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六十四章 老院枪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四章老院枪声

初闻安贵是侠客,罗玉兰差点笑断气,说:“我是看到干儿子长大的,他都是侠客,我怕是‘老妖婆’了。”儿媳常常背地骂她“老妖婆”,而今以此自嘲。

立惠跟着自嘲:“那我就成‘小妖精’了。”

婆孙笑罢,立惠认真起来:“婆婆,我看安贵表叔真的与众不同。你看那回打土匪,手脚麻利,枪法好准,走路好快,我笑他神不知鬼不觉,他就说他学侠客,莫非他就在学侠客呢。”罗玉兰想了想,觉得也是,道:“他十岁进城读书,和你爸爸睡一床,喜欢爱看《三侠武义》《水泊梁山》,……”立惠立即纠正:“婆婆,是《水浒》,不是《水泊梁山》。”

“我和你外祖祖,喊他莫看这些书,多读四书五经,他还是背到我们看,难怪他不愿当老师,跑到重庆学造枪哟。怕是早就想学侠客。”

“婆婆,我就希望安贵叔当真是侠客,保护我们。”

“河里淹死会水人。打打杀杀多了,说不清哪天遭别个砍了脑壳。”

“听说胡公公年轻时,耍刀习拳?”

“就是。胡家硬有祖传,老子耍刀儿耍枪,一代胜过一代。”

后来,罗玉兰听说干儿子在老院子办起《武哥自卫会》,练拳习枪,老院热闹翻天。罗玉兰再笑不起来,倒有种说不清感觉,似觉干儿子不守本分不甘凡人,早迟要出大事。虽然,干儿子为人正经厚道,不会聚啸山林打家劫舍抢掳良女,可你习武练枪做啥子?就算你不是匪,若与政府作对,赢得了么?自古以来,两军相争,杀人三千,自损八百。你还把老院子当操练场,连累朱家不说,败坏与人为善之祖传家风啊!罗玉兰心里,百味泛起,久难平静。

眨眼间,又到清明。本就喜欢回乡的罗玉兰打算回去看个究竟。已经中学毕业的立惠听罢,要陪婆婆回乡扫墓,经理爸爸笑她:“不怕土匪?”

“别个胡表叔是侠客,把土匪吓怕了,一路太平得很。”

“你怕是想去看梁伯伯吧。”婆婆取笑她。

立惠正色道:“修齐来信说,他很担心梁伯伯身体,我该去看下他老人家。”

修英嘟哝着:“看看,还没过门,就喜欢老人公了。”

说得如此刻薄,立惠瞪妈一眼。朱经理狠狠盯住她:“是人说的话吗?还当妈呢!”

“一个女娃子,不守闺房,到处乱跑,不怕闲话。”修英依然狡辩。

立惠反驳:“我该给祖宗扫墓嘛。”

立惠懂事早,有孝心,应该珍惜,全家没再劝阻。她依然不坐滑杆,说大家闺秀要带头当新女性,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早晨,她穿上绿缎面棉布里的双层旗袍,跟在婆婆滑杆后面,没有婀娜多姿,倒是步履稳实,朝气蓬勃。

在仲文伯家吃过午饭,看罢校长伯伯,直奔乡下老院。罗玉兰站立槽门,细看《武哥自卫会》门匾良久,眉头慢慢皱紧,末了,不快地说:“这个安贵,把‘武哥自卫会’盖住朱门二字,未必要改朱门家风?”

雀鸟归林,鸡鸭进圈,夜幕双合,炊烟四起。倒是院后专办宴席的大锅大灶煮着大锅饭,只闻风箱响,却无油香来。这也难怪,正是青黄不接,能背来红苕下锅,算是好的,多数只能背来牛皮菜青菜叶,一同煮在大锅里,有饭大家吃,有难大家帮。

院坝里,趁着暮色,十余青年着褂穿单,布带束腰,光着脚板,赤手空拳,跟着武师劈拳踢腿,一招一吼,十分卖力,动作划一,快速整齐。一股英武之气,迷漫老院。

罗玉兰和立惠站在街檐边,看得出神,不由感动起来。时而,猛一踏地,齐声一吼,罗玉兰的心尖一颤,传遍全身。她突然觉得,穷小伙们憋着一肚子气,随着一招一式喷发而出,冲击着眼前的夜幕,焕发了勇气和力量。不觉间,罗玉兰开始喜欢这群穷小伙。

这时,一群人走出竹林,到得院坝,罗玉兰还没看清,却闻:“干妈回来了?”

