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94、五十年年代农家生活(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三四天, 孟新民带着孟广元和何玉琴夫妻在村里转悠, 还带着他们看看几家改的水田, 还有长势不错的禾苗,宋有福夫妻俩也没事过来和老太太或者孟广元夫妻俩说说话, 聊聊天。唠唠家常,还有对孩子的期许。

搞的孟红梅无语, 老人们的热情和谨慎, 她能理解,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一家人基本上都是军人, 就是何玉琴也在军区医院上班, 当初在西京的时候就是用医生的身份掩饰自己另外一个身份。

孟广元还特意在军区补买好几套军装, 女式的肯定有一套是给孟红梅的, 只是孟红梅不是很喜欢穿, 真的, 主要是太扎眼,比穿一般的新衣服扎眼多了,穿出去很多人看, 还上手摸。烦。

太平山上, 宋洪兵带着四个小舅子一起打猎,这几个小子已经打猎打疯了。

孟京辉和孟京新好歹是军校的学生,孟京凯也不差, 家里都是军人,多少懂些功夫,孟立章在太平村长大, 这里的人多少懂些套路。即使不会打猎也知道布置普通陷阱。

太平山山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密林和山谷,还有一些溪流,和开阔的草地。

五人今天的收获很丰富,有狍子,野鸡,有野山羊 ,还有野兔。

回到家里,孟红梅无语的看着这群家伙:“你们自己收拾,自己风干,我这几天累死哒!天天做这些,身上都是味儿。 ”

几个小的已经习惯了姐姐时不时的发脾气,“姐姐,我们自己弄,你去休息。”

老太太让儿子给孙女钱,可是孟红梅和宋洪兵怎么也不肯要,自己要了钱,有些地方牵扯就太多,不是孟红梅想要的,不管现在还是未来,她都不可能从心底真正接受孟广元夫妻俩,也许以后自己会在明面上和他们看着像一家人,但是内心永远也不可能和他们是一家人,自己明面上的礼数到了就行。什么贴心小棉袄,那是不可能滴。

几天的时间一晃而过,燕京孟家七人要回去了,西京火车站,宋洪兵送走了七人,包裹太多,一大包干货,两大包野味,一大包大米,大部分是孟红梅准备的,燕京孟家给自己小家和爹娘都送了很多礼物。

这些东西就是回礼,不能失了礼数。

天天在家做饭,还有做家务,收拾野味,很累的,一早孟红梅搂着大宝呼呼大睡,连早饭母子俩都没有起来吃。

家里的牲畜宋洪兵出去的时候已经喂过,锅里还给家里的母子俩温着早饭,自己才出门送人。

燕京孟家七人已经提前一天到了西京,东西和人都先过去了,宋洪兵只需要自己过去就好,下午的火车,也不是很赶。

太平村

转眼间,晚稻也收割好了,燕京来了消息,有燕京七人提前带走的转户口证明,户口和房子已经买好,后海边上,一套风景不错的二进宅子,宋洪兵一个人去了一趟燕京,看过房子,在燕京住了差不多一个月,房子休整,还有一些厕所和房顶,以后院墙全部重新翻修过一片,北屋正房五间,正中间是中间为客厅(中堂间),左右各有一间耳房,改为厨房和卫生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中间还有一个天井,宋洪兵两进之间的门打通,院子扩大,东西厢房和连接外边倒座房之间各多出来一个大房间,每边改出来一个厨房和卫生间,还用走廊和倒座房连接起来,影壁移在一个角落里。

卫生间和厕所的管道连接在市政的地下污水处理管道,虽然远了一点,多花了一点钱,但是宋洪兵觉得值,这也是孟红梅一直交待他的一件事,他们夫妻俩都不喜欢每天早上起床以后去倒那啥。

一个月的时间,宋洪兵吃住都是在后海,很少去军区大院那边住,就第一天到的时候住了两天,后面又过去过一趟,其余的时间一直泡在宅子里面,每间屋子都彻底翻修过,还是托老太太找的老手艺匠人,这些人的手艺那不是一般都手艺,解放后,参与过故宫维修的老匠人,也只有老太太这样的人,才能找到他们。

“小宋,这宅子经你这么一改,真是不错。”老倪师傅是个老手艺人,带着一帮老伙计在这里干,到处都弄妥妥贴贴的,该补的补,该修的修,还有加固的加固,总之这一个月,大家没有白天黑夜的干。

