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六十八章 龙虎会 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流下周要冲推荐,求兄弟们收藏、红票支持!

******

......

“我听说梁兄弟你打遍广东无敌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小梁我的功夫在广东并不是最好的,现在...这话更是不要提了。之前太过狂妄了,实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古话是不会错的。你的功夫确实很好,刚出山门有些气盛也是有的,也不必太过自谦了...不知道广府附近还有哪些高手,要是能一起切磋一番,那真是平生快事了。”

估计年轻一代中,铁桥三算是顶高的高手了,连黄麒英等人都不是对手,其他开武馆糊口的武师如胡海、马南之流更是要往后排了。

周晓峰自己明白自己的功夫是怎么回事,在真正的行家面前也是不敢胡吹大气的。万一人家上门讨教,来来去去就一路半路学来的洪拳,还打的不伦不类,那真是要贻笑大方了。

这也是他不愿意授徒的原因了,不过现在有了铁桥三这后世响当当的牌子,这中华国术馆的牌子已经可以着人去做了,他内心狂喜:天下英雄,怎逃得过我的手掌?

“要说武林宗师,首推南拳大侠金钩李胡子,他在肇庆鼎湖山庆云寺挂单授徒,大徒弟王隐林还俗后在广州开设武馆,传授十二支桥,小罗汉,虎鹤相斗,大罗汉,侠家刀、枪棍等拳械套路,他又传了王汉荣、王伦、蔡懿恭、王林开、潘鉴等七个高徒,功夫在广州各家武馆中排第一。”

“其次就是小梁我的另一位师傅洪熙官传人陆阿采了,他是一代洪拳宗师,我和黄麒英都是陆师傅的弟子...还有一位武林前辈,便是番禺颜浩长,他绰号‘定拳长’,十多年前抗英时,他曾经参加团练为义勇,率乡众参加战斗,杀死英夷少校毕霞,洋兵无数,在广府远近颇有声名。我虽然未与他交过手,向来是很佩服的。”

言下之意,颜浩长或许名气大,功夫却不如他,只是因为对方是前辈,不愿上门去拂了人家面子。

“同辈中,当属少林黑虎门铁沙掌苏黑虎、还有我同门佛山无影脚黄麒英、软绵掌周泰、咏春拳梁赞、鹰爪王陈铁志,还有一位小兄弟,醉拳苏乞儿苏灿...”

因为铁桥三近年来一直找人切磋,对广东武术界精英那是了如指掌了,听他详细介绍,果然还没有广东十虎出现,连人头都不够。

年轻一辈中,排名第二的苏黑虎同样出师少林,却是北少林正宗。他年幼习武,一日偶遇游方和尚兆德,目睹他的少林绝技后,苏黑虎就下定决心跟随兆德和尚上嵩山少林学艺.

但苏黑虎初到少林寺的时候,兆德和尚却一点功夫也不传授给他,只是每天吩咐苏黑虎重复地从事抛石锁、弹石球、埋木椿等最基础的功力训练,原来兆德和尚心里是另有打算的,他希望苏黑虎能够练得一双桥手坚实如铁,唯拥有这种武术功底,少林拳的威力才能得以发挥,就是这样,苏黑虎整整花了三年时间不断练习基本功,直到有一天,兆德和尚认为时机成熟才亲授了一套黑虎十形拳、一套醉八仙拳、黑虎刀及金刚棍。前后六年,苏黑虎终于学成下山,其时已是二十四岁。

身怀少林绝技的苏黑虎回到老家顺德后,接受乡人的邀请教授村中子弟少林武功。但苏黑虎在村镇里教拳未免感到自己怀才不遇,遂到省城-------广州发展,三年后,也就是去年,苏黑虎在西关开设武馆。

由于苏黑虎艺宗少林,武艺精湛,慕名而来学武者日众,招致武当派前辈武师吕荣妒忌,到苏黑虎武馆捣乱,却被苏黑虎击败,从此声名大噪。

“苏黑虎的黑虎十形拳,即龙、蛇、虎、豹、鹤、狮、象、马、猴、貂,称得上刚柔并济,那是少林嫡传,我要对付起来也是十分吃力。”

吃力,而不是打不过,铁桥三已经因为一场惨败而变得谦虚起来了。南少林对上北少林,想必是十分精彩了。

...

