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842章:后世旧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乐天心中想起之人姓蒲名寿庚,又有史载名蒲受畊,号海云,宋元交替之际,著名的大食海商,“蕃客

回”的代表人物。其先辈系十世纪之前定居占城(越南)的西域(阿拉

伯)海商,阿拉伯(色目)商人后裔。

于十一世纪,蒲寿庚祖上由占城迁居于大宋广州,经营商舶,成为两广首屈一指的豪富,后家道中落,蒲氏家族从广州迁往泉州定居,其父蒲开宗,曾担任过安溪县主簿,并曾因贸易有功,被南宋朝廷授予“承节郎”的官衔。

只是,蒲寿庚的所做所为却极不光彩,更为后世华夏人所为不耻。

后世,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杭州),俘年仅五岁的恭宗皇帝。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端宗、幼主两个幼小皇帝,成立小朝廷。南宋皇族逃往泉州,意欲作都泉州。

彼时蒲寿庚任泉州市舶司提举,一边做杭州市舶司的最高长官,一边经营着自己海上的商贸生意,可以说泉州市舶司就是他蒲寿庚开的,蒲寿庚俨然就是泉州的土皇帝。

此时,赵氏欲将泉州做都城。而在此之前,元丞相伯颜在率军南下的同时,暗中己遣人招安蒲寿庚。做为泉州城的土皇帝,又忙着与元朝接触,蒲寿庚心中更是有着自己的打算,一边口称恭请端宗、幼主入城,一边说请大宋的军队驻于城外,只许一众官员与两位幼主入城。

后人读史时,都觉蒲寿庚心怀异志,更有史家断言,蒲寿庚此举是有意劫持端宗、幼主与一干文武大臣献与元朝,张世杰又怎么看不透蒲寿庚的意思,不能入城只好暂居于东海法石寺。

其后,元军步步紧逼,张世杰欲护送端宗匆遽移粤,经漳州趋潮阳。此时军中缺少物资,只好向蒲寿庚借船,一心降元的蒲寿庚断然拒绝了张世杰的要求。

张世杰知其必反,南撤时掠其港中船舶所用,以其物资充为军饷。吃了大亏的蒲寿庚闻讯大怒,尽屠泉州南外赵氏皇族宗子,除此外还屠杀驻于泉州当地的宋士大夫与军卒。

据后世学者王寒枫考证,估计蒲寿庚大概屠杀了六、七千人。其中:南外宗室三千余人(此间引用了,明代阳思谦《泉州府志》说,绍定年间南外宗室有三千三百余人),淮兵二千五百人,士大夫不知数。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迁皇族三百人于泉州居住,经过百多年的繁衍,这三千多人的数字还是可信的。

若只是屠杀也便罢了,令人发指的是蒲寿庚不止是屠杀更是虐杀,或砍断手足看其流血而死,或是用其他残忍手段,不忍卒视。

史载,蒲寿庚降元,将所拥有的海舶交元军进攻残余宋军水师。元军将领董文炳率部抵泉时,擅解所佩金虎符赠蒲寿庚,此举事后得到元世祖的嘉许。元廷授蒲寿庚为昭勇大将军、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兼提举福建广东市舶。

当时,泉州许氏家族起义兵抗击蒲寿庚,掩护二帝南逃,被蒲寿庚几乎灭族。元兵实行剿乡灭族策略,不仅火烧晋

江许汉青、许夫人的家乡许宅巷、陈厝坑,迫使二乡的许、陈、曾三姓族人四处奔逃。南诏许姓氏族因事牵抗元,亦惨遭清剿杀戮,几于灭族。

除此外,泉州清源少林寺僧众反蒲寿庚之降元,亦遭到蒲寿庚和元将奇握温思的镇压,他们率元军万人冲进少林,千余僧众被屠,只剩数十人逃出。通过残酷屠杀和镇压,蒲寿庚终于将泉州控制在手里。

在宋元交替之际,蒲寿庚导元倾宋,于南宋危难之际恩将仇报,屠杀泉州的南宋皇族、官员、为了讨好蒙元,又屠杀了数万平民,连蒙古人都感到非常吃惊。要知道当时蒙古灭宋,相对于此前西征,已经是相当的客气了,连蒙哥遗命中必屠的钓鱼城都没屠,可想蒲寿庚的品性何其恶劣。

想到这里,乐天向白员外问道:“岳父大人,不知这广州‘客蕃

回’中有几家蒲姓之人?”

