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六十三回(上)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回题目是曹植《赠白马王彪》中的诗句。该诗是曹植现存集子中较长的一篇,共分七章。有的版本有序,有的则没有,本篇收入了序言,该诗也是他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分上下两部分介绍,序和前三章为上部分,后四章为下部分。

上部分内容如下:

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

第一章曰:“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

第二章曰:“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第三章曰:“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苍蝇问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绝无蹊,揽辔止踟蹰。”

白马王彪是曹植的异母兄弟,白马在今河南省滑县东0里,任城王曹彰是曹植同母兄,曹丕的大弟,黄初4年曹植、曹彪曹彰,同受诏回首都洛阳朝会,未料曹彰暴毙于洛阳。“会节气”系汉魏的一种制度每年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之前,诸侯藩王皆至京师行迎气典礼。朝会毕,至7月欲还封地,据魏氏春秋说:“植及白马王彪还国,欲同路东归,以叙隔阔之思,而监国使者不听,不准在路上同住同行,植发愤告离而作此诗。”

“承明庐”指魏宫殿建筑物,魏文帝曹丕建始殿朝群臣,其出入之门曰承明门,两侧置庐。“归旧疆”指回各自的封地。白马王在初学记中载,荅曹植诗中说:“盘径难怀抱,停驾与君诀。即车登北路,永叹寻先辙。”两人分手后曹彪回白马,可能走偏北的一条路,曹植则是回封地鄄城。“皇邑”,皇城指京都洛阳,“首阳”山名,在洛阳东北0里处。“伊洛”,即伊水与洛水。伊水源出河南熊耳山,到偃师县入洛水。洛水出陕西冢岭山,流至河南巩县入黄河。两水宽且深,没有桥梁只好乘船渡“洪涛”。埋怨那东归的路太长,回头看那洛阳京城,远望心感悲伤。

第二章写途中的经历,连日大雨,洪水泛滥,登高涉险,人马疲累的情景。“太谷”,太谷关在洛阳东南50里。“寥廓”空虚而宽广,山上的树木很茂盛。“霖雨”连日的大雨使道路泥泞,积水“纵横”满地流淌,只好改路登“高岗”,长长的山坡连着云天。“我马”句,出自《诗经·卷耳》:“陟坡高岗,我马玄黄”,玄黄指马累病的样子,归途路上的艰辛,使人看了如历历在目。

第三章亦称“玄黄犹能进”章,写兄弟之间被迫分离,怨恨小人搬弄是非,谗间骨肉,矛头实际上是指向皇帝曹丕。

“郁以纡”,忧闷盘绕充塞于心中,“亲爱”(此处即谓兄弟)之间正要临歧分手。植赠白马王彪诗后,彪感动的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二人洒泪而别。

“鸱枭”,俗称猫头鹰,人亦为其不祥之鸟,此句喻小人围绕在君王周围,下句的“豺狼”,也是比喻小人。“苍蝇问白黑”,比喻佞人变乱善恶,汙白使黑,汙黑使白,控造谣言诬陷他人的名誉。“令亲疏”使得亲近者变为疏远。最后两句为想回京城的路已决断。“揽辔”手持马的缰索,犹豫不决的行走在路上。(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五代梦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赘婿归来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乾坤九环珠绝口不提,我爱你亿万宠婚缠绕一路繁花相送江山不若三千弦半路夫妻奈何缘浅绝世邪少最强近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