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52,奉命结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村工作研讨会后,李旭和匡济民商量农村工作如何开展。李旭认为农村情况复杂,变革工作一定要小心谨慎,否则极容易引发事端甚至是**!匡济民认同李旭的看法,他家本就是吉安乡下的地主,自然对农村的情况不陌生。李旭决定先易后难,从容易被人们接受的事情入手,先稳定农村局面,收容人心,再开展变革性的工作譬如土地兼并问题、地租过高问题等。

“现在农村连饭都吃不饱,老百姓哪有心情支持我们的工作呢?我看先解决温饱问题吧。”李旭慢慢在房里踱步,不紧不慢的地说道:“我想从农村轻徭薄赋开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一年,喘口气再说以后。济民,你看如何?”

匡济民想了想,点头说道:“大人高见!轻徭薄赋,一来可以养民,为我获取人心!二来稳定局面,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

“不错,我意正是如此!农村不能乱,一乱就是大事。”

“但是轻徭薄赋需要朝廷同意,咱们旭营擅自做主,会不会引来官府非议,大人?”

“目前萍乡尚无官府,咱们就是官府!兵荒马乱,养民又是仁政,不怕别人胡说八道,就这么定了!”李旭斩钉截铁。

匡济民点点头,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哦,对了,有一件事要报告大人。抚州那帮乡绅已经找了属下几次,想要购买旭营的军田,价钱好说。于得水老先生甚至愿意用抚州田产和旭营互换一些。大人以为如何?”

“甭理他们!济民,你就对那帮土财主说旭营军田还不够保证军粮,一律不卖!让他们自己在本地想办法。呵呵,我倒是想多憋他们几天,这样以后他们才会乖乖听话!”

二月的一天,李旭正在和王孝祖商议给一批老兵发放缴获赏银。王孝祖说根据旭营规定,有不少早期官兵都应该分缴获了,问题是这批官兵除了少部分有家小可以将赏银领走,大部分都是单身汉,银子放哪?总不能天天背身上吧?而且萍乡刚刚解放,也没钱庄可以寄存。

李旭说那咱们自己开个军营钱庄吧,就设在财务处,所有官兵都能寄存。按照当时社会上钱庄通行的规矩,存钱不仅没利息还要交保管费!李旭说都是自家的兵,保管费免了。

王孝祖一拍脑袋,对啊,属下咋没想到这个办法!正说着,警卫报告王闿运来拜会。

李旭和王闿运寒暄落座,王闿运说此番来见李旭,是告知一个消息,曾国藩的父亲去世,曾大人已经赶回湖南老家奔丧了。

李旭一惊,忙说弟子要去奔丧,克日出发。

王闿运点点头,说道,我也正有此意,故来约续之同往。

李旭问道:“曾大人丁忧,幕府必散,闿运兄有何打算?”

王闿运苦笑道:“正在惶恐,不知该如何是好啊!续之可有见教?”

“我兄向以帝王术自恃,何妨赴京?天子脚下虎踞龙盘,或是闿运兄大展才华之地!”

“嘿嘿,续之高抬愚兄了!不过,愚兄倒是有意进京看看,日前有昔日同窗来信,邀我去肃顺大人府上为西席,续之以为如何?”

李旭不语,起身踱步,似乎在想什么。王闿运忙道:“续之,你我相交日久,有话直说不妨---愚兄赶来萍乡,正是要听听你的意见啊!”

“闿运兄,那么小弟就直言了,如有唐突,还望兄海涵!”李旭停下脚步,拱手笑道:“弟以为肃顺虽是朝廷红人,但不可结交过甚。兄此去,当谨言慎行!”

王闿运一惊,想了想,问道:“续之何出此言?肃大人乃当今天子驾前第一宣力大臣,说一不二,红得发紫,难道会有不测?”

“呵呵,素闻肃顺大人刚愎自用、志大才疏---就凭这八个字,小弟以为数年内,此人难逃血光之灾!”

王闿运目瞪口呆,他望着李旭暗思---李续之怎么如此断定肃顺必有杀身之祸?莫非他得到了什么消息?不对啊,他一个年轻书生,又没去过北京更没见过肃顺,就凭八个字敢料定大臣生死?难道他真是神仙不成!

李旭、王闿运一行匆匆赶赴湖南长沙府湘乡,见到了曾国藩、曾国华、曾国荃以及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等人。祭拜曾国藩父亲后,王闿运告辞前往北京另谋高就。

傍晚时分,李旭陪曾国藩在曾家府门外池塘边散步。曾国藩似乎老了很多,才四十多岁的年龄,竟然也是白发渐生!

