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73、感恩一线医护人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弘晙阿哥在脑海里问道:“傻瓜相机?”

小系统具象化出来的小团子点头如捣蒜, “傻瓜相机好啊, 主人。可是估计这个时代造不出来。”

“先研究那种粗笨的胶片式样相机, 也就是最原始的相机。”

弘晙阿哥小小的惊讶,傻瓜相机难道是什么高科技不成?

一目十行地浏览一遍小系统发来的相机成相原理,弘晙突然睁大眼睛。

在木兰扮装画画儿的时候,弘晙还对小系统口中的“傻瓜相机”起来兴趣。可他回来京城的时候, 和小伙伴们分开,挺难过, 和张廷玉老师学习一路, 路上又遇到大雨天,回来京城后第一件事儿,就是研究不颠簸的马车,就把这个事儿给忘了。

弘晙阿哥想起来, 就要立刻动手做。

…………

六目相对。

弘晙保持一个半起立的姿势,方苞先生和刘大魁都看向弘晙。

弘晙一眨眼, 先开口问道:“弘晙听几位西洋老师讲过,在西洋,有人画画儿的技艺‘神乎其神’。拥有‘神乎其技’的绘画大师画的人像画儿,五官眉眼精致到细微处, 和真人站在眼前一模一样。”

“弘晙还记得,上次雷金玉师傅讲过《墨经》中的一个故事,‘景,光之人,煦若射, 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

方苞先生和刘大魁呆愣片刻,一起蹦起来。

“妙啊!”方苞先生实在是兴奋,“原籍和顺天距离遥远,真人到底如何顺天这边的人都不知道,但是有了和真人一样的画像,总归是有些帮助。”

“而且,这将是画画上的大变化。”

刘大魁也是一样的兴奋。

“小四阿哥,既然没事,我们现在就来试验一番,好不好?”

小四阿哥……当然说好。

一个大房间,房间里的一面墙上应该有三扇大窗,其中一个窗对应一间布置好的暗室。

弘晙阿哥吩咐下人在两个房间隔墙上开孔,并且安装一枚望远镜上的凸透镜,镜后放一块画板,这样一来,室内明亮的光线就会通过透镜在画板上投下一个倒立的像。

刘大魁端正坐好,弘晙不停地调节画板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使得画板上获得更为清晰的像。

方苞先生用线条把画板上景象的轮廓描摹下来,那感觉,就如同是照着刘大魁的脸临摹一样。

用小系统的话说,在二维平面上逼真地表现出三维空间的景象,“拍”下了“照片”。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的杰作!

方苞先生和刘大魁面对最终成像,都是赞叹不已。

“这是技艺和画功一起产生的奇迹。”方苞先生喃喃自语。

“只知道画画儿的颜料有新研究,没想到,我们最需要研究的是‘技艺’。”刘大魁面对方苞先生画出来的,好像是他双胞胎弟弟一眼的人像画,眼睛都直了。

弘晙看着画儿,感觉有点儿那个“单反相机”的意思。但是对比“单反相机”缺乏最主要的一环,就是操作人需要有方苞先生的画功。

不过有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再实施起来就非常简单。

德意志人开普勒先生的研究,针孔成像,从几何光学的角度加以解释,并指出光的强度和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凸透镜望远镜的原理,以及他对人的视觉研究。

人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所发出的光,通过眼睛的水晶体投射在视网膜上,也就是玛法得老花眼的原理。弘晙阿哥对开普勒先生很佩服,记得他去世时候说的话。

“我曾测量天空,现在测量幽冥。灵魂飞向天国,躯体安息土中。”

弘晙阿哥祝福伟大的开普勒先生在地府玩得开心,现在他要研究出来一个类似人眼睛的新物事,把光线反射的人像映照下来,直接记录下来发射出的光光点点,不需要画家动手临摹。

三个人这一番折腾一直忙到日头西落,匆匆用完晚食,方苞先生正打算赶回家召集弟子们研讨这个新的画画方式,刘大魁也对技艺来了兴趣,打算好好学习研究一番,就听弘晙阿哥又问了一个问题。

“方先生,你知道有没有一种材料,比宣纸更为感觉光,聚光,光点儿落到它的上面,它就自己生成一个图画?”

