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三章 高血粘的诊断及治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患了高血粘症首先必须镇定,因为高血粘症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西医和中医均有治疗高血粘症的好方法。

第一节高血粘的诊断标准

一、体检

血粘度的测定是血流变学检验的重点,也是难点。目前测定血粘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毛细管法

毛细管法是最初的血粘测定方法,毛细管法测血粘度的测定理论依据是泊肃叶定律:流量与管道两端的压力差、管道半径成正比,并与管道长度和流体粘度成反比。

管道半径、长度、压力都可以在实验条件下恒定,那么流量就只与粘度η有关,而如果我们恒定流量,那么粘度η就与时间成正相关,即η=f。如果用一已知粘度的流体做对照就可以测出血液的粘度。

初期由于条件的限制,检测在开放的环境下以大气压和重力势能为动力,以水为对照,只能测出比粘度。检测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后来人们用泵和阀作为压力的控制,将整个系统放于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减少了其他影响,因此也可以用毛细管法测出粘度。

(2)旋转法

旋转法是后期出现的血粘测定方法。其理论依据是根据粘度的定义:粘度是切变应力和切变速度之比η=τ/(dV/dH),只要测得切变应力和切变速度就可以知道粘度。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

同轴的双筒或锥板,一个静止悬垂,一个转动,中间放入满血液,当转子转动时,由于粘滞性将给悬垂体一个力,这就是粘度产生的内摩擦力,使垂体转动一个角度,同时,金属丝就有一个α扭曲,如果的*强度已知,则可以计算出切变应力,同时两转子之间不动层的速度差就是转子速度之差,距离当然也是知道的,根据η=τ/(dV/dH)可以准确的计算出粘度。

②同轴双转子浸于血液中转动,由于外转子转受血液粘滞力阻碍,较内转子有滞后,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很容易可以求得内摩擦力,所以也可以如上计算出粘度。

二、诊断标准

全血粘度的报告方式一般包括高、低切变率下的粘度。

血液在血管内作稳态流动时分为许多液层,每层流速不同,愈靠近血管中心部分,流速愈快;距血管中心愈远,流速愈慢。在管壁处,液层附着在管壁上,流速为零。血液的这种流动性质称为层流。在血液层流中相对移动的各层之间产生的内摩擦力的方向一般是沿液层面的切线,流动时血液的变形正是这种力所引起的,因此叫做切变力(又叫剪切力),单位面积上的切变力叫做切应变力,又称切应力。在层流中,单位距离的两个液层流速不同,两层间速度差叫速度梯度,又称切变速度,简称切变率(单位:秒-1,即-1),并分为高切变率(范围100~200s-1)、中切变率(50~60s-1)和低切变率(1~20s-1)。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内磨擦或流动阻力的指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因此血液粘度也有一定波动范围。

全血粘度的测定能为临床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栓前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提供重要依据。正常参考值如下:

类型正常值(男)正常值(女)

全血高切粘度男:5.63~6.67mpa.s女:4.74~5.86mpa.s

全血低切粘度男:7.51~10.09mpa.s女:5.84~8.05mpa.s

注: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有一项增高即可诊断为高血粘症。

三、临床评估

血液粘度增高会引起血流阻力增加,使血流速度减慢,最后导致血流停滞,直接影响脏器血液供应,导致疾病。全血粘度增高常见原因:

(1)血浆蛋白异常

如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纤维蛋白血症等,由于血浆中蛋白的含量异常增高,使血浆粘度增高,进而使全血粘度增高;另外,血浆蛋白的增加还可导致红细胞的聚集,从而造成全血粘度的增高。

(2)红细胞数量增多

原发性或继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白血病、高原环境、长期缺氧等造成红细胞增多的疾病,均可伴有血液粘度的增高。

(3)红细胞质异常

如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膜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下降等可使得血液在流动时阻力增加,属此类型血液粘度增高最典型的疾病为心肌梗塞、冠心病;此外还可见于脑梗塞、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肺梗塞、视网膜动静脉栓塞、镰状红细胞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球形细胞增多症等。

(4)其他疾病

如雷诺征、高脂血症、肿瘤等。

血粘度降低,从引起血液粘度降低的原因来看,主要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有关,可分为病理性和*性低血粘度两大类。