现在看着哪哪都顺眼,厕所和厨房也是弄的很好,按照小宋的要求改的这两个地方,真的不错,全是按楼房的厕所修改的,他们也算是又学了一点新东西。

“倪师傅,这次能弄的这么好,多亏了您和大家伙,谢谢大家,工钱不会少你们一分的。”

“嘿嘿,一二进连接的隔墙打通,确实宽敞许多,还有这两边一收拾还多出来厨房和厕所,不错的。”

“嗯,以后备用的,现在还用不着。”

“房子改好以后,你们一家人打算什么时候搬进来。”

“这个要等年后吧,我们村里现在正在搞农业合作社,我爱人和儿子的户口迁回燕京,我的还在老家,她们留在村里搞这个。我弄好房子就得回去,这里交给我老丈人他们先帮忙看着。”

“也是,来回一趟不容易,年前也懒得再跑一趟。”

这里做工的师傅们都知道,小宋的爱人是部队首长在战争年代寄养在后方农家的,现在刚找回来,户口也是刚转回来。

为了以后回来有个属于自己的地方落脚,才买下的房子。还听小宋说家里欠的债不知道要还到何年何月,都是因为这套房子。他们就不明白了,为啥非要买这么大,买小点不行吗?

屋子里面还保留了一部分家具和一个地窖,地窖肯定改过,里面还成了一个地下室,宋洪兵没有去研究,也没有和这些师傅们说。他觉得地窖的面积有蹊跷,也不敢声张,等下次和梅子一起来的时候再说。

除了改建,宋洪兵并没有添置家具,这些都要等梅子来了再说,她是储物空间里面可是有很多家具,都是既能符合这个时代审美又能不过时的家具,以后换家具的时候也能不能浪费放进梅子的储物空间,下世再循环利用。

今天是最后一天,半下午就做完了,宋洪兵从柜子里面拿出来个大蛇皮袋,先给师傅们发工钱,然后按人头每人发了一只风干的野兔,“各位师傅,谢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感谢大家,这些兔子都是我自己在山里打的,带来就是为了最后发给大家,一点小意思,大家不要推辞,也许以后家里还有什么事需要麻烦大家也说不定的。”

原本大家还有些不好意思,听宋红兵这么一说,大家也就不客气的一人领走一只,走的时候个个都乐呵呵的。

一个人在家里住了几天,通通风,最后两天,宋洪兵打算到军区大院去看看孟家人。

带来的东西还有一些,带着当礼物,还有梅子后面给他寄来的酒和礼品还有一些东西。

孟梦站在军区大院外面,等待着姐夫宋洪兵,一直走来走去,当初要给姐夫办理出入证,姐夫死活不愿意。

远远看到有人提着东西走过来,孟梦蹦起来挥手,大声喊:“姐夫,姐夫。”

边上路过的丁海峰,从车里伸出头,看着小丫头片子蹦着挥手,也是好笑:“梦梦,你叫谁呢?”

“疯子哥,你回来啦。我哥他们回来了吗?”

“回来,我有事先回来的。问你呢?你叫谁?”

“我姐夫啊?你不认识。”

“你姐夫,就是大院里面传闻的你寄养在乡下刚找回来的姐姐姐夫吗?”

“是呀,我姐夫可厉害了,他会打猎,我姐会采草药,还会给人看病,也会制药。”梦梦一脸的骄傲,丁海峰觉得好笑,这就厉害了,真是没有长大的孩子,什么也不懂。

“傻丫头。”

宋洪兵已经走到梦梦跟前儿,“姐夫,我们进去吧,我已经打好招呼了。”

“行,走吧。”

宋洪兵没有和丁海峰打招呼,刚才他看见丁海峰的表情,也听到了梦梦说的话,知道丁海峰不相信,自己不想和他打招呼。

“行,爷爷奶奶都在家里等着你。”

孟老爷子和老太太在家里聊天,“老头子,你和兵子说说,让他们都来燕京过年。”

“行了,不说这个,还是低调一点好,我觉得兵子和梅子的想法很好,这几年先待着村里就很好。”

老爷子嗅觉很灵敏,知道以后会有风浪,还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这也是他没有大肆宣传自己家找到大孙女的原因,不过转户口的时候还有自己和老大都向上面汇报过情况。孙女婿也是这意思,他和孙女婿聊过,知道兵子是个有想法的人,很有见地,自己也想他参军,可是他死活不愿意,说要在家里守着父母还有梅子和儿子,不想参军。

劝过几次,兵子都是这个意思,他也不好再劝,只能由着他自己的意愿。

“行吧,梅子住的村里真不错,等你退下来,我们也去住一阵。”

“好啊,我看行。”

正说着宋洪兵和孟梦走了进来,“爷爷,奶奶,姐夫来了。”

“爷爷,奶奶,好久没有来看您二老,还好吧?”