方先生……呆滞。

方先生面对小四阿哥眼巴巴的眼神儿,实在是说不出话来。

刘大魁轻轻“提醒”他的小阿哥,“阿哥,就算有这样的材料,书画也是要学习。”

方先生重重点头。

没错儿,就算有那样好的技艺,也不是偷懒的理由。

“小四阿哥,我们研究技艺,应该是为了更方便,更好的画画儿。而不能是为了不去学习书画去研究技艺。”

刘大魁眼神儿安慰,方先生眼神儿严肃,弘晙阿哥……生气。

不想搭理他们。

还是亲额涅最好,三哥也最好。

众人都离开后,四福晋摸摸儿子的光脑门,笑容鼓励,“弘晙的主意好,有了那个材料,额涅就能给弘晙画画儿,天天画。”

能把儿子一天天长大的样子记录下来,四福晋当然想要,等儿子大了,她就拿出来看看。

三哥也夸弟弟,“四弟的主意好。现在扮装会在京城盛行开来,可是画人像好的画师就那么几位,又不能天天画,太累。”

“不需要画技就可以画画儿,三哥也想要。”

弘晙阿哥被打击到的小心肝儿活了过来。

“额涅和三哥放心,弘晙一定将材料做出来。”

弘晙阿哥信心满满,亲亲弟弟妹妹就去洗漱休息,第二天让人进宫给他请假,憋着一口气要把大清国的简易版“黑白感光胶片”研究出来。

感光度、分辨率和宽容度……弘晙阿哥这次是真的下了功夫。

皇上捧着方苞根据新画法给他画的画像,瞪大眼睛,再听方苞说,乖孙孙因为考场作弊,发誓要研究出来一种,可以把人脸精准地描绘出来的材料,更是诧异,震惊。

皇上的想法是推广宣传这个画肖像的法子,尤其是刑部衙门这样的地方,通缉令上不要总是一个认不出来谁谁的画像。

可是乖孙孙的想法就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弄一个不需要画画儿的机器。

这一刻,皇上和方苞的脑电波重合了,两个人都是一样的想法,弘晙阿哥想要有更多的时候去玩乐,有了这样的机器,他就不用学画画了。

皇上愁得慌。

可是这个时候,乖孙孙正憋着一口气“闭门造车”的时候,他要是也去打击他,小家伙说不好会闹起来。

皇上没奈何,一面先安排人通知刑部,找两个和查日昌父子长相相似的人,又安排方苞去刑部帮忙画通缉令,一面吩咐画院的画师们都来学这个新的画画方法。

最近查出来的查日昌的事儿,各条线索都指向户部,工部官商斗殴斗气导致,其中更是牵扯到南山集一案,也就是戴世名的案子,皇上认为乖孙孙呆在家里不出来也好,也就没多管。

但是皇上不去打扰弘晙阿哥,其他人可是忍不住。

话说新式马车完成那天,十阿哥胤俄兴奋地拉着弘晙侄子,可这劲儿绕着四九城兜圈儿显摆,一颗小心脏砰砰跳的那个架势,和他大婚的时候一样激动。

激动之下的胤俄就贡献出来自己的收藏,各种小宠物,会各种唱法儿的戏子清倌等等,弘晙阿哥对这些人没有感兴趣的,却是见天儿逃学和十叔出门斗蛐蛐儿,遛鸟儿,玩鹰儿……

在某一天出门的时候,在路上遇到“慕名而来”的张然和张熊兄弟。

人称叠山造园“山子张”,大造园家张涟,张南垣的儿子,恰好他十叔想请“山子张”造园子,弘晙干脆领着他们,一起去见自己的“忘年交”雷金玉师傅,讨论有关于园林的那些事儿。

张然说道:“华夏的叠石艺术在历史发展中,一直存在南北分野的状况。一重形似,追求对真山的模仿,追求大体量的创造;一重神似,强调“会心处不必在远”,重视天趣,而不是模仿。”

“其实,这个不是互相排斥,而是应该结合,或者互相学习,融合百家之长……”

张熊接口,“元代之前中国叠石艺术大率以重视奇石、模仿真山为主流,元明以来,叠石风气丕变,又以境界创造为根本,山不求大,石不求奇,土与石兼融,随意点缀,但得活意。”

“吾辈之人,当在先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突破……”

雷金玉师傅听得不住点头,对他们的父亲,张南垣先生那是真心佩服。

“到张南垣先生,先生发明了“石脉”的说法,强调的是山石的内在节奏。南垣由山林的外在形势描摹深入到内在的气脉韵律之中,以冲和淡雅为趣尚,取神而不取形,不模仿真山,而力求展示山林气象的内在气脉。”

“而‘气’字,则是当年张载先生的理论要点,也是华夏几千年来的思想中心之一,天下万物,都由气化而生,天底下的一切,乃至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宇宙在气化氤氲中生机勃勃、彼摄互荡。”

