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五十二章 抗议暴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抗议暴行

隆冬早晨,寒风凛冽。《涪州中学》大门内,巨伞般的黄葛树下,辛亥前驱朱继宗之石雕像前,聚集着两百余学生,有人持小旗,有人执话筒,有人举横标。为首者正是阿拉朱川。虽然,他们的脸冻得青紫,仍然神情振奋。今天他们要到县政府请愿,要求美国人道歉赔偿,遵守中国法律;要求保障妇女不受侵害;保障国人正当权利。可是,由于行动过早泄露,警方早有防备,学生还没出校门,持棍警察严严守在门外,虎视眈眈。杨警察也在其中。此刻,双方对峙着。黄葛树后面的操场上,一群老师手拉手,把更多学生挡在校园内。

“同学们,”高个子朱川站在爷爷雕像前的石阶上,大声说,“我们不是反对美国盟友,我们一直积极支持抗战,宣传抗战,欢迎美国盟友帮助我们打日本,但是,我们要求美国朋友尊重中国人,尊重中国妇女,尊重中国妇女的人身权利,遵守中国法律,不准随意侮辱我们姐妹。我们要求县政府出面向美国兵严正交涉,他们必须向中国人道歉,向受害人赔礼赔偿;必须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我们要求县政府确保涪州百姓正当权利,不受任何势力侵犯。我们的要求合理的正当的,合乎国法公理。我们慎重请求面前的警察大哥让开路,不要挡在门口,我们不怕挨打,同学们,对不对?”

“对!”同学们异口同声,响彻晨空。街上站满围观市人,纷纷赞成学生行动,咒骂美国兵。个子不高的校长和两个老师在学生间走动,劝学生回去。校长走到朱川面前,说:

“朱川,作为校长,本人曾经是你爷爷之学生,知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是,本人首先要为你们之行动负责。你听我话,不去县政府了,你们之要求,本人一定亲自去县政府交涉,请同学们放心。”

朱川说:“校长先生,我们完全相信你,可是,县政府不会听你的,他们是欺软怕硬,我们要把民众力量显示出来,让他们知道,民心不可侮,民意不可欺!”

“对!”同学们大声吼,朱立本吼声最高。一老师模样的突然说:“朱川,不要以为你爷爷是辛亥前驱,你父亲就是参加游行反对党国打死的!”

朱川大声说:“他们与我无关。我们是当今救亡图存热血青年。”

“你反对美国朋友,就是反对抗战。你想走你爸爸的路吗?”那人又说。

“我们不反对美国朋友,是要求不侵犯我们人身安全。”朱川大义凛然,“只有人身得到保障,抗战力量才能壮大。”

“就是!”同学们吼道。

有同学说:“朱川是上海来的,晓得哪些该做,不要你来训导。”

“上海人喜欢闹事,喜欢跟政府作对,你们不要相信他,他是为他姑姑报仇,莫被利用。”

“你有没有姐妹?”一同学反问那人,“该有母亲嘛。”

“他没有父母,是垮岩垮出来的。”有人说,同学们一阵哄笑。那人脑羞成怒,举拳欲打那同学,可他一见众目睽睽,没敢动作。校长看着那人:“你是做啥子的?不是老师也不是同学。”顿时,吼声四起:“他是特务。”“滚,滚出去!”“打他,打!”

那人慌忙蒙头,跑出大门,转眼消失。

校长继劝:“同学们,回去上课,游行不利事情解决。”

有学生回答:“不闹不解决。他们拣软的捏。”

朱川走下石阶,高举小旗,穿过人群,走到队伍前头,挽住立本左手,说:“同学们,挽起手来,唱‘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冲啊!”

顿时,同学们手挽手,低沉唱着,一步步迈向大门,一个个怒视警察。

警察反倒慌了,吼道:“回去,回去!”“再走,我们抓人了。”

同学们依然昂首迈步,不顾一切。围观市人有的慢慢退出围观人群,躲在一边,等看热闹;有的喊:“警察大哥,你们快退开嘛。”“还不退开,要出祸事。”

队伍接近警察,警察高举起木棒。学生如同不见。比朱川低一个头的校长挡在朱川跟前,一边后退一边劝说,眼镜捏在手里,哀求一般:“朱川,同学们,求你们了,不要走了。”

人群中有人喊:“动不得手呀,动不得手呀。”“天啦,学生胆子好太!”