“‘客蕃

回’中只此一家蒲姓!”白员外忙说道,“广州蒲氏虽姓汉氏蒲姓,与西蜀望族蒲姓却未有任何关连,族人虽然汉化,但子弟中多有娶大食女子为妻者,故而容貌介与我宋人与大食人之间。”

“岳父大人熟知蒲氏,想来与蒲家交情深厚了!”乐天笑道,接着问道:“那蒲氏是否与我宋人一般,是聚族而居还是分散而居?”

“大家都是生意人,此前老夫去广州时,蒲氏忝做地主之谊,老夫在其家中也曾做客过几回,对这些还是知道些的!”白员外回道,接着又言:“‘客蕃

回’是为异族,又信奉天方教,为了祷告拜祭于聚居地建设寺庙,故而那蒲氏一族均是聚而居之,未有在外独居者。”

乐天笑道:“岳父大人对蒲氏之事知道的竟如此详细!”

“论做生意,我与王员外皆不及蒲氏,蒲家家产更是我等不能及也。”白员外自嘲道,又言:“纵是侯爷开了岛根的银矿,有了聚宝盆一般,想要与广州蒲氏比富,也要假以些时日。”

没到这个番奴竟有如此大的家业,乐天惊道:“这么说,广州蒲氏足以富可敌国了?”

白员外笑道:“此说虽然夸张,却也相差不远了!”

“蒲氏海上经商,手脚可是干净?”乐天接着问道。

“做海商这一行的,有几个人是干净的?”白员外摇头笑道。

对这一点乐天很是赞同,古代做海商的有几个人是干净的,大多都是半商半盗,便是自己于东瀛采银,其实与后殖民者掠夺资源有什么不同,现下自己还打算在东瀛自给自足,与后世小\\鬼

子移

民东北的垦荒团于本质上没什么不同。

……

夜间,乐天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对着眼前的灯烛发呆。

不得不承认华夏民族实在是太过包容了,正是因为包容,无视于各种潜在的各种威胁与不稳定因素,才有了西晋末年的五胡乱

华、唐朝中页的安史之乱,至宋朝末年,连小皇帝也险些被蒲寿庚所陷,百姓更是被屠杀甚众。

没想到无意中又钩出了这一桩后世的史实,乐天不由苦笑连连,大宋果然是步步凶险。

靖康之变,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阻止的了,这后世的隐患,自己能驱除么?乐天不禁陷入到沉思之中。

靖康之变是千千万万的人命,蒲寿庚之乱亦是千千万万的人命,二者皆是牵涉华夏天下之大事。

“侯爷,吕先生与陈先生求见!”

就在乐天思虑之间,尺七来报。

犹在思虑的乐天下意识的问道:“哪个吕先生、陈先生?”

尺七忙压低了声音,在乐天耳边低声说道:“就是侯爷派去的吕将吕先生与陈箍桶陈先生!”

这时乐天才醒过神来:“快请!”

不多时,吕将与陈箍桶二人被尺七领了进来,对着乐天拜道:“见过侯爷!”

示意二人免礼,乐天连忙问道:“二位先生且莫多礼,事情办的如何了?”

吕将忙说道:“不负侯爷重托,更谢侯爷宅心仁厚,派出船只相救,两万多义军兄弟自温州安然脱险,现己被安然转移到了舟山岛上。”

“脱险就好,二位请坐!”乐天笑道,随即吩咐尺七:“快与二位先生上茶!”

