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前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不负如来不负卿》与仓央嘉措结缘,因为一首诗爱上一个人。

每每读仓央嘉措的文字,那高高在上的六世*喇嘛倾心写下的诗句,能想到的,却只有雪域高原蓝得纯粹的天和白得纯粹的云,空灵、恬静、飘逸、洒脱。

一直觉得这是个既多情又浪漫的男子,一生短暂却留下悠远绵长的故事,时时打动着我们易感的心,让我们总是与他同在,无论在那高高的山巅,还是在那曲水流觞的溪口。如果你是当时的女子,你一定会喜欢上他,喜欢在窗前听他吟诗,喜欢在月下听他浅唱,喜欢在禅房听他讲经,然后,任他把胭脂色的花钿贴上你热恋的额头。

他位高权重,甚至神圣不可侵犯,却又叛逆不羁,一心只想在山高水长里寻觅一份属于他的情爱与心动,而这些遭遇,以及那点点滴滴的思绪,都成就了他与众不同的传奇性的一生。或许,远离布达拉宫是他的幸运而非劫难,所以,站在他背后的我,只想在夕阳西下的光影里,为他祈祷,但愿曾经沧海的他终能够逃离这多事的世界,在那桃花开遍的水湄,逍遥一生,欢喜一生。

——给我心中的仓央嘉措

推窗望月,清风如橘。凝眸,灵魂的乐章于发愣之际若烟火般绚烂升华。窗下巍峨的青山隐隐延宕向亘古的远方,听晚霞丝丝线线穿梭交织着梦想的图景,看倦鸟归巢背负着满天紫色的梦幻,我只想偎在古色古香的廊檐下,拾取相思树畔一片静穆的玄想,于宁谧中遥寄天涯,共此明月一轮,倏忽间点燃天地间万千诗意。

海天茫茫,拉不开恩怨纠葛,扯不断缠绵悱恻,阅不尽人生沧桑,解不完世间风流。我能听到的,唯有我的心,在日升月落时,始终伴随着凝露的花儿一起绽放,一起凋零,我知道,那是我的感动,也是我的向往。只是,那临窗思慕的人儿,此时可曾将少女的情怀从远古的铜镜中轻轻捞起,而那潺潺流过的溪水,又可曾将缥缈的紫气用竹篮过滤得空洞灵明,和蓝天一起,把本真与纯粹一一还给这个世界?

隐约之间,广漠空虚的世界里,苍凉的旋律在风过后的荷塘畔悠然奏响,似水般缠绵,如丝般轻柔,用一颗锦绣做成的心爆裂着莲花盛开般的光芒,于是,六世*喇嘛仓央嘉措不息的情歌,便又清晰地吹进了生命火焰始终不泯的心灵:

心头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轻轻走出最高峰。

一自魂销那壁厢,至今寤寐不断忘。

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

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给后人留下的是天下第一有情人的风雅形象。灵山遥遥,经幡飘飘,那一缕灵动的梵音,始终招引着超越世俗的朝圣者艰苦卓绝地行进在或平坦或崎岖的道途,前赴后继,从未间断;而作为活佛的雪域之王仓央嘉措却在这条充满希冀的路上演绎着一段段令人扼腕唏嘘的情爱悲剧,给求圣者们捎去生命中最真实的感动。

佛是什么?寻佛成祖的路途中,是否必须经历喧嚣红尘中那一幕幕繁华与颓败的洗礼?佛陀释迦牟尼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经历了从繁华之极到淡定之极的蜕变,并非他一出生就能洞悉了悟生命轮回的十二因缘,而仓央嘉措要在成佛的道路上一路走下去,自然也要经历一番大艰辛。

不历经磨难,如何见彩虹?释迦牟尼从凡人到成佛的过程,恰恰印证了生命需要在多生多劫中不断受罪与吃苦,才能获得灵魂上的不断升华;而仓央嘉措对性灵与爱情的渴求,往往和高高在上的神佛,或者和人为臆想的若干天条是相违背的,于是,从他流连于八廓街的各种酒肆之际,便已注定他只能成为一个失败的活佛。

然而,因缘际会,上天又于无意间将仓央嘉措铸就成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世间罕有的有情人。当踏着温软多情的雪花,从夜色笼罩下的神坛偷偷走出宫门的他来到那个仿佛东山明月般皎洁的少女面前时,也许就是为了印证过往中那一个又一个让人心醉神迷的瞬间的到来。但,这样的行为显然与世人理解的神佛相去甚远。

佛是有情觉悟了的众生,那世间清纯灵动的女子又如何呢?那纯净有如喜马拉雅山的冰洁心灵,那潋滟有如纳木错圣湖的澄澈情怀,终让仓央嘉措灵魂深处生出对爱情的渴慕,于是在那些个不为人知的夜晚,他们千怜万爱,入神,入灵,入魂,又一个生命的轮回如同隽秀的画轴被缓缓铺展在人世的灯光下。而佛之出入于世间的情怀,亦实实在在地给了人间最彻底的警示。

