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一百四十章 四方有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延寿复诏立国之后,诸番事宜渐渐步入了轨迹,又这么过了三五日,已升级为大明皇帝的朱延寿一大早就唤来了大明丞相牛庭直。

谈到后明朝廷现存的银两,朱延寿突兀地问道:“牛丞相,你,要是朕想行交子(纸票),我们需要有多少现银?”

朱延寿一滞,嘴里疑惑的问道“喔,是要让老百姓看到朕的实力么?”

其实话回来,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的车同轨、币同量、度量衡这几样大手段都是在绝对的武力伴航之下的,而且那时候,六国灭、诸侯亡,始皇帝是挟千古帝王之气,行万世利民之事。

是的,即便有许多世家大族旗.帜鲜明的支持他朱某人,但是在这种与他们利益直接挂钩的货币流通上,他们纵是有心,却也是力有不怠。

朱延寿眉头一皱,嘴里一开一合,不清不淡的了.句“朕也是为他们好,白银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虽然可以保证货币的保值性,但运送起来却极不方便,要是有了交子,那么商贾出行采购就不必雇佣成百上千名保镖护卫,也可省去路途中的不安全性。”

牛庭直脑筋急.转,他知道朱延寿一旦确定下来的心思,那么几乎就等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他作为帝国丞相,在这种知晓前路难测的情况下,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为皇帝出谋划策,以至于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行事措施的阻力。

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虽然大部分官员都对交子的行不抱成功的希望,但是他们倒也乐见其成。

好在这也只是一成而已,新皇也还算厚道,再加上众官将极少克扣饷银,因而如此这般,各方士卒虽然略有不爽,但是倒也没引起多大的反弹。

在各个时代,纸币总是不受欢迎地,大家都在犹豫中观望,许多商店是在刺刀下才收下纸币的。

一开始,朱延寿只行了面额的纸币,但是,但是大家对这种纸币的信用度都不足,许多商店,用交子票购物要大幅加价,也许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官营的各大米店、饭店、旅馆中,交子面额与货币完全等值,因此,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商贾在急于出手的心里作用下,成群结队的到各大官营商号里进行套购。

之后为了进一步促进纸币的流通,朱延寿向两广州府出告示:今年百姓要交的赋税,可以自由选择是交现银、铜币、白铅钱还是交子,大家估计了一下,还是交明制纸币比较合算。

这样一来,老百姓对于交子虽然谈不上喜爱,但最起码也不是完全没有用处的废纸。

现在这两件重要的事情就被大明政府提上了工作日程。这年头政府抓收入主要还是集中在农业以及对外贸易上,所以这个春耕工作绝对是重要无比,本来“劝农”这个事情是儒生的老本行,几千年固定不变的农桑政策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经验,所以其中大部分工作早已程序化了,官吏们干起来那都是驾轻就熟,只需要按照节气规律操作就是,不过今年这个工作又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而变得困难重重。

实际上就传统来看,这次大明政府的行政行为的确是有越权嫌疑,一般来官府在农业方面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兴修水利或者大修龙王庙上面,至于农民具体怎么种田那确实是管不着的,而且农民对老爷们突然跑来对自己的田地指手画脚也是在是有莫明其妙,作为被压迫阶级,大伙儿从本能上感觉此事不妙,也不知道官府这次是想了一个什么新招来折磨人、

了解了真实情况之后,朱延寿这回也有恼火,去年的经验表明,在这个时代粮食那就是原子弹加氢弹,可以是无与伦比的震慑性武器,而且如果一旦没有粮食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了,但这个农业生产的事情却似乎不能用非常粗暴的方式来解决,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朱延寿也从来没采取强力手段介入生产领域,用自己的意志指导别人来造什么东西,而且更令人为难的是,这件事情就算用强也不是那么容易,要知道反对这个事情的农民几百上千万,总不能在派出军队在田里地里监视吧?!