“好,很好,坐坐坐,家里收拾好了没?”

“收拾好了,只差置办家具和生活用品的,这些等梅子来了再说,家里的这些东西得她做主,都要用她看的上眼的东西才行。”

“哈哈,行,是个疼媳妇儿的,不错。”

和大孙女的感情虽不是很深厚,但也是自己的孙女,总比一般人都感情要深,听到这话,当然高兴。

晚上住在大院里面,宋洪兵和老爷子还有孟广元父子聊了很久,只有一个意思千万别掺和别人的什么小圈子,保持中立就行,利用这段时间在燕京看到的报纸,上面也有很多政策上的先期预兆。他侃侃而谈,老爷子一边听一边点头,说的很对呀。

老爷子心里遗憾,这样聪明的后辈居然愿意在老家务农,连户口也不愿意转到燕京。

家里的女人们也是只看着三个聊的忘乎所以的男人,也不说什么,让他们聊,饭菜热到第四遍他们才饿的不行,上桌吃饭。

。。。。。。。。。。。。。

挥别孟家人带着孟家买的礼物,宋洪兵坐上了火车,火车上坐着日子并不好过,三天的时间,到达西京。

太平村,村里已经开始清理土地和人数,开始成立合作社,村里的人数走过场一样的开始清点,还有土地,有多少水田,多少旱地,还有坡地,村里的资产,这样都要算进去的,不过这时候只是刚成立农业合作社,对于养鸡鸭猪的数量并没有规定,因为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展起来,等到全部统一以后才会慢慢的开始,大约还能宽松两年。

工作组最近进入太平村就开展人口普查,还有很多工作,见到孟红梅家里的房子,也是仔细询问过,知道是新盖的房子,还拉了外债,听说打算以后几十上百年都不打算再盖房子,还表示认同,看来这家人也是拼尽家当在盖房子。

工作组统一完水田和所有种植的土地,还有牛是要上交的,不过给上交的人家算钱或者算以后的工分,村长宋有才摇身一变成了太平合作社第一大队队长,太平村因为与其他村子隔绝,也因为原本的村名太平村,被上面统一改为第一生产大队,也有人称为太平大队。

工作做完以后,工作组已经很回去了,大家都议论纷纷,村民都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大家都是担心,全部一起上下工,合在一起,以后勤快人和懒人不是一样,大家心里都不得劲。

大趋势是这样的,谁也不能说不,村里的气氛有些压抑,到了冬天,孟红梅待在家里没事就织织毛衣,毛裤,毛裤看着是细线,很薄,但是是细的羊绒线,穿在身上特别暖和,孟红梅先给大宝织。

每天早上吃完早饭一个小时是大宝的学习时间,每天学习一个小时,其余时间可以随便和堂哥表哥表姐他们去玩。

这时候已经玩疯了,大宝大伯家里有俩个小子大喜和二喜,二伯家里一个儿子大麦,名字很好记,大舅家里一儿一女大熊和小米,都是小名,好记,村里人都是这样,都是叫小名,很少有人记得大名,你在村里问大名,很少有人知道。

匆匆赶回家,已经是黄昏时刻,冬天外边很冷,村里的人到了这时候一般都窝在家里,不会轻易出门,宋洪兵回家里的时候,路上没有一个人看见。

“梅子,开门,我到家了。”

几声喊叫,隔壁的宋父和宋母也听到了声音,宋父这些天和老伴在一切就是担心小儿子,一个人去那么远,还带了老些钱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在燕京瘦了没有。

二老赶紧从屋子里面奔出来,宋家两兄弟也是一样的,三个熊孩子早就盼着小叔回来,小叔回来就有好吃的,“小叔,小叔,想你。”

熊孩子不矜持,一下子就跑到院子外站着的宋洪兵身边,还睁大眼睛看着宋洪兵背回来的大包裹,是真正的大包裹,孟红梅站在院门边等公公婆婆们一起进门,大宝穿的像个小包子一样,站在爸爸妈妈身边,“爸爸,大宝贝好想你,天天都想。”