(1)病理性低血粘度

主要是几种出血性疾病引起,如出血性脑中风、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功能性*出血等。这些疾病的特点是血液粘度降低与红细胞比积的减少成平行关系,是机体失血后组织内水分向血管内转移而使血液稀释的结果。因此,这类疾病又叫出血性低血粘症。另外,尚有一些疾病,如各种贫血症、尿毒症、肝硬化腹水症、急性肝炎等,也表现有低血粘度,但这类血液粘度降低与出血无关,而与慢性消耗性病理过程有关。因此,这类疾病叫做非出血性低血粘症。

(2)*性低血粘综合征

这一类型的特点是血液粘度的降低出现于人体正常*过程的某一阶段。例如,妇女在月经期以及妊娠期所见的血液粘度低下均属于此类型。

第二节高血粘的药物治疗

一、西医治疗

高血粘症分为五种类型,由于各种类型血液粘度增高的原因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1)血浆粘度增高型

一般用血液稀释法及血浆置换法降低血浆粘度,并可用藻酸双酯钠进行治疗。

(2)血细胞聚集增强型

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蛇毒制剂以及肠溶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药物治疗,以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

(3)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型

此类血粘度增高可口服卡兰片、抗栓丸、脑益嗪等药物进行治疗。

(4)高压积型

这种因红细胞过多引起的血粘度增高,可以采用血液稀释法进行治疗,一般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706代血浆可使血液粘度恢复正常。

(5)全血粘度增高型

一般需要长期综合治疗,除长期服药外,需定期输液稀释血液。

二、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气虚则无力运血,气滞则血运受阻。阴虚时营血减少,清气不行,血液不运;阳虚时不能气化,气血瘀滞。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

在临床上,一般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将血粘度升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气虚血瘀型

主要表现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胸闷心痛、舌苔薄白、舌质紫暗并有瘀点或瘀斑、脉涩结代等。

在治疗上应以益气活血、通络散瘀为主,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具体方药为黄芪、党参、白术、柴胡、陈皮、三七、桃仁、桔梗、当归各10克,升麻、红花、炙甘草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如复方丹参片,每次服4片,每日服2次;或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服一支,每日服两次;或舒心口服液,每次服一支,每日服两次。

(2)气滞血瘀型

主要表现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腰痛如刺且固定不移、舌淡苔薄、舌边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等。

在治疗上应以活血化瘀、行气导滞为主,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具体方药为桃仁、当归、川芎、白芍、生地、泽泻、瓜蒌、三七、陈皮、枳壳、桔梗各10克,红花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如脑血康滴丸,每次服10丸,每日服3次;或三七片,每次服5片,每日服3次;或复方丹参片,每次服4片,每日服3次。

(3)肝肾阴虚型

主要表现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疲乏无力、头晕目眩、耳鸣健忘、急躁易怒、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甚至*、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在治疗上应以滋补肝肾、育阴潜阳为主,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加减。具体方药为枸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天冬、麦冬、石斛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如杞菊地黄口服液,每次服一支,每日服3次;或精乌冲剂,每次服10克,每日服两次;或鱼鳔丸,每次服10克,每日服两次;或牛蒡螺旋藻颗粒,每次服一袋,每日服3次。

(4)脾肾阳虚型

主要表现为血液粘稠度升高,伴形寒肢冷、面色恍白、腰膝酸软、少腹冷痛、腹胀便溏、面浮肢肿、小便不利、舌质淡、苔薄白滑、脉沉细弱等。

在治疗上应以健脾温肾为主,可选用附子理中汤加减。具体方药为制附片、党参、白术、炙甘草、干姜、苏子、葶苈子、桂枝、泽泻、黄芪各10克,猪茯苓15克,椒目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也可选用中成药,如金诃降脂胶囊,每次服两粒,每日服3次;或降脂平片,每次服4片,每天服3次;或消补减肥片,每次服6~8片,每天服3次;或济生肾气丸,每次服9克,每日服3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浪潮 巅峰游戏制作人 超能农民工 赘婿归来 砸锅卖铁去上学 他身上有条龙 极品上门女婿 五代梦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书凡其他书: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爱作文--初中生作文同步辅导 最新高中生优秀作文借鉴宝典 中国式家庭面面观 高中生作文写作第一范本 作文桥--小学生优秀作文一本全 缘尽·情殇 中学生最佳课外读物 作文桥--初中生优秀作文一本全 最新高中优秀作文选登
相关推荐:
绝品机械师网游之宠物小精灵大学生情感美文集相公上错床霸世神域愤怒的小鸡非人类飞升传说武道真神男孩女孩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