仲智送,送出国去,学医,救死治伤,……”

罗玉兰直点头,说:“你病好了,我们亲自送仲智去重庆。”

“你要把把娃儿,教、教好,我、看不到,他们了。绸缎,我、我买了,在、在伯、伯家,你做、做件、袍、袍子,好看。”

“继宗,洋医生医得好的,过几天就回家。”

“这些,这、些年,我、很累。你们,不、要、怄……”

“继宗,你莫说了,好好睡嘛。”罗玉兰转脸抹泪。在场的无不揩眼。

老板伯伯说,继宗肠子断了,洋医生医术高,把肚皮破开,取出子弹,再把肠子接上,缝上伤口,前两天跟好人一样。这两天,他一直昏睡,只喂糖开水,洋医生急得喊“NoNo”。

罗玉兰和二爸呆了,天下竟有这般神医这等好的洋人啊。老板伯伯还说,美国医生五十来岁了,很客气,很认真卖力,像待他的儿子。

罗玉兰说:“我们多给他些钱。”

“人家信基督教,讲慈善,不讲钱。”老板伯伯说。

“跟佛经一样,慈悲为怀。”二爸赞叹。

这时,美国医生和中国医生走来。老板伯伯说:“就是这个洋医生治的,医术高,洋人华佗啊。”罗玉兰一听,“扑通”跪在美国医生面前:“救命恩人啊,哪么报答呀!”

“No,No”美国医生直摇头,双手扶起罗玉兰。她却迟迟不肯站起。

中国医生低声对老板伯伯说:“因为天太热,正在发烧,可能感染了。美国医生已经竭力了,倘若不退烧的话,恐怕……”(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浪潮 极品上门女婿 五代梦 赘婿归来 巅峰游戏制作人 砸锅卖铁去上学
相关推荐:
近身兵王逆天狂妃门徒亲爱的,我们离婚吧午夜直播死对头嫡女湮灭余生有你,兵荒马乱帝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