罗玉兰方才看清,原来是安贵率领着一支扛枪队伍,二十余人。

“胡表叔,凯旋而归了?”立惠笑问。

罗玉兰半讥半笑:“哟,干儿子当司令了。好威风啊。”

安贵走到她们跟前。笑答:“干妈呀,跟光杆司令差不多。”

罗玉兰方才看清干儿子,果真一副军人气势:粗壮身材,短发如针,皮带扎腰,布带缠腿,左轮斜插,不乏威武。

罗玉兰却满脸不快,说:“干儿子呀,你是不是要改我朱门家风,从此习武?”

“干妈,不好意思,临时占了你们房子,但是,安贵没有要朱门自此从武之意。”

罗玉兰厉色道:“你有人有枪,敢不准你占!你还敢把槽门口朱门二字盖着,成了龙兴‘武哥自卫会’了。”

“当真?对不起,干妈。”安贵半疑道。他太忙,门匾非他亲手挂,进出大门也没注意。

“赶快给我移开,吊在横梁下面,不然,我扯下来甩了。”罗玉兰厉声说罢,缓口气,指指身旁的长凳,“你坐下,干妈问问你。”

安贵顺从地坐在罗玉兰右边长凳上:“有事?干妈。”

“我先问你,这个自卫会哪个喊你办的?为啥子要办?给我说老实话。”

安贵清清喉咙,慢慢道来:“我先说,这个自卫会没哪个喊我办,没受任何人指使,是本人主意。为啥子要办?干妈你也看见了,我们是习武自卫会,顾名思义,就是习点武艺,保卫自己,不受欺负,没有其他意思。官府不是要百姓搞自卫队联防队么?我们也是联合起来,自己保卫自己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说现今世道嘛,土匪多如牛毛,流氓恶霸到处欺负穷人。抢人家财产,抢良家妇女,就说去年你们回去,要不是我们自卫,那个结局不堪设想。”

罗玉兰点了点头:“是该自卫。”

“官府把百姓逼狠了,拉壮丁,想拉就拉,年年拉月月拉,再多也拉不够,专拉穷人,不拉富人。派公粮,多得很,一年派几回,害得农人饿死。还有拉夫,见年轻人就拉去下力,不去就往死里打。干妈,你是菩萨心肠,这么欺负人,哪个受得了,该不该自卫?”

“该该该!但是,你们打得赢?杀人三千,自损八百。”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躲,他走了我又出来,追他屁股。”

“那不成土匪了!”

安贵开心笑了:“嘿嘿!干妈,你喜欢听说书,你也晓得,自古以来,成则为王,败则为寇,顺者为王,逆者为寇,匪寇实在太多了。说我们是寇是匪,我不在乎。只是,我们与匪大不同,我们不欺负百姓,我们不打家劫舍,不杀人放火,恰恰相反,我们为穷苦百姓做事,我们联合穷人保卫自己,我们主张有饭大家吃,有衣大家穿,有地大家种,人人平等,个个自由,反对欺负人压迫人,”

“我也看不惯欺负穷人。欺负弱小,是缺人性。但是,你们要小心,莫要走错路,出不得事了。你干爸,你仲智大哥出了事,几十年我都心如刀割呀。你参加哪样我不管,只望你们少打少杀,人命只有一条,一辈子不容易,死了就一堆土,要把命当命啊。”

“干妈,你是天字第一号善人,用心良苦。只是,有权有势的不这么想,不把穷人当人,践踏人命,当牛马,当奴仆啊。”

“我老了,看不到人世几天了,我不管那些了。我只望人人爱惜生命,莫轻人生。你继宗伯伯,读到举人了,一颗子弹要了他的命,好怄人啊。人命关天呐。”

话已到此,再说多余,各自回屋吃晚饭。晚上,婆孙同睡一床。婆孙虽累,并不想睡。

立惠突然说:“婆婆,我们老院子怕要成战场了。”

“我就是怕这个,坏了朱门家风啊。”

第二天,并非清明,吃罢早饭,婆孙出小门进竹林,转上后坡的土路。罗玉兰先去丈夫墓地,安慰丈夫,莫给刀枪喊声吓倒,塞耳不闻吧。

本来,小路崎岖,草石杂陈。如今让安贵队伍上来下去,路面变宽变平,好走多了。离八十不远的罗玉兰,依然爬几步停一会,喘气不息。立惠要背婆婆,罗玉兰说:“哪天我走不动了,你再背婆婆上来扫墓。”

路边,古柏挺拔,遮天蔽日。罗玉兰清楚,东边这片是老族长栽种。当年,五岁的她和继宗哥哥一起给树苗浇水。如今,七十多年,树干粗大,树皮裂开,树冠如云,争相入霄,不服低不服老,可贵可爱啊。难怪,朱门世代植柏护柏,总以松柏自比。罗玉兰边走边拍拍路旁古柏,以示招呼亲热,立惠拍得更响。

陵园地势稍平,古柏围绕,枝叶葱茏,墓丘数堆,墓碑耸立,有行有排,整齐有致。坟上青草茂密,荆棘花开。墓丘之间,塔柏不高,也不密集,精心修理,井然有序。

继宗墓的参拜石台,踩得光滑如新,似有多人来过,罗玉兰正猜想,“叭”,突然一声枪响。两人一惊,还没回过神,只听安贵厉声问:“哪个打枪?”

