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七十回西北有织妇南国有佳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回是曹植《杂诗》第三首、第四首的标题。

第三首曰:“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这首诗是写空闺织布妇人思念从军不归的丈夫,企盼他早日归家的深挚感情。这种题材在乐府民歌和古诗中是常见的。

“织妇”这里是指织女星,他所在的方位是北方。神话故事有“七七”亦称“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牛郎即牵牛星,星官名,俗称牛郎星。杜甫有诗云“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杜甫的诗直白明了,且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牛郎织女相会,有谁见过?而织女星是确实存在的。这里的“织妇”借用在北方的织女星。

“绮缟”,泛指织妇所织的物品。绮是有纹彩的丝织品,缟是白色的生绢。“机杼”织布机上的梭子,“日昃”太阳西斜,已称日暮,是说一大早持梭将布织,黄昏也未织成纹,形容心不在焉。“太息”,叹息了一整夜,悲哀之音入“青云”。

“妾身”织妇自称守空房,“良人”指从军的丈夫在外边。说是三年回来,如今已去了“九春”,九个春天了。“嗷嗷”鸟的悲鸣声,绕着大树飞翔,寻找伴侣叫个不停。我愿变作月亮向南行,借着月亮“驰光”寻找我的夫君。

这首写织妇渴求与丈夫相见的情思,可说是她的忠贞持节。“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明知在现实中不可能的事,却空发奇想企望借着月光寻找丈夫,更增添了本诗悲怆的情调。在写作技巧上,既别出心裁,又合情入理,颇有画龙点睛之妙!

第四首曰南国有佳人,原诗为“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此诗拟用一个色艺双全的美女而怀才不遇,竟找不到一个知己的悲怨。比喻才高有为的人被安置在闲散之地,湮没无闻。一方面表示了自我悲愤之辞,同时也是为曹彪而发。“南国”指江南,曹彪黄初三年徙封吴王,五年改封寿春。笔者认为此诗既指自己,又指曹彪较为贴切,而非仅指一人。

“潇湘沚”水名,潇水在湖南零陵县西北和湘水会合。“沚”是水中的小洲。第三四句是说朝游江北,夕宿潇湘,比喻迁徙无定。“朱颜”即红颜,指美人。“发皓齿”指唱歌,是说既然朱颜不重俗,还为谁而唱呢!没必要再露出洁白的牙齿了。“俯仰”比喻时间极短,“荣耀”比喻年轻美好的容颜。“难持久”,难保美貌的容颜不老。

此诗并未对佳人面貌作描写,而是用“容华若桃李”,一个比喻句就使其美丽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佳人的命运多舛难,红颜难保来收束全诗。怨愤之情表达得十分强烈,道出了流浪人的悲哀,贯注了深厚的悲怜的感情,读之使人感慨万千!(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五代梦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赘婿归来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乾坤九环珠绝口不提,我爱你亿万宠婚缠绕一路繁花相送江山不若三千弦半路夫妻奈何缘浅绝世邪少最强近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