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三十五回男儿居世当努力蹙迫日暮不久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丕在与弟兄们争夺魏王世子的斗争中,之所以能终成大器,承继正统,开一片国土,统一代江山,正式结束了东汉王朝,除封建伦理传统的“立嫡以长”促成的客观因素外,他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德行的修养则是起了主导的作用。所以在他的文学创作方面,也深深地表现出来。此回的《艳歌何尝行》和前面的若干回,都反映了他取得世子地位前,加强自身修养,孜孜不倦,尽人子之道。

《艳歌何尝行》原文如下:“何尝快,独无忧。但当饮醇酒,炙肥牛。长兄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小弟虽无官爵,鞍

,往来王侯长者游。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摴蒲六博,对坐弹棋。男儿居世,各当努力。蹙迫日暮,殊不久留。少小相触抵,寒苦常相随。忿恚安足诤?吾中道与卿共别离。约身奉事君,礼节不可亏。上惭沧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奈何复老心皇皇。独悲谁能知?”

诗人对当时富家子弟骄奢淫逸、不务正业,途穷日暮,妻室悲怨生活的批评揭露。前半叙述这等人的浮荡,后半作为妻室的口吻责备他并劝解他。

此诗曹丕作于大约任世子前后,做为魏王的继承人、丞相府中的大公子哥,能如此孜孜不倦、行素士之业,实在说应是难得。无怪乎两晋刘勰在他创作的《文心雕龙》专著中,在论及曹氏兄弟时,他写下了如下的评价文字: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迭用短长,亦无惜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

刘勰对丕、植兄弟二人在《才略》中的评价,说对曹丕种种评论不公平,因而得出“未为笃论”,也算是一家之言吧。但刘勰对曹氏兄弟二人文学创作各自的特色、长处基本上是公允的,文学上曹植在曹操诸子中是最有才华的,这在历史上诸多评论中,也都是公认的,并无太大歧见。他说的“未为笃论”,说对曹丕的评论不公平,笔者认为这是认识上的差异,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事实是曹植虽然文才上优于曹丕,但在政治斗争方面却不是曹丕的对手。论筹谋夺权、治理国家,曹丕有胜曹植一筹的才干。在立嗣之争中,历史上的评论家实写曹丕的行为,应该说也是很自然的,并不是故意贬低曹丕,而恰恰是褒扬他这方面的表现。再说曹丕自己并不隐讳他的行为,固然在立嗣之争中,曹丕用了些心智计谋,他在文学创作中也有流露,应当说这是很自然的。如果他没有这些反映,倒是不正常的。而他的这些做法,并无过分之处,如果说是计谋,使用的都是阳谋,并不是阴谋。就以他的这篇《艳歌何尝行》为例,诗当为刺世讽喻之作,大约在建安年,立魏世子前后。

“何尝快,独无忧”是说多么快活的生活,唯独没有忧愁。喝的是浓烈甘淳洒,烧烤的是“肥牛”。过的是王侯公卿的生活。待遇是够高的了,俸禄是二千石,穿的是貂裘,整日是“弹棋”,“赌博”玩耍不休。弃家室之欢,忘忠上之节。后半部是作为妻室口吻,责备男人浮荡离别分手,上不顾及天理,下不顾人情。古辞中有云:飞来双白鹤,乃从西北来,言雌病雄不能负之而去;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虽遇新相知,终伤生别离也。又云“何尝快乐无忧”独悲你可知否?

因而曹丕在此诗作中疾呼:“男儿居世,各当努力”,否则岁月匆匆过去,时光是不会留情的。而曹丕自己一生中奉行的正是简朴勤勉的精神,朝夕兢兢业业的规矩。(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五代梦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赘婿归来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乾坤九环珠绝口不提,我爱你亿万宠婚缠绕一路繁花相送江山不若三千弦半路夫妻奈何缘浅绝世邪少最强近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