政令出去之后,原本巨大的争议渐渐平息了下去,出乎意料,这样稍微变通一下农民们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而且也立即在历史上找到了借鉴——原来官府也是要限令家家户户种什么桑树之类,看来这个新玩意也跟原来的那些东西差不多,都是官府要的,反正凑合着种几亩应付公粮就是。

由于今年的政治形势与去年大不相同,大明朝廷在以枪杆子为后盾的情况下,悍然宣布取消“伪清”的一切功名,大明政权将重建科举制度,也就是如果之前在清朝那边是举人、秀才什么的,那就全部被废掉了,退回到“童生”状态,若是想出人头地的话那就得重新再考。

出人意料,士林对这道命令的反应相当平静,实际上当诏书颁布之后不少有名望的“大儒”还拍手叫好,根据他们的法清朝的那种“夷狄之学”简直是对圣人的侮辱,所以就算考出来的那不一定会学问精纯,而广大士子虽然愤怒但也一时之间找不到什么借口,根据历代王朝的规律,从古到今那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人家是前明复国,汉人自己的皇室,不认满清士人那也是正常得很。

这一连串活动搞得朱延寿焦头烂额,这些所谓“祭圣”、“礼贤”、“开学”等虽然都是一些表面功夫,但却是不折不扣的体力活,除了反反复复绕着圈子跑路之外,哪些子狗屁祭文一般又臭又长,弄得他一跪就是大半天,而且还绝对不能叫苦,必须得装得盛意拳拳兴高采烈,否则就是不敬、不诚,而若是出了一什么岔子,那之前收买人心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就在明军上下大搞科举的时候,孙望麟带领了定北军第二次北伐,北伐大军的目的这次不是津戍地区,而是朝鲜,对,就是那帮高丽棒子。

按照朱延寿的打算,如果他在北方没有一块合适的根据地,那么日后北伐的路途必定遥遥无期,而且眼下在内蒙起兵在反的林丹汗子孙虽然得了暗影卫的资助,可受自身的条件所限,他们还是接连溃败。

如果南明政府能在朝鲜拓出一块飞地,那么为了接应内蒙的反清友军也好,为了日后的北伐大业也罢,讨伐朝鲜,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招妙棋。

根据朱延寿事先的交代,孙望麟带领的大军会在朝鲜官府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平壤城下,以武力逼迫高丽棒子臣服。

北伐朝鲜的孙望麟一向对朱延寿层出不穷的计谋感到钦佩,即便这次也一样,养精蓄锐的定北军趁着降水封冻的机会轻而易举的杀到了朝鲜,击破了朝鲜絮弱的边防军。

一开始朝鲜国王还指望近在咫尺的清政府能派兵支援,可等了半个多月过去,清朝的援军是不见一个,而在这个时候他才真的断了指望,也信了,他的主子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轻而易举的杀到平壤城下的定北军顺利的逼迫朝鲜签订了城下之盟,盟约规定:南明政府可以在朝鲜保留驻军八千名,并在接近清军的义州、新义州开辟一个巨大的租借地,有效期为99年,租借方为大明,费用为99万两。其实,这99万两银子也是定北军在朝鲜各州搜刮的……

一开始朝鲜王在见到这个条件之后,他面色一抽,心里想:这样也好,把南明的军队放在朝鲜的边塞,一方面可以抵御满清可能采取的报复性入侵,另一方面也可以与南明确定长久的合作关系。

活到今天,他也算看清了,历朝历代,无论高丽强大与否,政府都必须依附临近的中原王朝,只有这样,朝鲜人才能击败贪婪的东瀛人。现在既然平壤都被人家威胁了,那么干脆光棍一,进一步拉拢一下也好。

另外,拥有南明身份的商贾到朝鲜行商的时候,所缴纳的赋税与朝鲜本国商人等同。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巅峰游戏制作人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浪潮 赘婿归来 五代梦 他身上有条龙 砸锅卖铁去上学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极品上门女婿 超能农民工
相关推荐:
无限之魔女兑换时空偷渡之洪荒家有狐仙初长成绝世老师九龙至尊明末南海一千户神帝传人女子俱乐部电影位面大冒险偶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