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597章:问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迁著《史记》,其《刺客列传》用字洋洋洒洒有余,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人均载于其间,泱泱北朝地广人多,以骑射立天下,更是人杰地灵,难不成寻出个能杀身成仁的死士?”乐天却是笑了起来,言语间颇有几分戏谑之意。

身为大辽通事局两大统领之一,陆天放又是何许人也,岂听不出乐天言语中的戏谑之意,朗声带着几声怒意的说道:“我北朝泱泱,莫说似聂政、专诸、荆轲、要离这般视死如归的英雄,便是如曹沫、侯赢、朱亥这般智通双全,行刺后全身而退的人杰也是不乏其人的!”

随即陆天放又是一声叹息:“只可惜我大辽素不重视宋夏交壤的西北之地,于西北之地手中可用之人甚少,眼下大宋与女真立盟在即,时间紧迫实抽调不出人手。

又加之童贯身边有胜捷军守卫其的住处,对进出人员更是盘查严格,其防卫之森严丝毫不次于各国国君,陆某麾下便是如何悍不畏死,也寻不到下手机会。”

胜捷军是童贯在宋夏边境招募青少年组成,规模有近万人,童贯将胜捷军当做自己的亲军,用来守卫自己的住所,每次往返西北于汴都间都这支军队都跟着他,便是进出汴都胜捷军也是随在身边。

试想童贯身边有万余人护卫周全,怕是连苍蝇也飞近不得其的身。

“此事确实是难办……”乐天点了点头,看着陆天放却是一笑:“此事连陆统领都奈何不得,陆统领寻到乐某又是何用意?”

陆天放言道:“今夏大宋攻占横山,宋夏战事告一段落,童贯入汴都去而复返,也是因乐大人迎娶夏人公主而起,乐大人今归汴都,那童贯想来不日也会归还汴都!”

乐天问道:“陆统领的意思是,打算派人在童贯离开渭州返归汴都时动手?”

“正有此意,只是那童贯身边护卫众多,以陆某手下的这些人行刺,便是再加上陆某也无疑于飞蛾扑火!”陆天放点头叹道,随即目光注视着乐天又接着说道:“见识乐大人智**项人之后,陆某对乐大人智谋钦佩非常,所以特来问计于乐大人,还望乐大人不吝赐教。”

“乐某只是个文官,手下可有没这等死士!”乐天摇头:“再者说乐某为大宋之臣,食大宋之禄应忠大宋之事,又岂能里通外国!”

见乐天拒绝,陆天放丝毫不气馁,说道:“攻取灵夏,于大宋的好处勿需置疑,陆某也曾听说过,乐大人曾数度劝谏大宋皇帝陛下勿联金伐辽,更言女真人实为野蛮之人,乐大人亦为大宋极具战力眼光之人……”

“陆统领是想从乐某这里打听童贯何时动身,又走的是哪条路线?”乐天打断对方说话,又自言道:“断无此等可能!”

随即乐天接着又言:“童贯于西北屡败夏人,为我大宋肱股之臣,乐某若与陆统领同谋,岂不是于大宋不忠!”

陆天放却是笑了起来:“乐大人所言不尽然罢,若不是童贯胡乱指挥贪功冒进,大宋又岂有统安之败,刘法、乐大人险些丧命于盖朱城外?”

乐天避而不答,看着陆天放笑道:“陆统领如此拼命维护大辽,是否值的?”

“乐大人是为何意?”陆天放故做不解。

“其实陆统领心知肚明!”乐天直言:“大辽皇帝陛下骄奢淫逸,朝政废弛,官僚与贵族们又横征暴敛,为了争权夺利而互相拼杀,以至于境内各族纷纷起来反抗,乐某说句不应说的话,北朝如今己经风雨飘摇,陆大人又何必像个裱糊糊一般为北朝修修补补!”

闻言陆天放微怔,没想到乐天知道的这么多,继而言道:“正如乐大人所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乐某佩服!”乐天笑道:“日后若是北朝败亡,不知陆统领有没有投奔大宋之意?”

陆天放勃然变色:“乐大人此言……”

挥手打断的发陆天放接下来的话,乐天言道:“北朝之事你我心知肚明之事,陆统领便莫要再执迷不悟了!”

陆天放不语,乐天说的何尝不是真的,自己在通事局任职,掌握的情报比大辽朝堂上的那些官员还要多,风雨飘摇的大辽还撑的了多久,自己又怎么不知道。

见陆天放不语,乐天接着说道:“陆统领本为燕地汉人当为我华夏苗裔,日后为大宋效力又有何不可?如豫让报达智伯那般,或许还能助我大宋灭掉金人,替大辽一雪灭国之耻!”

听了乐天的话,陆天放久久不语。同时陆天放对眼前这个年轻人越发的看不透了,这个年轻人给人以一种近乎妖孽的感觉,似乎这个世界上的事能瞒得住他的不多,没有事情不在他的算计之中。

足过了有小半盏茶的光景,陆天放才说道:“若乐中书能为行刺童贯之事为陆某出谋划策,他日陆某走投无路之时必来相投!”

“君子一言……”乐天脸上露出微笑,同时伸出一只手掌。

“驷马难追!”陆天放也伸出一只手掌,在说话的同时,两只手掌拍在了一起。

“乐某还有个条件!”这是乐天又说道。

陆天放微惊,“乐大人请说!”