…………

雷金玉家的小亭子里,几个人盘坐成一个圈儿,谈古论今,聊起来当前的画风,叠山造园之法,更是激情高涨。

弘晙听得开心,大眼睛眯眯着,格外享受这种自由自在,天马行空地讨论一切学问的热闹气氛。

胤俄听不大懂,但他这些日子和匠人们相处多了,对他们多多少少有一丝丝真实的尊重,也装作听懂了,听得很开心的样子。

一行人相处愉快,书法,绘画,造园子,戏曲……最后到吃喝玩乐,斗鸡走狗等等,都是学问。

十阿哥胤俄可算是找到自己熟悉的话题,和他们也讨论的热乎,讨论到“情投意合、激动人心”的地方,互相拍肩搭膀的称兄道弟。

张家兄弟挺喜欢十阿哥大大咧咧却粗中有细的性子,主动提议去给十阿哥家里的小园子看看,可把胤俄给乐坏了。

要知道,这样家学渊源,举国闻名,还有真才实学的造园子大家,那是多少达官贵人请都请不来的,就是十阿哥真要去请,那凭借阿哥的身份,和人家真心来帮你,能一样吗?

胤俄那个激动,这段时间一直窝在家里折腾他的小园子,银钱不够就去借,找八哥借,找九哥借,找他外公家借,还找到四福晋这里借,摆开架势要把自己的府邸弄成当世名园。

九阿哥胤禟借出去的银子最多,就纳闷儿,生怕十弟其实不是造园子而是养戏子什么的,忙里偷闲来他府里一看,哎吆吆,十弟和弘晙侄子混几天,这就“往来无白丁”了?

雷金玉师傅,张然和张熊兄弟,画院里知名的几位画师之一蒋廷锡先生……都在。

胤禟也没和十弟他们打招呼,拔腿就朝雍亲王府而来。

他和五哥弄那个大水法,要是有这些人去帮忙,那进展速度得有多快?

就算暂时还是不能将大水法里面的知识公开,但是多个人就多份力量不是?

可是弘晙侄子这里也是忙的没空搭理他。

戴锦和富鼎等等四爷名下亲近的镶白旗人都在,甚至年侧福晋家的大哥年希尧家的大公子也在,都在帮着弘晙阿哥忙乎他的“感光材料”。

因为他们研究出来感光材料应该是一种特殊的纸张,这临时隔出来的小院子就跟一个小作坊一样,胤禟进来再仔细一看,才发觉更像一个道士的炼丹房,因为他们研究出来说,需要用到特殊的材质,比如琉璃,西洋玻璃那样。

外头冷得来,里面差不多是炎炎夏日。火炉里的火炭在熊熊燃烧,一个青铜大鼎架在上面,一伙儿人都穿着无袖马褂和短裤木屐,也就是弘晙阿哥发明的夏日清凉服,眼睛盯着大鼎里正在融化的石头。

胤禟乐了。

他一眼就看出来那个石头就是生产琉璃用的石头,也就是八哥他们研究玻璃用的石头,八哥那里据说已经把玻璃研究的差不多,很快就出来,这个“很快”嘛?

如果弘晙侄子这里先阴差阳错地弄出来……哈哈哈哈。

八哥输给弘晙侄子,不丢人,哈哈哈。

胤禟咧嘴想要笑,才发现自己脸上全是汗,身上也冒汗。里边实在太热,到外间脱去大衣裳,换了一身儿和他们一样的装扮,再进来,来到弘晙侄子的跟前。

弘晙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大鼎,猛然看见九叔来了,小小的惊讶。

“九叔?九叔你怎么来了?有事儿?”

九叔最近不是很忙?

九叔看懂了弘晙侄子的眼神儿,拉着他来到一个角落里,诉苦一样的说道:“弘晙啊,你也知道九叔很忙,九叔真的累。”

“九叔累就罢了,关键是九叔就是累倒下,也完成不了你的大水法啊。”

弘晙阿哥定定看着九叔。

亲·九叔……小小的尴尬。

收起来唱作俱佳的表情,很有诚意地实话实说,“九叔这不是来找弘晙帮忙来了吗?”

“九叔实在是没办法了。”

“九叔那里有好东西,弘晙一定喜欢。”

弘晙的大眼睛亮了亮。

九叔的忙要帮。

九叔自己喜欢收集研究各种新物事,还因为做生意结交三教九流,什么民间的新奇物事都见过,他说好东西,那就是好东西。

胤禟发现弘晙侄子意动,立马透漏消息。

“黄履庄知道吗?扬州人,有名的大发明家。”

弘晙点头,他听雷金玉师傅提起过。

就听胤禟接着说道:“黄履庄曾经制造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

“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九叔家里就有一辆,还有他曾经亲手做的自动木头鸭子、自行驱暑扇、验冷热器、验燥湿器……”

弘晙阿哥星星眼,小胸膛一挺,“九叔需要帮什么?”