“真的吗,你和哥哥姐姐们天天疯玩,还记得想爸爸,真不容易,等会儿爸爸给你礼物,还有你们几个都有,好好走路,不许蹦蹦跳跳的,免得摔跟头。”

“好。”几个小家伙答应倍爽快,宋洪兵背着包裹和爹娘说话:“爹,娘,大哥,二哥,都进屋吧,有给你们买的礼物。”

“兵子,你出去就知道乱花钱,买啥礼物。”

宋洪青都不好意思接礼物,上次弟妹的亲生父母回去后给梅子寄回来几大包裹东西,还有自家的礼物,之前没有分到礼物的这次他们都准备了,都是好东西。

“不算乱花钱,走,进屋说话。”

宋父和宋母走在前面,后面是几个娃娃,再就是三兄弟。

大伙儿来到堂屋坐着,孟红梅交代一声,又去厨房准备饭菜,看来爹娘和小妹肯定是要在这边吃的,两个哥哥就不留饭,孟红梅不想搞成习惯,没事从不留父母以外的人吃饭,小妹和娘家弟弟除外,他们都跟着爹娘,要留肯定是一起留。

孟红梅手拿着锅铲对着大喜喊:“大喜,你去跟姑姑说一声,别做饭了,让她把做好的端到这儿来。”

“是,三婶。”

大喜听三婶吩咐,快速朝自家跑去。

到家后直奔主屋的小厨房,“小姑,三婶让你不要再做了,把做好的菜端过去吃。”

宋佳琪心里一喜,赶紧答应一声:“知道了,你回去告诉你三婶,就说我知道了。”

“好的。”

大喜就是个传声筒,传完话,又往回跑,自己家也不进去。

堂屋里面大人小孩都安安静静的听宋洪兵讲燕京的所见所闻,还有自家的新房子里面是怎么改的。

几个孩子认真的听,对城市概念又深了许多,也多了一份向往。

宋洪兵喝了一口热茶,继续说道:“爹,娘,年后春忙以后我和梅子要带着大宝再去一趟燕京,你们二老和小妹也跟着去一趟,顺便看看咱家的房子。在首都看看,再去首都四处逛逛,怎么样?”

“去首都,行,我和你娘还没有去过呢,带着你妹子也看看。”宋父对首都还是心向往之的,一个华夏人对自己国家的首都都是有向往的。

大喜羡慕的看着爷爷奶奶,很懂事的没有提起要跟着一起去,眼神里的渴望却骗不了人,宋洪兵看着侄子那样,也想趁父母去的机会,干脆带他们去看看,父母也不是每年都去,以后他们再想去也不容易,三个侄子只是渴望着,却很有分寸没有说也要去。

大宝是个小人精,才三岁多一点,就看出来大喜哥他们几个的渴望的神情,他挤啊挤的,从爸爸的里侧挤到爷爷奶奶身边,抱着爷爷的大胳膊摇:“爷爷,奶奶,大宝想邀请大喜哥,二喜哥还有大麦哥一起去燕京的家里玩。”

这一个月多一点,他已经知道爸爸干什么去了,是去燕京修房子去了,是自家在燕京的另外一个家,但是妈妈一再告诫自己,他们一家人的根都在太平村。永远都是在太平村。

宋父也见到大孙子渴望的样子,也心动过,可是小儿子没说,孙子们也没说,他也不好提起这件事,他也不会在燕京常住,也不会经常去燕京,光是小儿子一家三口去,肯定带不了这么些孩子,自己明年去也能帮着一起照顾,是个机会,宋父抱起小孙子在自己腿上坐好,“行啊,爷爷答应了,带你哥哥们去。”

大喜三个八岁,五岁,六岁,听到爷爷和弟弟说的这话,高兴的想蹦,可是看着小叔的眼神,不敢蹦,宋洪兵也说了一句,“爹,娘,带着这几个小家伙你们会很累的。”

“累啥,一辈子能去一次不容易,都带着,我看你明天到孟家去的时候邀请你老丈人三人也去,不能偏心,我们都是老家伙能去的机会不多,可能一次,也可能就那么几次,说不定到时他家的大熊和小米也要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浪潮 五代梦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极品上门女婿 他身上有条龙 超能农民工 赘婿归来 巅峰游戏制作人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相关推荐:
木叶之命运双子我真的不无敌我真的不会做菜不灭神王重生六零驯夫记七零麻辣女知青跨界闲品店神魔书神魔禁书独占小青梅:竹马总裁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