“我还有一位耍醉拳的小兄弟苏乞儿,他本名苏灿,原本是广州一霸,生性不羁,沉迷武学。后来他遭逢大变,家破人亡,从此遁世江湖,沦为乞丐,与酒为伍,狂歌当哭,竟把酒意融入武学招式中,开创出别具一格的“醉拳”,算是一位奇才了。”

苏乞儿的电影都看来几个版本了,哪里还要他介绍?

苏乞儿是与黄飞鸿齐名的武林宗师,他的醉拳,‘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确实独辟蹊径,自成一体。

“...至于弟子辈如黄澄可、黄飞鸿他们资质尚可,要练成功夫还早得很呢。”

广东武林的大致情况算是摸清楚了,老一辈还剩下那么几位名宿,铁桥三、黄麒英这一辈弟子刚刚开始要挑起大梁了,而后面一辈还没成长起来,甚至还是刚刚断奶的娃娃。

“广州确实是藏龙卧虎之地,既然有如此多英雄人物,晓峰真是迫不及待想要与各位结交了。不知道梁兄弟能不能代我遍发英雄帖,我们以武会友,便叫做‘武林大会’如何?”

“武林大会?好,太好了!”

能与人比武,正合铁桥三心意。

又要有一场龙争虎斗了。

下届预告:南拳王——力战称王

******

资料片:

南拳又称南方拳。是南少林等拳种与中国南方各地地方拳种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打法,但多数套路仍具有同一特点,总属南拳。其共同特点是:套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动作朴实,手法多变,短手连打,步法稳健,攻击勇猛,常伴以声助威,技击性强。

南拳讲究桩功,以练坐桩为主,还有丁桩、跪桩等。也还有练药手、打砂袋、铁砂掌、点穴功、童子功、罗汉功、青龙功、排打功等。

南拳是我国七大拳系之一,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形成独有的南方特色,尤其是清代以来,以“反清复明”始,以“行侠仗义”终,在武侠传奇小说和影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福建南少林,传说中是一个反清的大本营,在那里集结了洪门子弟和三山五岳的侠雄豪客。

清兵火烧南少林,洪熙官来到广州,隐居在大佛寺,与佛缘和尚共开武馆。又如方世玉,为广东“少林十虎”第二人(第一人为洪熙官),其母苗翠花是“少林五老”中的苗显之女,有“一代女侠”之称。晚清南拳又出现了“广东十虎”,其中的第三位铁桥三、第五位苏乞儿,也是许多侠文化作品中的主人公。而习南拳者最为出名的当属一代宗师黄飞鸿。

南拳是明代以来流行于南方的一大类拳种的总称。它以福建、广东为中心,广泛流传于长江以南地区,故称“南拳”。

南拳的基本特点是门户严密,动作紧凑,手法灵巧,重心较低,体现出以小打大、以巧打拙、以多打少、以快打慢的技击特色。闽粤一带人体形较为瘦小,力气也相当弱些,因此特别重视下盘的稳定性,讲究步法的灵活多变,多有扭拐动作(如骑龙步、拐步、盖步等),使身体可以灵活转向。南拳的上肢动作绵密迅疾,极富变化,有时下肢不动,拳掌可连续击出数次,力求快速密集,以快取胜。在发力时,南拳大多要呼喝作声,吐气催力,以增大爆发力。

南方人四肢较短,所以讲究贴身靠打,多出短拳,充分发挥“一寸短,一寸险”的优势。南拳拳系中有许多象形拳,不仅有龙、虎、豹、象、鹤、蛇、马、猴、鸡等常见的象形拳,而且有狮、彪、鱼、犬等罕见拳种。其象形拳数量之多,居全国诸大拳系之冠。

南拳的总体风格是步稳、拳刚、势烈,少跳跃、多短拳、擅剽手,以声、气修力。威猛迅疾,灵巧绵密,刚柔相济,上肢及手型尤富于变化。它不像少林拳那样雄浑朴茂,舒展大方,但其刚烈之气,威猛之势,却灏然自成气象。

南拳拳系的形成时间,大概在清初到清代中期,即从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它包括上百个拳种,广泛流传于福建、广东、湖北、湖南、台湾等省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并很早就流传到海外,在东南亚以及美洲、大洋洲扎下根来。

若论传播中国武术的贡献,南拳拳系自当首屈一指。(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极品上门女婿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砸锅卖铁去上学 浪潮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五代梦 赘婿归来 巅峰游戏制作人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相关推荐:
超级工业强国无间之旅名震寰宇仙裔魔途空间大玩主绝世魔尊哮天犬新传明末龙魂最强灵能者太子修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