黄履庄乃当世的天才,可惜不为世人所容。自从他离开家以后,世人就失去了他的踪影,弘晙一直很遗憾不能见到真人,如今能有他亲手做的物事,也是好的。

“九叔,弘晙喜欢黄履庄,喜欢他的两轮车,弘晙听说西洋国家也都在研究这个两轮车,弘晙正有打算接着黄履庄先生的研究,继续下去。”

亲·九叔闻言,两眼放光地一拍大腿,“着啊,九叔就喜欢弘晙侄子的爽快劲儿,九叔就需要弘晙侄子帮一点儿小忙,黄履庄的东西都在送来的路上,马上就到。”

“哎呀,弘晙侄子若是能把那个两轮车子研究出来,那可是真好了。”胤禟一脸回忆感慨的模样儿,“九叔骑过那个车子,那是真方便。西洋国家的人也在研究?咱们可不能落后,一定要比他们快一步。”

九阿哥胤禟心里升起莫名的国家自豪感,一定要比下去西洋人。弘晙阿哥鼓着腮帮子重重点小脑袋,“九叔放心,弘晙一定先西洋人研究出来。”

明胶、卤银、镧、钛、镉等等制作胶片的必备材料都在提取中,弘晙阿哥拿到黄履庄制造的

两轮车,也就是小系统口中的“自行车初版”“木头版”,果然是爱不释手。

自行驱暑扇,这个他也感兴趣,改进一下夏天扇风用。

验冷热器,类似于温度计,现在工部和内务府都在用他们刚刚改进的,更好的一款温度计,可以当收藏用。

验燥湿器,这是测量空气?弘晙想起开普勒说过,空气也是有重量的,点头,这个改进改进,也是一项大用处。

…………

小系统欢快地转圈儿给主人打气,“主人一定比西洋人先造出来西行车。主人加油,主人最棒。”

弘晙板着小胖脸,一脸“谦虚”的小样儿。

对九叔的礼物心满意足,弘晙阿哥大方地表示答应九叔的请求。

“九叔你放心,弘晙去和玛法说,开工科考试,录取黄履庄那样的天赋人才去帮忙,绝对不让黄履庄那样的天赋人才,遭遇黄履庄的处境和境遇。”

弘晙阿哥表现的很有义气,胤禟吓坏了。

不说士农工商,特殊时期开一个工科考试,寻找天下能工巧匠,这没什么,可是黄履庄这样的人为何会有那般的境遇?

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是汉人,他还是扬州人。不光满人排挤他,汉人也大多莫名排挤他。

胤禟不知道怎么说,他也不想和弘晙侄子说这些事儿,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五叔,和九叔,就一点儿小麻烦--就一点点儿小麻烦。”

“这个‘工科考试’……就免了。弘晙有空的时候,去九叔那里看看就行。弘晙没空,你看你身边哪个人有这方面的天赋,给九叔--推荐几个?”

弘晙……不懂。

“九叔,弘晙和身边的人要先把这个材料做出来。”弘晙阿哥一定要“争一口气”,小为难地表示没有时间出门,“九叔,你把不懂的地方都拿来,弘晙给你解答,好不好?”

“或者需要哪个零件,弘晙给你在这里做?”

亲·九叔愣怔一下,随即觉得这个主意更好。

“弘晙说的对,九叔这就去将不懂的地方都做个总结,一一写下来。”

同样打定主意要做一番“大事儿”“正事儿”的胤禟,听过弘晙侄子的提醒,意识到他还没没有把不懂的地方系统地记录下来,急忙忙地离开雍亲王府,就去找五哥胤祺。

弘晙阿哥望着九叔风一般离开的背影,懵懂,继续欣赏黄履庄做的这个两轮车,研究里面的构造机关。

作者有话要说: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荷兰绘画大师维米尔和他的传世画作。据说这个画就是用的光学原理,暗箱成像。

感谢在2020-01-24 22:30:22~2020-01-25 11:10: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208382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大梦犹觉醒、做个俗人、九夜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刀儿 30瓶;baby倩 10瓶;柒月、网王、九夜 5瓶;悦悦、大大求更_(:3∠)_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浪潮 砸锅卖铁去上学 五代梦 赘婿归来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巅峰游戏制作人 极品上门女婿
相关推荐:
末世重生之寻找桃源重生之贵女不贱汉侯名动天下清穿之十福晋落难的魔王不如猪每天上班都在穿越重生之女配辣妈很剽悍陪嫁通房重生记快穿之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