乐天说道:“童贯不能死!”

“在下答应乐大人!”不知不觉间,陆天放改变了称呼。

……

将陆天放送出驿馆,许将折了回来,说道:“卑职不解,童帅权倾朝野更将朝堂上下弄的乌烟瘴气,又与大人您素来不合,他若是死于辽人之手,与中书大人您的好处自是不必多说,为何大人您又不想让辽人杀掉他!”

“此次童贯师遇刺,不管死与不死,灭夏之战是不可避免的!”乐天淡然道,接着又说道:“灭夏之战,自是不少了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刘法,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刘仲武,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刘延庆,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种师道,环庆路经略安抚使姚古,若是童贯死了,这五路大帅谁能统领的了全局?”

“这五路大帅中,熙河帅刘法有勇、泾原路种帅有智,秦凤帅刘仲武也是战功累累,环庆路姚帅也是不落下风,唯有鄜延路刘延庆虽有战功,却行事胆小、投机……”身为皇城司上层重要成员,许将自然对西军一众大帅的情况了若指掌。

说着说着,许将忽的拍了一下脑门,“卑职明白了,这童贯死不得,若是死了这西北五路大帅怕是无人能镇得住他们,伐夏大计怕是都会毁于一旦!”

“算你聪明!”乐天点了点头,“正如你所说,熙河帅刘法勇冠三军,在西北无人能出其右,夏人闻之丧胆;泾原路种帅善谋堪称儒将,功绩亦是非凡;环庆路姚古姚帅亦是屡有战功,但不要忘记了种家、姚家皆是陕西大族,两家子弟素来不睦,凡事必将针锋相对,这对伐夏必有弊处。

秦风路刘仲武大帅虽功绩略弱于前面三位,却也是不可多得的领兵之才,至于刘延庆嘛,若不是抱着童贯的大腿,居个副将就不错了。”

在说刘延庆时,乐天言语间极为不屑,又接着说:“神宗朝五路伐辽,若不是五路之间主将不睦,也未必会大败。童贯虽说是个奸佞,但却得陛下圣眷,西北五帅虽人人恃功骄狂但不敢对其露出半点,所以也只有童贯能镇得住这五人!”

许将接着说道:“所以大人的意思是童贯死不得,若是死了,五路伐夏失败的那一幕怕是会再次上演!”

乐天点了点头。

……

在镇戎军小住了一日,乐天一行向萧关行去,在萧关与种彦崇、种冼二人小聚了一日,乐天才起程向渭州行去。

……

渭州城西门,军旗招展号带飘扬,数千名盔明甲亮的士卒立于城门之外,使得渭州城外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使得进出城门的百姓纷纷避让在道路两旁。

在这些士卒阵列的中间,一辆装饰豪华考究的大车甚是引人注目。此时泾原路主帅种师道正带着渭州知州,还有泾原路的一干武将们正在为童贯送行。

乐天安然从西夏归来,就预示着童贯完成任务,同样童贯心里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办,眼下童贯要回到汴都与天子商议联金伐辽之事,自然不想再在渭州逗留。

师从李宪,童贯一心想像师父李宪那般驰骋疆场,只是在哲宗朝屡屡不得志,直到徽宗赵佶即位才赢得天子宠信,童贯于大观年间一直活跃在西北,与党项吐蕃诸国征伐。

虽然徽宗赵佶崇尚奢华,但大宋自王安石变法后国库充实,西北又有大宋最为精锐的百战之师西军、与一干得力将领,童贯刷了十几年的战功,也使得童贯达到了近乎人臣之极的地步。

纵观童贯于西北的做为,基本是打了胜仗功劳归自己,打了败仗黑锅别人背,似刘法于统安城之败,就是典型的例子。说童贯刷战功,那还是抬举他的,说的再直白一点,那叫蹭战功甚至说是抢战功也差不多。

西北风沙甚大,童贯自然不想再在这里继续吃沙子,大宋位极人臣的顶端是什么?是封异姓王爷,虽然是比亲王差一个级别的郡王,但却是童贯做梦都想得到的,为了郡王的这个称号,童贯自打起了幽云的主意。

童贯往来西北与汴都之间每年都要有几次,但官员们为了表示尊重,每每依旧要程式化的前去送别。

在一通没有营养的对话后,童贯上了车,在种师道等人的注目中,仪仗们开始朝着东南的方向行去。

看到童贯离去,种师道等人眼中流露出放松的神色。种师道虽为一路的最高长官,但童贯将六路边事帅府设在这里,有人压制的日子自然过得不舒服,况且种师道与童贯二人并不算合头。

出于礼仪,童贯离去走有半里路,泾原路一众武官们还行行注目礼,就在这时时,只见原本立于路边的几个百姓忽然向童贯的仪仗闯去,一边闯一边拿着火折子在点燃着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五代梦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赘婿归来 极品上门女婿 巅峰游戏制作人 砸锅卖铁去上学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浪潮
相关推荐:
以死换生陈长生传守望之锋美漫之心念之力【征文】花落流年错美漫里的变形金刚荒火战争往后余生机战王朝六零军妻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