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939章:议和(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乐天、李纲二人反对议和,唐恪上前奏道:“李大人、乐侯爷,如今是金人上门来求我大宋议和,而二位大人却还要再兴刀兵之举,不止是视将士生命于儿戏,难道更是想置陛下于危局?”

身为执宰的张邦昌,这时也是上前言道:“金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战斗力极高,更有‘金兵不满万,满万无人敌’的说话,何况偌大的一个辽国都被金人灭掉,我大宋将士战斗比及辽人尚有距离,更不要说是金人,所以限于我军战力,故而臣赞同与金人议和!”

做为主和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邦昌,拿起了金人战力说事。

待张邦昌奏过,新任尚书左丞耿南仲也是上前拜道:“现下金人提出议和正是时候,若围攻太原的金人西路军来至汴都,两军合于一处,我大宋危矣!”

几位执宰进谏过后,朝堂上乱成了一片,显然百官们是在为是和是战而展开讨论。

“臣等附议!”

……

半刻钟之后,有不少官员开始上奏,表示赞同议和。

见张邦昌、白时中、唐恪等一众执宰主张议和,朝中一众随风倒的官员连忙向哲宗赵桓拜道。

看到如此多的大臣支持议和,赵桓立时如有了主心骨一般。

见到大部臣子支持议和,李纲面上立时变色,向上拜道:“陛下,金人贪得无厌,纵是今岁议和退了去,难保金人明岁不会毁盟再次攻来,到时我大宋又如何处置,陛下请三思呐!”

说到此处,李纲目光扫过一众朝臣,面上带着愤意:“诸位大人只知金人退去,便可保自家平安,但诸位大人可曾为大宋的将来想过?眼下金人孤军深入,正是消灭其的大好时机,若我等在处于优势之下放走金人,将来定会追悔莫急。”

“李大人说的甚是有礼!”李纲话音落下时,最早带兵进城勤王的徐处仁出列,向上拜道:“陛下,金人狼子野心比契丹更甚,万一我大宋答应金人议和,这些金人势必对我朝提出苛刻条件,我大宋若应了金人苛刻条年,每岁供金人金银,无疑是等于资敌,出钱给金人来屠杀我大宋的百姓、士卒!”

徐处仁话音落下,朝堂上一阵震动,百官更是议论纷纷,显然徐处仁说的没有错,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输入辽人金银丝帛,无异于是变相资敌。

乐天上前拜道:“陛下,金人生于蛮荒不识书不识礼,不事耕种,不事桑麻,怕是连治国之道为何物皆不知,而近来几年北国屡生冻灾,粮食更收,每岁饥饿冻馁致死者甚多,金人粮食尚不能自己,又谈何兴旺,这几年金人皆是依仗掳掠辽人支持国库开支,但此法终不长久,若我大宋不与金人财物米粮,年久金人无力支撑国库开销,其必败亡!”

乐天说的没有错,金国在立国之初,家国财政来源是建立在以掳掠为主的战争经济之上,通过灭掉辽国与对宋发起战争,在中原掳掠来的财物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

即便后来历史上的金国完成对淮河以北,原是汉人地界的中原统治,但其落后的奴隶制与封建制混合怪胎形社会体系,怎么能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再加金国历代奴隶制君主满脑子崇尚暴

力不懂经济,不懂休养生息,只知压迫剥削百姓,使金国立国百多年战争充斥着整个历史,根本就没消停的时候。

甚至没有南宋每年贡来的岁币,金国朝廷不知会是一副什么惨相。但金人皇帝却深深明白一个道理,没钱了可以去南面汉人那里抢嘛。

乐天的话,立时引来百官一阵交头接耳,这几年金人灭辽之后,金国多有饥荒,不时会来宋讨粮。从个这角度上来说,乐天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就在百官交头接耳之际,身为宰相的李邦彦开口道:“乐公爷,李大人,徐大人,汴都安危干系到陛下安危,更干系到我大宋江山社稷,三位莫非为了个人建功立业,而将陛下置于险地而不顾!

再者,只要金人退兵,解了眼前燃眉之急,我大宋整修武备,到时与金人一搏,未必没有胜算……”

听主战派与主和派吵成一团,赵桓头大的要命,立时打断道:“好了,你们莫要再争吵了,朕意己决,明日派使者出城与金人营中议和!”

“陛下……”

李纲、徐处仁等上前欲劝。

赵桓将袍袖一挥:“莫要多说,朕意己决!”

李纲、徐处仁等人彼此对视了一眼,眼中尽是无奈。

此时的乐天不语,也不会出言再劝,历史上的这位钦宗皇帝本就个优柔寡断没有主意的投降派,又岂是自己能规劝得了的,自己劝两下也不过是为了于青史上留下自己的清正形像罢了。

而且乐天更清楚,自哲宗继位以来,因为对赵桓有拥立之功,朝中主战与主和派也保持着一片和气,但今日关于议和立时让两派泾渭分明起来,之间的矛盾立时浮出水面,变的尖锐起来。如果说神宗、哲宗、徽宗三朝朝中的矛盾主要集中在新旧两党的党争,现下哲宗朝的矛盾就是主和与主战两的争斗。

这时唐恪上前拜道:“陛下,此次议和的正使己经挑选完毕,但还要有一个副使一同陪伴前往!”

