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七十七回尸俭素餐难以成居巧言虽美用之必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曹植《矫志诗》中的两句,犹言曰励志。此诗主要是对政治的议论,别具一格,颇有特色。主要用比喻之手法阐说道理。四句一组,前两句是比喻,后两句点明寓意。有些文选有残脱现象,本书加以补正。

《矫志诗》原文为“芝桂虽芳。难以饵鱼。尸位素餐。难以成居。磁石引铁。于金不连。大朝举士。愚不闻焉。抱璧涂乞,无为贵宝;履仁造福。无为贵道。鹓雏远害,不羞卑栖。灵虬避难;不耻污泥。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下面为残脱的两句)仁虎匿爪,神龙隐鳞。济济唐朝;万邦作孚。逢蒙虽巧;必得良弓。圣主虽知,亦待英雄。螳螂见叹,齐士轻战。越王轼蛙,国以死献。道远知骥,世伪知贤。覆之帱之,顺天之矩。泽如凯风,惠如时雨。口为禁门,舌为发机。门机之闿,楛矢不追。”

“芝桂”前两句典故出自《阙子》:“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钓之务不在芳饵,事之急不在辩言。”比喻徒有高名美言,而无实际才能是没有用的。“尸位素餐”两句是说占据重要地位而不干事的人,白白的享受俸禄。曹植在求自试表中讥讽曹丕,说自己犹如“圈牢之养物”,指享受而不给事干,是人君不重视贤才。

“磁石”四句,出于《淮南子》。西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等人所著。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书中以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儒、法、阴阳五行等家。从唯物主义观点提出了关于道、气的学说,也包含了不少自然科学史料。原文为“磁石能引铁,及其于铜则不行也。“金”指铜,“磁石”喻指朝廷,“铁”以指贤者,以“金”指愚者。接着引出“抱壁凃乞”后四句,是说怀抱着壁玉之宝,在路上讨饭,就表示这个宝不是真正可贵的,因为他没有实际用处。“履仁构福”,假如履行仁道而构成了祸害,那么这个“道”也不真正是“贵道”可行之道。曹植在此论中,提出了对于“贤才”新的观点。这与其父曹操“唯才是举”“有行之士未必进取,进取之士未必有行”之论略同。

“鸳雏远害”、“灵虬避难”前者为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后者传说中的神龙,虬是没角的龙。这两句是说凤凰在高空,龙族住在深渊,都是为了避害,不可以楼息在低处,和住在污泥中为恥,比喻不以居下位为羞。“都蔗”就是甘蔗,虽甘甜,却不可当杖用,用之必折;佞人虽言巧,也不可相信,“用之必灭”。这里的“唐朝”指古帝尧时代,“万邦作孚”言在各国树立了信誉。“孚”信也,乃得到各国的信任。“逢蒙”上古时代射箭的名手,此四句是说,他虽巧,也必须有良弓;开明的君主,才能得到英雄。

“螳螂见叹”二句,是说春秋时齐庄公外出打猎,有一只螳螂举起前面两只脚,要和车轮搏斗,庄公说这个虫如果是人一定是天下的勇士了,便令车子让过螳螂。这件事使得许多人都知道齐庄公尊重勇士,许多人参军归向齐国,而且打仗不怕死。

“楚王试蛙”二句,是说楚王勾践乘车出门,道上有一只青蛙,楚王对他行礼。有人问勾践为何敬重一只蛙?他回答:因为他气盛。当越国伐吴的时候,勇士们纷纷要求献出生命。“道远”意与成语“路遥知马力”相同。“世伪”指乱世才能见贤者的真诚。“覆之帱之”以下四句,是说为君王的在政治上应当公平无私,顺应天归不偏不倚,恩泽如南风,仁惠如时雨。诗中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忧时伤世,畏谣言惧祸灾等复杂的情绪,因而诗的结尾以“人口”如同禁宫门,舌头就像发箭的机,一经启发箭离弦,再后悔,为时晚矣,亦不可追回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五代梦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赘婿归来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乾坤九环珠绝口不提,我爱你亿万宠婚缠绕一路繁花相送江山不若三千弦半路夫妻奈何缘浅绝世邪少最强近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