可是,双方开始推搡,肢体已经接触,冲突一触即发。

“打!”有警察喊了声。“打!”“打!”立即棍棒如雨,打在同学头上。队伍大乱,也有同学用竹竿还击。朱立本大喊:“哎呀,校长绊倒了,快拉起来。”朱川弯腰拉起校长。

顿时,三木棒齐落朱川头上肩上,额头鲜血流出。朱川赶忙护住校长,杨警察则使劲按住朱川,挡住后面砸来的棍棒,低声喊:“朱川,你快跑!我管校长。”

朱立本稍矮,力却大,没挨到木棒,拉住哥哥往人群外跑,朱川却护住校长不动,大声喊:“好男儿不怕流血,跟他们拼。”杨警察推开朱川,拉起校长冲出混乱。

人群大乱。三个警察拥来抓朱川。朱立本路熟,体力强壮,猛地拉起哥哥,一阵猛跑,迅速离开人群。杨警察跑在他俩后面,故意挡住追赶的警察,朱川得以逃脱。

后面惊慌的校长依然喊:“警察先生,打不得呀,他们是娃娃呀。”

学生队伍早已冲散,警察没再追赶。校门一片狼籍,纸棍鞋帽遍地。警察们拿着木棒四下走动,随意踢踢地上鞋帽标语。有的还用木棒拍击左手心,拍一下走一步,右腿再踢一脚,稍停,左脚上前一步,训练步伐一般,不无得意。

不少市民目睹全过程,气忿道:“有本事上前方打日本嘛,何必欺负别个学生娃娃。”“狗仗人势,他屋头没得兄弟姐妹吗?”

朱川跟朱立本一口气跑到油坊街时,鲜血流到下巴和衣服上,开始变紫。

罗玉兰听说学校出了事,不敢前去,只好站在巷口朝西头望,忽见两孙匆匆跑来,立即明白大半。朱立本老远就喊:“婆婆,哥哥遭打了。”

罗玉兰拼命跑上前:“天啦,哪个打的?没人性的,学生娃娃惹了你们吗?”

朱川安慰婆婆:“婆婆,就是流了点血,没啥关系。”血已凝止,结个豆大血疤。

修英闻声赶出,见儿子扶着朱川,问:“立本,你遭打了?”

“没打到我,哥哥遭打了?”

修英松了口气,脸色平静下来。罗玉兰问:“他们到底为啥子打你?”

朱立本说:“我们同学到县政府请愿,要美国兵给小姑赔礼道歉,警察不准去。”

“不准去就算了嘛,你们还闹啥子。嫌李家名声不臭么?”修英抢先说道。

罗玉兰瞪着媳妇:“为啥子算了?把人欺侮了,就轻轻巧巧算了?她不是你妈生的?”

“你喜欢管就管。”修英说罢,走出两步,继说,“朱川爸爸就是爱管闲事,结果如何?立本,走,跟老子回屋,把你关起来,看你还去不去惹事!”

朱立本一下挣脱,生怕给妈关住。罗玉兰拉住朱川,问:“脑壳痛不痛?”

“婆婆,没啥,坐会就好,比起爸爸遭枪子……,”朱川见婆婆脸色阴暗,立即住口。

朱立本端来热水,罗玉兰给孙子洗净血,再用白药撒于伤口,贴上一剂狗皮膏药。

“认不认得哪个警察打的?我去找王县长。”罗玉兰气未消。

“人很多,很乱,没有看清,那个杨警察还保护我们。”

“杨警察对我们朱家一直很好,凡事都关顾我们。”罗玉兰道。

“他为啥子专整外公?”立本问。

罗玉兰一笑:“你外公鬼狠了,得罪的人太多,哪个喜欢他?”

“婆婆,我这么高一墩,挨几棒像抠痒。”朱川笑着拍拍胸口。

“你就给他们抠嘛,”罗玉兰笑笑,“我可不答应,要去问他王县长,是不是他指使的?”

朱川则说:“婆婆,你年纪大了,莫管,这是我们青年人的事。”

朱立本说:“婆婆,你有头痛病,一急就要发,去不得。”

“涪州女娃子又多又好看。你不闹不管,那些美国兵胆子越来越大。”

李家大妈得知消息,拿着白药赶来朱家慰问,一看朱川伤势不重,放心了,说了不少多谢两外孙的话:“你们为小姑出气了,外婆多谢你们。”

李会长跟着赶来。他先看阵朱川,再看下朱家老小,神色不无紧张,欲言又止。

修英一阵埋怨:“爹,你出门做啥子?脸还没丢光?还嫌他两个没把李家脸丢够?”

会长难为情地开口:“川川,你们没说是我指使的吧?”

“没有没有,我们是讨公道,抗议美国兵侮辱中国妇女。一切热血青年应该这样做。”

“那就好,那就好,川川,我给你说明白,此后你们任何请愿闹事,和我无关。”

“外公,你放心,我们敢作敢当。”朱立本说。

“那就好,那就好,不愧我外孙。”会长直向朱川点头,背着手来回走,叹息道,“不修飞机场,哪有这场祸事哟。”

“外公,日本人不打中国,更没这场事。”朱川说。

“那是那是。”会长很不自然地点头,又说,“我不走了,还是住东睡屋。”

罗玉兰淡漠地说:“想住就住,有你不多,无你不少。”

会长自嘲:“我成多余的了?挖苦我也不走了。”

中午,仲信方知此事,沉默良久,才说:“恐怕事情不会轻易煞果。”

修英问:“他们还要做啥子?”

“中学生十四五岁,不到犯法年龄,政府不敢抓。但是,可以责令学校开除他们。”

修英紧张起来:“他们不要娃儿读书?看看,我早就说莫去管那个事了,不听嘛。这下安逸,书也读不成了,回来做哪样?”