没有坐下,陈箍桶犹豫着说道:“得侯爷相救,吕师囊一直想要见侯爷一面,在下只好将吕师囊带到府外,侯爷若是想见,在下便将其唤来!”

初闻这个消息,乐天心中亦是微惊,随即笑道:“吕将军来了,那乐某可要见见这位常常仗义疏财,常常散金与人的吕信陵了,快请!”

书房之外,护卫乐天安全的武松与杨志二人不敢有作何怠慢,虽然陈箍桶与吕将都是被乐天收降来的人物,但二人依旧对其有警惕之心。

不多时,吕师囊被领进书房,对乐天拜道:“在下吕师囊见过乐侯爷,多谢乐侯爷救命之恩!”

“吕信陵勿要多礼!”乐天以手相扶,注视着其,笑道:“吕将军是否还在为乐某破义军、俘方腊,而记恨乐某?”

“在下不敢!”吕师囊忙再拜,口中连称惭愧,说道:“侯爷仁义之名,在下虽在浙南亦是有所耳闻的,更闻有溃卒言,侯爷俘我义军不以罪责,每每发放银钱以资路费,使我军心尽散矣。”

吕师囊言罢,吕将与陈箍桶亦是苦笑,若不是乐天这一招瓦解军心,义军也不会败的如此迅速,至少与官军还能多周旋几个月。

乐天笑道;“倒不是乐某大方,实在是贵军中聚拢了大量的银钱,取之与民,用之与民,望百姓安居乐业罢了!”

“便是侯爷不以怀柔,东南义军于朝廷也不是什么大患!”吕师囊接着说道:“起事之初,在下率众攻台州,被台州司户参军滕膺所阻,数月未曾攻下,只好转战天台、黄岩,后与姚平仲、折可存两部对阵,更是阵阵败北,无奈在下向朝廷请降,却被童贯所拒,若不是危急之中得侯爷相救,在下迟早山穷水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乐天正色道:“东南之乱亦不能怪汝等,所谓官逼民反是也!”

“可恨朱勔以花石纲名盘剥百姓,阉宦童贯以立军功而无视我等死活!”吕师囊愤然道。

不置可否,乐天笑问道:“将军手中尚有两万人马,不知日后做何打算?”

听乐天这么说,吕师囊单膝触地道:“吕某与麾下兄弟的命皆是由侯爷所救,吕某愿意听侯爷调遣!”

“吕将军请起!”乐天以手相搀:“乐某与童贯素来不睦,吕将军纵是率众归顺朝廷,那童贯官居枢密使手握大权,因为乐某的缘由,怕是也不能容你,依乐某预测,几年之内朝廷必会率军攻辽,童贯此人最善于公报私仇,让吕将军做马前卒可能倒是多一些。”

吕师囊原本以为乐天官居两浙置制使,归顺乐天就等于归顺了朝廷,没想到中间还有这个缘由,立时有些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吕师囊不知所措之际,乐天接着说道:“乐某在海外薄有些产业,需要人手护卫,若吕将军不嫌弃,便追随乐天一二,若吕将军遇到合适机遇,另谋高就,乐某绝不阻止。”

吕师囊在家乡有“吕信陵”之称,为人素来仗义,虽为摩尼教徒,若不是为官府所逼也不至于走到造反的地步。

听乐天这么说,吕师囊再次单膝硊地,以手指天道:“我吕师囊这条命是侯爷救的,若侯爷不弃,在下时刻愿为侯爷效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五代梦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赘婿归来 极品上门女婿 巅峰游戏制作人 砸锅卖铁去上学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浪潮
相关推荐:
以死换生陈长生传守望之锋美漫之心念之力【征文】花落流年错美漫里的变形金刚荒火战争往后余生机战王朝六零军妻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