爱,生生世世苦苦追寻着某人的爱情,生生世世苦苦眷恋着某人的执着,那“恰似东山山上月”的“佳人绝代容”也只是心头一抹珍念,遥远得无法用时间与空间丈量,但他始终“寤寐不断忘”,而那一句“心头影事幻重重”,更道尽人世间所有执着于思念的情爱最终的虚幻不实,所以到最后也只能抱着“此后思君空断肠”的空寂,度过悲伤苦痛的一生了。他短暂的情感示现,最终的生命归宿,至今都还是未解的秘密,但无论怎样,他带有悲剧色彩的一生,总是能给我们这个五毒炽盛的人间以某些正面的启示。

静时修止动修观,历历情人挂眼前。

肯把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

仓央嘉措的“历历情人挂眼前”,描绘了他在研习佛法和追求爱情之间难于取舍的矛盾心情。从字面上解释,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观照时凝神于一处,将满腔的爱意倾注于一个又一个的具体形象上,清晰着一个又一个执着的相,也就是成就灵魂升华的参照物。如果能将此种意识转移到学道上,也就可以将学道之外的名闻利养、宠辱得失统统放下,成佛成道也就很容易了。

这世间,本色的真爱,实为难得,若有,最终亦会以凄艳的悲剧结局,任后人久久凭吊,亦如仓央嘉措对玛吉阿米的眷恋。真爱如佛心者,世上也许不会存在,但仓央嘉措超越凡俗乃至宗教条规的对于爱情的生死追寻,却将所有的顾忌统统放下,于大悲大喜的真实感动里时时激荡着心灵的梵唱,或许,这才是最真实的菩提觉悟的行迹吧。

把酒问天,静默中,再次聆听仓央嘉措透着人性真相的梵唱,心,禁不住悲喜交结: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因缘际会,少年时代的仓央嘉措并没有出现在神圣的布达拉宫中,也没有过着被清规戒律包围的活佛生活;恰恰相反,年少懵懂的他在这段相对自由的时期在民间邂逅了美丽纯真的少女玛吉阿米,并与之相恋相爱,共同谱写演绎出一段凄婉甜美的爱情故事。

少年的天性一经跟人性里情爱的因缘汇合,那巨大的牵引力就让他永远无法摆脱掉爱欲的“桎梏”,以至于成为活佛后的仓央嘉措也不禁咨嗟惋叹着“不相见”“不相知”“不相伴”“不相惜”“不相爱”“不相对”“不相误”“不相许”“不相依”“不相遇”。

对混迹于红尘之中的仓央嘉措来说,这假定的十个前提是毫无意义的,而后来的“不相恋”“不相思”“不相欠”“不相忆”“不相弃”“不相会”“不相负”“不相续”“不相偎”“不相聚”,恰恰是在前面虚幻不实的因中衍生出的同样虚幻不实的果,至于怎样地去爱,仓央嘉措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最终只是以一个苍凉孤独的背影,将自我灵性中最为艳丽的影像,永远地镌刻在了后世求真悟道者的心间。

仓央嘉措生生世世所求的“不负如来不负卿”“结尽同心缔尽缘”“深怜密爱誓终身”,如果我们仅仅将之当作红尘世界男女灵肉相融的快感,或者情爱泛滥的借口,便大错特错了。世间男女相亲相爱并不是目的,而是让人从中透视出生命无常,最终走向觉悟的一个关口。仓央嘉措的虔诚,纯净无瑕的少年情怀,不就是求道觉悟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吗?若能将爱恋化成寻求菩提觉悟的动力,道心也就坚定不移了;再将人间的相知、相见、相依,相偎、相爱、相恋参悟通透,这无常变幻的欲念亦即熄灭了。

灵魂触须无处不延伸,人之灵魂,无形、无相、无声、无语、无色、无味,却广大有如虚空。而灵魂的玄机,更是我们人类无法理解透彻,也无法调控掌握的。人的过失,也许就来自灵魂深处的一念,至于人性中固有的爱恨情仇,数千年来已经上演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或许,当我们灵魂感悟的触须,偶然间契合了佛陀当年“中道”觉悟的因缘之际,三百多年前西藏雪域高原那个苍凉瘦削的背影,才能指引我们摈弃人性中所有虚伪的情感,毅然迈向自我灵魂不断超越的喜悦之路。(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五代梦 巅峰游戏制作人 极品上门女婿 他身上有条龙 赘婿归来 砸锅卖铁去上学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浪潮
相关推荐:
狗血青春一寸锦绣斩神纨绔太子妃女神的绝品高手终极兵王凤皇在上逆乱九界景色撩心绝世杀手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