听唐恪禀奏,赵桓点头:“唐卿所言极是,为表明我大实对议和之事的重视,自然要选派一名副使!”

依朝中惯制,凡有出使大事,有正使自然要有副使,遇到难以解决的事情,二人间也好相互商量一番。

“陛下,臣推荐宗正少卿宗充任和议副使!”这时御史大夫陈过庭拜道,又言:“陛下,本朝吕老相公曾赞宗泽‘可谓国尔忘家者’,故而臣觉的宗泽充为议和使的人选极为合适。”

目光投向百官,赵桓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邦彦立时拜道:“陛下,臣也觉的这位宗大人做为和议副使合适!”

在百官看来,金人凶狠,去金营议和与去送人头没什么区别,谁也不想这样的差事落在自己的头上,有人举荐,自然是全票支持。

赵桓点了点头,命道:“宣宗泽觐见!”

宗泽这位历史上有名的抗金统帅,乐天可是如雷灌耳,但这位宗大帅在此时己是六十有七,而且至今不过正六品的官职,此前更还是走了背运,宣和元年宗泽时年六十致仕,也不过是以从六品应天府鸿庆寺,后致仕的宗泽被人诬陷被远谪巴蜀,直到大赦才得还京。

李棁、宗泽二人做为议和正副使,向哲宗赵桓见过礼,赵桓问道:“卿二人即将去金营议和,不知有何要求,朕一定满足卿等。”

做为副使的宗泽回道:“陛下,臣此行不打算生回了!”

“为何?”赵桓知道议和是个危险的事,但为了显示天颜恩宠亲近还是问道。

宗泽回道:“陛下,金人能够悔过撤兵当然好,若不然臣怎么能向金人屈节以辱君命呢?”

闻言,乐天不由的叫了声好。抗金名将宗泽就是宗泽,回答的这般有骨气有底气,举朝文武上下怕是没有几个了。

听闻宗泽之言,李邦彦、张邦昌、耿南仲、唐恪等一众主和的大臣立时面色一变,便是赵桓面色也是一窒。

“陛下,臣觉的宗泽实不宜充作议和使!”李邦彦连忙上奏。

赵桓故做不知,平静的问道:“李卿何意?”

李邦彦回道:“臣观宗泽此人刚直有余,却不知变通,恐怕有害于和议,故而臣不建议由其充当副使!”

……

乐天不由为宗泽感到悲催,这位闻名后世的宗大帅在大宋官场上摸爬流滚打了近一辈子,到现在还只是个六品官,若是充当议和使,回来事定能升上一级,现下晋升的路子又被李邦彦挡了下来。

……

望春门徐徐开启,议和使李棁带着几个随从,打着代表大宋使节的旗子出了城门。

“没想到官家会与金人议和!”看到李棁出了城门,立于城头上的李纲面上尽是悲奋之色。

随着情势明朗,朝中大臣主和派甚多,使的李纲越发觉的悲愤,放眼朝中也只有乐天、徐处侍仁等寥寥的几个大臣主战,其余臣子为了避免涉及到党争之中,一直处于不表态的观望之中。

主战的大臣就这么几个,李纲越发觉的孤立,下过朝后便与乐天一齐来到东城的望春门,金人东路军主帅宗望的中军大营便设在数里外,时时可以看到金军会有什么异动。

见李纲神色颓废,乐天嗤笑了一声,不屑道:“李大人莫悲愤,咱们这位新官家做事没底限的很,明日的举动怕是更会令李大人大吃一惊的!”

李纲惊道:“公爷的意思是说,官家为了议和,无论金人提出什么条件都会同意?”

叹了口气,乐天说道:“宗翰围太原,便曾与童贯说过,要我大宋割黄河以北三府之地来向金人赔罪,现下金人己经兵临汴都,又怎么会降低议和的要求。”

“金人打的一手好算盘,竟无耻到这般地步!”李纲恨然,面上表情越发的愤怒:“河间、真定、太原,皆是我大宋北方重地,若割让三镇,我大宋无险可守,到时金人长驱直入,渡过黄河轻竟便能灭我大宋。”

“主要在于咱们的官家会不会答应!”乐天不多言。

“陛下应该不会答应的。”李纲想了想,说道:“毕竟天子也知道这三镇对我大宋的生要性,绝不会轻易割出的!”

“李大人太乐观了!”乐天笑道。

听乐天屡屡用无奈的语气说道,李纲瞪大了眼睛:“公爷的意思是?”

乐天自然知道是个什么结果,但绝不会提早说出:“李棁出使金营,待回来时看陛下决意便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五代梦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赘婿归来 极品上门女婿 巅峰游戏制作人 砸锅卖铁去上学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浪潮
相关推荐:
以死换生陈长生传守望之锋美漫之心念之力【征文】花落流年错美漫里的变形金刚荒火战争往后余生机战王朝六零军妻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