原来,西面一块平坦地上,二十几人正练瞄枪。他们趴在地上瞄着前面一堆石头,顶上那块圆石头很像人脑壳,八只步枪一齐瞄准它。刚才一枪,本想打“脑壳”,子弹没长眼睛,“脑壳”没动,仍然立于堆顶。打枪那人站起来,原来是李保丁:“是我。”

安贵盯住他,眼里冒火:“你为啥子打枪?”

“瞄这么久了,想试一下枪法?”

“打着脑壳没有?我的李大爷,你枪法神嘛,天下无双嘛。我说好几回了,枪里莫装子弹,你硬要装,要是走了火,打倒一个弟兄哪么办?把枪交出来!”

“就是就是。”众青年赞同。

李保丁低着头,不敢看安贵:“我错了,不再打了。”

“不得行。把枪交出来!”李保丁不说话。

“把枪交出来!”安贵再喝。李保丁无奈,只好把枪递给安贵。

“还有子弹,也交出来!”安贵说着,将枪递给另个空手青年,“先给你保管枪,快交子

弹。”李保长低声说:“只有一颗了。”

“半颗也交出来!”安贵吼道。李保长只好摸出唯一一颗子弹。

安贵举起子弹,面对大家:“从今天起,哪个再带子弹上坡,我就这样,”说着他右手一挥,子弹甩出,穿过树丛不见了,稍顷,“铛”一声,落到石岩下。

大家一脸惋惜。安贵道:“可惜么?可惜。但是,若果打死一个弟兄,那才真正可惜。”

罗玉兰婆孙全看在眼里。立惠说:“胡表叔好厉害哟。”

“所以我说,好男不当兵嘛。十兵九痞。”“就是就是。”立惠立即附和。

“你公公胆子小得很,怕又遭吓醒了。”

立惠想笑,却依然附和:“就是就是。”

罗玉兰大声道:“安贵,快把他们带远点,害得你干爸不安宁。”

安贵这才看见她们,忙答:“哦,干妈,实在对不起,我们马上走。”

队伍果然离开。立惠跪在拜台上,向公公墓磕头作揖。

罗玉兰念道:“他公,你没给吓醒吧。我把他们撵走了,你放心睡嘛。现今世道,兵荒马乱,到处是兵,到处有枪,我都看惯了,我都不怕了。我也老了,要来和你作伴了,我只担心后代,这么打来打去,他们哪么活啊。”

立惠朝墓说道;“公公,你莫担心,我们能够顺应,车到山前必有路。”

罗玉兰揩揩墓碑,灰尘一扫,“胡公继宗先驱之墓”一行字迹,清晰多了。

扫完墓,婆孙没有立即回城,皆想留下。一则,乡下,春光明媚,空气清新,草木复苏,百花争艳,鸟鸣雀啭,雌喜雄欢,城里有么?二则,城里倒是物价飞涨,米面霉变,人情纸薄,灯红酒绿。三则,整天守着那一溜房屋,单调枯燥,还得看儿媳那张马脸。立惠呢,更惦念当校长的孤身父亲,该帮他做点事,煮煮饭洗洗衣,闲话么,懒得听。罗玉兰还喜欢上这群生龙活虎的穷小伙,舍不得离开。

老院虽没电灯,却可早睡早起,吃上新米新面。祖辈如此,有何不可?更主要者,每年端午后,涪州城就担心一年一度的“龙王水”,前年全城淹了一半,油坊街上可撑船。油店有准备,损失不大,布厂损失不小。滔滔江中,漂来好多死人死猪,有的还在喊“救命”,哪个救得了他们?她住城里四十多年,年年怕涨洪水。因此,她们想过完八月再回城。

不过,清明过完,农人开始忙碌,做秧田撒谷种,挖田坎育红苕。没有耕牛的穷人,还得两人代牛拉犁,深翻水田。穷小伙虽不舍习武玩枪,可得吃饭,民以食为天。于是,纷纷离开朱家老院。“侠客”安贵宣布暂时解散,何时集中,等候通知,莫忘了习武会。

他回到修理店,白天修理器械,晚上神出鬼没。(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浪潮 极品上门女婿 五代梦 赘婿归来 巅峰游戏制作人 砸锅卖铁去上学
相关推荐:
近身兵王逆天狂妃门徒亲爱的,我们离婚吧午夜直播死对头嫡女湮灭余生有你,兵荒马乱帝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