“续之,老夫丁忧了,恐怕要终老于此了---剿平长毛之事就只好拜托尔等!”曾国藩意兴索然,步履蹒跚。

李旭落后半步,轻声说道:“恩师呕心沥血,操劳剿匪已经数年,不妨暂休一段时间。不过学生以为朝廷终究还是离不开恩师啊,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哦,何以见得?”曾国藩停下脚步。

“恩师自咸丰二年便统领湘勇剿匪,试问除了恩师,何人能为湘勇之帅?湘勇各营除了恩师,又会听命于谁?长毛虽然内讧,但是并非无人。一旦长毛用兵苏浙二省这朝廷赋税重地,试问何人可用?学生以为长毛出兵苏浙之际便是恩师出山之时!”

曾国藩半响无语,却是内心激荡。李旭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令他茅塞顿开!他知道李旭的话合情合理又合心,不禁暗叹自己的这些弟子中,只有李旭让他又喜又惊!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却每每眼光老到,甚至连他们这些活了半辈子的老家伙都不如他深谋远虑啊…曾国藩望着李旭那恭谨的面容,忽然脑海中闪过一句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他感到自己的心噗噗乱跳…

李旭要返回萍乡了,临行之际,曾国藩说道,续之,年纪不小了。古人云成家立业,老夫听说你已订亲,趁现在战事不多,还是赶紧成家吧!

李旭恭谨说道,是,学生这就安排婚事。

望着李旭远去的背影,曾国藩叹了一口气,李旭对他的恭谨总是令他心满意足地感受到了老师的尊严。但是李旭的出类拔萃又令他隐隐不安,不知道这孩子将来于国于民到底是好是坏…唉,李旭要是自己的儿子该多好啊!

此时,李旭在马背上连打几个喷嚏,后背发凉。卧槽,谁骂我呢…

1857年的仲春,贺红玉带着姑姑、仆人等一帮子人马在杨三率兵护卫下,呼呼啦啦三十多辆大车瓶瓶罐罐地搬家来到萍乡和李旭结婚。同行的还有方世平一行,长沙的宅院和田庄也都安排妥当了。

李旭结婚可是旭营大事,其热闹在后来风靡全国的著名评书《清末英雄传》里有详细描述。且说百余年后,某饭馆座无虚席,听书的如痴如醉,说书的吐沫横飞…

(啪,惊堂木一响,演出开始)

各位,这回书叫李续之奉命结婚,洞房夜夫妻比武。说的是那清末第一豪杰李续之(啪)---明媒正娶贺红玉的事儿。(台下一片喝彩,好…)

…且说那萍乡城里旭营中军大院,一百零八盏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张灯结彩那叫一个热闹…匡济民代表男方,赵向东代表女方,德高望重的于得水老先生主婚。旭营上下官将,本地乡绅贤达纷纷来贺…

第一天李续之就喝醉了…各位你想啊,那牛魔王、孙阎王都是把酒当水喝的主儿,能不把李大人灌趴下嘛,可怜李大人没进洞房先进了病房---打点滴去了!(台下大笑)

第二天李续之又喝高了…那位问了,李大人好歹一条好汉,怎么酒量这么不济?哎,好汉架不住人多啊,百多位宾客敬酒,你来试试?又有人问了,是不是假酒啊?哎,你当清末是现在哪,那会儿没三聚氰胺(台下哄笑)…那贺姑娘不乐意了,柳眉倒竖,粉脸铁青。心说搞什么呢?不知道姑奶奶大喜日子啊!发话下去,再喝醉就喝老娘的洗脚水!(台下怪叫、哄笑…)

第三天钱五也看不下去了,冲牛魔王、孙阎王吼道存心不让大人进洞房是不?谁再敬酒小心老钱的军棍!

然后李大人这才脚步轻飘,一路哼着小调进了后院---据考证,大人哼的小调是十八mo…(台下哄笑、怪叫…)

然后李大人进了洞房,打发走了丫鬟婆子。

然后李大人看见灯下坐着美女一位,艳若桃李。

然后李大人笑嘻嘻一礼,口称娘子,小生有礼啦!(台下哄笑)

然后李大人准备洞房花烛夜,不料贺美女说慢着,咱们得先比试比试,比武招亲!

然后李大人就愣了,问道,美女,为嘛?

然后美女就说,就为了姑奶奶干坐了两晚上!说时迟那时快,美女一记粉拳黑虎掏心…

然后帅哥一招拂风摆柳…(台下众人喝彩,好--)

然后美女一招羚羊挂角…(众人:这招厉害--)

然后帅哥一招借花献佛…(众人:好,漂亮,这招狠--)

然后美女一招叶底偷桃…(众人:哦--)

然后帅哥一招老树盘根…(众人:嘿--)

然后美女一招观音坐莲…(众人:啊--)

然后帅哥一招老汉推车…(众人:哇--)

然后…(众人大叫快说)

(啪)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台下鸡蛋西红柿一起飞来…哎,客官,还没给钱哪…哎哟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巅峰游戏制作人 五代梦 赘婿归来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砸锅卖铁去上学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相关推荐:
随机直播间冰结师异界纵横九五奇情传三国之我成了张角师弟冥鬼传记魔武双圣足坛最强作死系统神魔本色哥只是个江湖传说财富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