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三十八章(2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世韵不以为意,道:“如今朝廷之中,党派众多,却又互相不服,暗斗激烈。即便如此,还仅止于暗箱活动,大清的金字招牌摆在面上,那群缩头乌龟还不敢挑明。各自静观其变,只想等别人来做替罪羊。到时宰割的供桌上,少不了他来多分一刀……”平若瑜笑道:“韵贵妃娘娘,这些人中自当属您眼光最利,刀子握得最紧了?”

沈世韵不理她讥讽,自顾道:“如今不啻于表象平和,一旦贸然起事,只会是两种局面。一是纷争势力选择暂时投靠皇权,以护驾为由,名正言顺的铲除对手。若然,无异于众矢之的,情况极为不利。二来是那群蠢蠢欲动之辈亦已不耐,借机多方群起,齐来反叛。到时固然能扳倒皇上,但角逐未过,最终鹿死谁手,还有待考量。”

一名老者道:“你啰啰嗦嗦说这许多,便是说最早动手的,必然最为吃亏?”沈世韵道:“也不尽然,如果分寸把持得好,一出手便能抢占先机,余人唯有在背后瓜分零头的份儿了。不也有句古话叫做‘先下手为强’的么?只因这一场赌注冒险太大,一时难以决定该押哪一边是好。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上官耀华面上又显出种极之轻蔑,他今日真有如吃了火药一般,道:“那还不简单?尽管兵分两路,划拨少数人投靠那些你眼中具有威胁的主力,撺掇他们去当出头鸟。同时静观情势,谋静而制动。总之是进可夺权,后存退路,总能保住大势所在。”沈世韵赞道:“很好!不愧是承王殿下!与本宫所想大致相合!”一旁对他不满的几人,见他一开口便讨得沈世韵欢心,都是妒意暗生。

上官耀华冷笑一声,道:“大致?却不知是哪一点不尽相合?愿闻其详?”旁人都暗骂他不懂见好就收,何苦非要来同沈世韵一争高下,都存了看他出丑之心。不料沈世韵对他倒很是宽容,说道:“不仅要布下走马前卒,后方可也不能闲着。各人分头去笼络相合之将,确保同一方势力,有人游说他相助皇上,另要有人劝过他趁机谋反。大伙儿能结成一党是最好,忠心耿耿的可予重用,若是中途顾虑良多,或是怀有二心者,则须依旨严办,起杀鸡儆猴之效,防止有人想走回头路,此外……”平若瑜似是专与上官耀华唱起了反调,问道:“为何不集中力量,劝他们同来相助?先将谋反势力结为一线,也可说是平定内乱,一致对敌才是?若是说辞各不相同,岂不将他们的脑子也搅昏了?”上官耀华本也想问,一听平若瑜所言相同,硬是压下到了口边的赞许,冷哼道:“谁说谋反势力便能处处相合?你去寻民间的起义乱党啊!等不及你多说几句,早给他们乱刀分尸了。”平若瑜吐了吐舌头,小声道:“那么凶做什么?人家也不过是随便说说。”

沈世韵答道:“正要如此,方能通达其功!试想,众将本就在两重选择间徘徊不定,难觅去路。咱们站在全然不同的立场劝他,恰好如实反映出他脑中相争的两方观点,彼此激烈冲突下,才能豁然开朗,看清自己的真正心意,认准其中的一条路,便始终走下去。而免去他们心意不专,左摇右摆,所带来的麻烦。”福亲王道:“原来如此,娘娘此举,不过是从另一角度,帮他们下决心而已。”沈世韵道:“到时才易于分辨同党,便如平小姐所言,集中兵力攻击对手。最高明的战略,则是剑走偏锋,在两方一力挑唆,借他人之力灭去对手。再趁他们人困马乏,一举拿下,由合作者转为主仆,易于操控。此上所议,均限于内因,真要确保万无一失,还须仰仗外因之助。现今朝廷中数得上名姓的高手,大多已经过和谈,为我所用。但那些个御林军,每个人都算不成如何了得,集结成队,却也令人厌烦。单是分心对付这群人,就能耽误下不少时间。如能将他们调离京城,远远遣出,则大事可成。”

多尔衮附议道:“若是外邦借机攻打边疆,皇上就不得不派军出征,正好迁走宫中主力,方可畅行无阻。但我大清兵马,骁勇善战一向是出了名的,那些异族倒也有自知之明,不敢贸然与我等敌对,尽是些蛮子在左近闹事,早有兵力出行围剿,不但成不了气候,也难以变动军事调配。”沈世韵道:“本宫曾修书一封,可遣人送与蒙古、西域、突厥一带部落。直言本宫欲发动政变,想请各位首领同时出兵配合。为刺激其好胜之心,我可先行许诺,只要将来本宫夺得大统,今时一战,凡是给他们兵力侵占下的土地,全可划入对方疆土。如此一来,他们屡次作乱,原就是为多划分些领地,既有这般优厚条件,还怕他们不全力作战?”

