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八十三回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诗是曹植《怨歌行》中的前两句。乐府解题将此篇作为古辞,但曹植集各本都收入这首诗,切恰合曹植的身份和口吻。诗的主题是感叹为臣的难处,常常忠心而见疑,又不容易表白。

《怨歌行》诗内容是:“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公佐成王,金藤功不刊。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诗中叙述的周公即武王之弟,名旦,亦称叔旦。他辅佐武王之子成王,因成王年幼,由他摄政,而被流言中伤,幸而最后能使成王感悟。曹植乃魏明帝的叔父,与周公和成王的关系相同。魏明帝太和二年幸驾长安,京都洛阳发生了谣言,说明帝死在长安,一些大臣要立曹植登基,这种子乌虚有之事。使曹植更被明帝猜疑,当时曹植所处的地位确实“独难”,他在诗中的感叹是很真切的。后来晋人唱此歌词,竟被感动的流泪。

“忠信事不显”,当忠信的事实还没有被人知道时,而被中伤疑患。“金滕”《尚书》中的篇名。周武王生病时,周公曾作策书代武王去死,而后把策书放在用金属贴封的《金滕》盒子里。后来成王开启盒子见了策书,才了解周公的忠诚,史官们将这件事写成“金滕”篇。“功不刊”是说周公的功绩是磨灭不了的。

“推心辅王室”,这样推心置腹地辅佐王室,却遭到二叔的诽谤。“二叔”指管叔鲜、蔡叔度,二人皆为周武王之弟。叔鲜被封于管;叔度被封于蔡。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二人不服,制造流言。曹植前诗作中也曾提到周公,二叔的事,管叔和武庚一起叛乱,后被杀;蔡叔后被流放。曹植所以常提起周公之事,因为曹丕父子对他都很不放心,他的处境和周公旦被中伤的时候,确实很相像,因而他为此很苦闷和愤慨。他在阵审举表中说:“管蔡放诛,周召作弼……三监之衅,臣自当之。”便非常直率的表述了被流言中伤的不满。

“待罪居东国”是说周公被诬陷时,在东方住了两年,(一说在洛阳避居)因成王对周公的怀疑并未消除,后来成王从“金滕”中的留策,对周公才有了谅解,迎他回京师摄政,完全消除了“二叔”的叛乱。“皇灵大动变”,皇灵指上帝。周公旦居东的第二年,京城曾发生大雷电、大风雨,田禾树木都刮倒了,满朝畏惧“天威”不可违。“素服开金藤”,于是成王率群臣穿上素服(祭天的服装),开“金滕”。目的是查看历史的记载,研究风电的原因,结果发现了周公在武王在世时,祷告上天的策王,使成王顿感醒悟。年轻的幼主更加信赖了周公旦的忠心的辅佐。诗人写到这里,一定是十分激动,多么希望太和年间也能像周代一样,发生灾变,使明帝猜疑和中伤者惊醒,使自己的忠心得到昭彰。

此诗最末尾的四句,是乐府诗中的套语,常与诗的内容不相关联,但此四句用在这里,显得颇有意味,而且显示出作者的匠心。其中一个“悲且常”,让人感到他自己却没有周公那样的幸运,一片忠心并未使侄子感悟。因此,结尾四句不仅与正诗浑然一体,而且余意绵长,增加了全诗的凄怆悲凉。(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五代梦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赘婿归来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乾坤九环珠绝口不提,我爱你亿万宠婚缠绕一路繁花相送江山不若三千弦半路夫妻奈何缘浅绝世邪少最强近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