“嘿,未必两头吃亏?”罗玉兰一声怪笑,“他们敢开除川川和立本,我去找他王县长,他把我也开除?嘿,叵着老脸皮不要了。”

仲信说:“那倒用不着,我先去找下校长,他是爸爸的学生。”

“川川,立本,你们下午到学校去,该读书就读。莫怕。”罗玉兰说。

朱川说:“婆婆,我才没怕哩。在上海我见多了。”

修英说:“要是警察还在校门口等你们呢?”

“去!我跟你们一起去,看他们敢做啥子!要抓先抓我。”罗玉兰说。

下午,罗玉兰果真跟两孙子去了学校。校门口,已经打扫干净,没见警察,像没发生过任何事。几个同学惊奇地看着朱川:你还敢来上学?

罗玉兰随孙子走进校门,一抬头,丈夫雕像矗立跟前。那刚毅沉着的神情,令她浑身一震,一股豪气立即涌遍全身,顿觉胆量倍增,说:“你们先进去,我看下你们公公。”

丈夫雕像二十九年了,平常很少来看。因是青色峡石,风化较小,石雕表面虽有尘灰,脸型轮廓却没多大变化,那眉骨,那鼻梁,那嘴角依然分明,两眼有神地盯着过路行人。罗玉兰看着,丈夫昔日活生生的面容浮现眼前。朱川多像他啊。当年他在成都,后来大儿在上海,今天川川在这里,都是这么游行请愿?朱门有此祖传?

朱立本从校园跑出,满脸兴奋,直奔门口。“婆婆,校长请你。”

“请我?有啥子事?”

“婆婆。你快去嘛。他正在等你哩。”

办公室门外,校长迎接罗玉兰,他先伸出手来,喊:“师母。”

罗玉兰以为没听清楚,转眼看下周围,没有他人,怔怔地看着校长:“喊我?”

校长握住她的手,说:“朱前驱是我高等小学老师,你不是师母?多年没看到,你老了。”

哦,罗玉兰松口气,看着这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生,满脸喜悦。

“本想去看望你老人家的,一直不空,几次都没去成。”校长说罢,把盖碗茶推到师母跟前,“今天之事,晚辈深感遗憾。师母不来,我亦要去你家道歉的。”

罗玉兰欲开腔,校长继道:“中午,王县长打来电话,对上午发生之冲突他事后方知,深表遗憾,向冲突中受伤学生表示赔礼道歉,望师母及朱川海涵。”说着校长起立向罗玉兰深深鞠了一躬。罗玉兰反问:“他们不打人了?”

“师母,打学生从来不是王县长之考虑,从来反对如此野蛮行为。乃警方头目请示川省上司所为,因此之故,县长已责令那头目反省,还再三要我请师母鉴谅,以抗战大局为重,海涵了。”校长再次鞠躬。

此时,罗玉兰觉得如同一场梦,更如同一场戏,不由叹道:“哎,王县长到处赔礼道歉,是真心还是莫法?我朱家的面子好大啊。”

“即便假意,师母,也是好意呀。为了平息事态,你说,他如何办?而今,大敌当前,一切服从抗战,美国是盟友,他实在不得已而为之呀。”

“这么说,我们是又遭欺负又挨打,两头吃亏了。”

“师母啊,之所以请你来,就是望你海涵,宽宏大量,不要难为县长了。他也是为保一方平安,四处赔礼啊。而今眼目下,好官不好当啊。”

“哈哈哈哈,我的庚子说对了,‘书可读,官不可做’啊。”

校长亦笑,不置可否。罗玉兰再问:“校长,县政府没追究你?”

“县长不会的。不过,真要追究,反倒高兴。学生同情贵侄女,忿恨美国兵,本来没错。我没有保护好学生,受伤数人,我无用啊,我有责任,理当追究。比起继宗先师舍身存仁,捐躯取义,学生我惭愧之至啊。”说着,校长取下眼镜,揩揩眼睛。

“校长,难为你了。”

“只是,师母两位孙子在此次冲突中,表现过分偏激,过于激动,虽是当今青年普遍性情,但他俩尤为突出,如此下去,恐怕于他们不利,于他们之追求也无裨益。的确,他俩天份尚高,学业甚优,本是栋梁苗子啊。因此,切不可为政事社情纠缠,耽误锦绣前程啊。”

罗玉兰觉得校长诚恳感人,问:“校长是说……?”

“殷切期望师母配合我们学校,对他俩加强训导教育,令他们埋头读书,少问政事,日后定成国家栋梁之材。唯其如此,才无愧于继宗先师后代啊。”

“校长,当真难为你了。”

“师母,学生应该如此。”(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浪潮 极品上门女婿 五代梦 赘婿归来 巅峰游戏制作人 砸锅卖铁去上学
相关推荐:
近身兵王逆天狂妃门徒亲爱的,我们离婚吧午夜直播死对头嫡女湮灭余生有你,兵荒马乱帝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