福亲王道:“这计策好是很好,但将来娘娘若要翻脸不认人,恐怕难平他们心意,再生变乱。”沈世韵微笑道:“本宫一言九鼎,说过给他们,自然就是给他们,却要反悔什么了?”福亲王一怔,道:“可娘娘一旦履行承诺,岂不将大清版图割得七零八落?于实现大一统可不利啊?”

沈世韵道:“外邦边夷之地,本就人烟稀少,大清徒占一块挂有虚名的空地,又有何益?若是划分给异族,他们自当在此种植畜牧,再将所得向大清进贡,我朝更可多得一批外在收益。日子也不必多,每年一次即可,就如从前的女真与大明……”福亲王打断道:“我想,我有必要提醒您,女真正因不满大明苛政律条,这才兴师谋反。最终攻下山海关,占得了大半江山……”沈世韵道:“明朝既因苛政而亡,我大清为何不可吸取过往经验,励精图治?此际预先将条件谈妥,令他们归心臣服,大清同样可以派兵保卫,助他们抵挡外敌侵略之灾。历来动乱皆因基本民生难保,现而他们的一切心意,咱们都尽量满足,那还有什么不满?要当真不知好歹,那也不必对他留情。”

多尔衮道:“话是不假,但真要付诸实际,到底是过于冒险了些。不如先等对方回信到了,再做考量。”上官耀华道:“要是都如王爷一般谨小慎微,史上不少实力悬殊之战,也都不用打了。俗话说‘富贵险中求’,再等对方回音,数月延过,又不知宫中另有多少变故。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前段时期王爷与朝鲜国之女成婚,内外多经筹办,各有损耗。同时借大喜之期,众人想必心力懈怠,换句话说过了这个村,也就没这个店了。”多尔衮冷冷道:“据闻小王爷足智多谋,不损一兵一卒,便将凌贝勒从魔教手中救了出来,只怕用兵如神也无过于此。可是倚仗着令尊大人的才干?不过你二人并非亲生父子,那就很有些奇怪了。”

另一位老者道:“原来如此,那么韵贵妃要我们做什么?边疆之乱,我等公然相助哪一方,恐怕都有些说不过去。”沈世韵道:“不错,再言道远水难救近火,不得不做好两手备防。要说朝廷的死对头血煞教……”李亦杰心念一动,他听沈世韵与人商议变乱之事,很觉诧异,但想自己在旁未必插得上话,纵然规劝也是无效。直至此刻,想到双方目的不谋而合,也不知该是欣喜还是遗憾。

沈世韵续道:“若是魔教此际出动,在京城左近大肆动荡,意欲谋反,朝廷自当派出兵力镇压。两相一过,宫中可用之兵,早已剩得不多了。到时咱们从中变乱,必将陷城外士兵于两难。外忧内患交杂下,他们仍是只有一条路可供选择。若是宫廷生变,最坏也不过是顺治下台,万一京城失守,却连大清国运也会从此衰败。孰轻孰重,想来他们自能分辨。不论作战结果如何,紫禁城中,却早已改朝换代。”

上官耀华冷笑道:“哟,韵贵妃,够狠的啊?皇上如此待你,你就在背后这样算计他,良心真是给狗吃了。做你的丈夫,当真倒霉得紧。怪不得旁人都说红颜祸水……”沈世韵淡淡的道:“帝王之爱,永远都是不可靠的。他自当平稳**,怎能专宠于一人?只是君无戏言,他早已答应过立我儿为储君,如今无缘无故,只因同本宫关系冷落了,便要撤销旨意,着实令人寒心。”上官耀华道:“他要立储君的对象是凌贝勒,如今却要你在这边瞎起劲什么?若不是狗拿耗子,那便是借玄霜之名,公然谋反。到得事成之后,坐上皇帝宝座的,还不知是什么人哪!”沈世韵道:“无论如何,至少不是承王殿下。”

多尔衮见着两人争吵,只觉有趣,道:“娘娘倒真是看得开。不过魔教一众反贼,有如脱了缰的烈马,终究野性难驯,你又怎能叫他们如你所愿,依言攻打京城?万一南辕北辙,岂非于计划不利?”

沈世韵道:“此事本宫自有打算,不劳王爷费心。您若真有意插手,不妨借本宫些兵力便了。”多尔衮道:“你的事既不必外人费心,本王何须再多管闲事?”李亦杰心脏登时狂跳起来,对于如何从中离间,一直是盘踞在他心头的一大忧患,沈世韵所为,有几件是没有把握?但不知何故,脑中始终涌动着极其不详的预感。南宫雪与他心灵相合,觉出他气息忽乱,转头凝视,眼中闪过担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超能农民工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浪潮 赘婿归来 五代梦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仙灵图谱高老庄神偷化身越爱越堕落神二代逃亡录女娲成长日记某美漫的幻想具现未来之当妈不易最强狂暴升级都市之升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