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十六章 排郭威定计杀臣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围城的一年中,赵匡胤有了巨大的收获。他在主帅的身边听到了也看到了许多实际演练中的领导艺术与被领导技巧,这对他的成长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他学会了怎样做个下属,更同时现场观摩了怎样才能做一个成功的领导。军队这个大熔炉开始锤炼他,把他去芜存菁,从一个渴望进步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快速进步中的职场青年。

还有,他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一个在当时同样不起眼,而且很年轻的人。

这个人叫柴荣,历史现在还没有轮到他出场,但是很快整个世界就会发现,柴荣才是这个时代里最最英名杰出的人。实际上,他比赵匡胤能力还要强,只不过他在一个最关键的因素上输给了赵匡胤。而这个因素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没有谁能够战胜或者改变的。

那就是——命运。

是柴荣的不幸,才造就了赵匡胤的人生。

郭威凯旋,带回了胜利和丰厚的战利品(极小的伤亡数字和完整的河中城以及后汉天下重新恢复了平静,这些比杀敌千万,带回来一座金山都重要),让他受到空前热烈的欢迎。迎接他的有升职、百官的恭贺,以及皇帝更加委靡不振的脸。

时隔近年,郭威又在近距离的情况下看到了他的陛下。他惊奇地发现,年轻的陛下脸sè更加差了,神sè加倍的委靡,著名的哈欠也打得更多了,完全无视此时场合的正规,气氛的热烈以及全体朝臣的注视。不知为什么,郭威的心里掠过了一丝异样,像是感到了些什么,但是没容他仔细分辨,就马上被欢呼的人群和酒杯淹没了。

因为郭威的新头衔颁布了——加封郭威为官检校太师兼侍中,正式成为后汉朝中第一人。但这两个头衔几乎都是荣誉xing的,这也没办法,除此以外,早就是朝中顶级大臣的郭威已经无官可升,除非是刘承佑肯脱袍让位。

一时间觥筹交错,欢声盈耳,郭威也不由得被感染了,这一年来风风雨雨,他是容易过来的吗?应该放松一下了,但是他做梦都不会料到,他的危机已经在这时候伏下了,他刚刚看到的那些慵懒的哈欠和惺忪的睡眼背后真的隐藏了一些东西,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给他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变故。

甚至是给中国的历史都带来转折xing的变数。

现在,让我们暂时离开皇宫,到民间真正欢乐的海洋里去吧。在开封城里万人空巷热烈庆祝的人群中,赵匡胤在第一时间里脱离了部队,奔向了自己久违的家,他要去探望自己ri夜思念的亲人。三年多了,家中一切,别来无恙?

家中都好,母亲安好,小妹也在,二弟匡义已经长大了,三弟匡美也已经出生,所有人都很健康,只是没有见到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此时不在京城,在这次平叛的战争中禁军也被派上了前线,但和他不在一个战区,可以肯定的是,也还活着。

多么的幸运,赵家有了两位职业军人,同上战场,都还活着。

那么尽情欢乐吧!一年的期盼,一年的忐忑等待,终于等来了胜利和亲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当天的欢庆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满城欢悦的声音和烟花烛火灿烂的光亮一直喧嚣着整个开封城,也传进了开封城里最高大最幽深的建筑——皇宫里。这让早就回到寝宫独自安息的刘承佑更加难以入睡。

一个善于让自己习惯痛苦的人,总能找到让自己痛苦的理由。

他发现了一个新问题——为什么有了反叛让他不安,可平定了反叛更让他难受?为什么所有人都在欢呼,而他却加倍的痛苦。

黑暗中的刘承佑瞪大了双眼,他忘不了在白天皇宫里所发生的一幕幕,郭威被群臣簇拥着,所有的人都围着郭威转,郭威才像是皇帝,才像是这座皇宫,这个天下的真正的主人!而他,本应享受这些赞誉和恭维的皇帝,却被冷落在了一边……他现在比刚刚继位时更加的痛苦了,那些困扰着他的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他必须做出反应,否则他真的再也无法安睡,直至痛不yu生!

历史的车轮就这样被一个人的痛苦启动了,这个敏感的年轻人一但找到了他的痛苦,就天才xing地把这些痛苦无限制地放大。在不久的将来,无数人将因此而受益,同样有无数的人将因此而遭殃,比如就在此时皇宫外面欢庆太平的开封市民们,你们就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等待你们的只有冰冷的刀枪和冲天的火焰,只有死亡!

变化里有着无数的机遇和凶险,所有人都只能在随波逐流,尽力而为中得过且过,听天由命。

郭威、柴荣、赵匡胤乃至于当时的皇帝刘承佑莫不如此。只不过,刘承佑在这期间掌握了绝对的主动,以他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和sāo动。

时间过去了四个月后,后汉皇帝刘承佑把郭威再次派上了战场,理由很简单——常规任务,抵挡契丹。这时候契丹的新皇帝也终于被“选”出来了,新皇帝开工,总得找点事干,很不巧后汉的边境与契丹直接接壤。契丹人不用站在高坡上都能看见后汉的繁华城市和美丽的姑娘。

后汉,我不找你又去找谁,何况我们还这么的熟?

于是郭威出征,但是等他到了报jing地点,却连一根契丹人的马毛都没看见,不仅如此,连抢劫现场都没有。怎么回事?是契丹人行动太快,已经溜了?还是消息不准,契丹人根本没来,有人把皇帝连带郭威一起都涮了?但他并没有迷惑太久,没等他报告平安无事请求撤军,皇帝的新命令就又到了。

就地驻防,以防契丹。

好了,郭威就这样被调出京城,到边疆站岗。

被骗出来的人都愤愤不平,但老于事故的郭威却只微微一笑,他心里明白,千万别再说话,再一次钓鱼的时间到了。他摇了摇头,心想这个年轻的小娃娃,还真不是一般的难侍候。但他并没有太吃惊,对现在的情况他还是有一点心理准备的,还记得当初刘承佑请他出马时他是怎么回答的吗?

——臣不敢请,亦不敢辞,唯陛下命。

表面看来,这话说得既有身份又极为克制,政治语言和个人修养都非常到位。但是领略到里面的无奈和隐患了吗?“臣不敢请”——因为我不想您误会我要借出兵的机会总揽军权;“亦不敢辞”——我更不愿让陛下您误会我借机要挟您;“唯陛下命”——您怎么说就怎么算,一切都随您心情。

这已经是非常到位的全方面妥协式的服务了吧?但还是不行!还是不能消除刘承佑心底里的那点不安,居然还使出了这样不入流的小把戏!

郭威表面上维持着平静,但此时真实的心情却是非常痛苦而且沮丧,甚至非常自卑的,一个臣子需要向自己的皇帝如此表白,而且事后尽心尽力地工作了,却还是得不到最起码的信任,这真是让他觉得自己很无能,他的工作做得极为失败。

但是,他现在还没有真正地开始jing觉起来,有什么必要呢?被怀疑、或者被虐待,本是历朝历代为人臣子责任内必须承受的,谁都毫无例外,根本没有什么好说的。何况他郭威饱经风霜,人生经历是典型的从低到高打通关式的过程,连做俘虏的ri子都熬过来了,这点委屈算什么?

于是在他边关站岗的这些ri子里,他心里经常念叨的,只是下一步要怎样和他的陛下进行沟通——陛下,我还能怎样来消除您的疑云呢?这是郭威百思都不能解决的事情。

但事实上,这并不需要他来解决,刘承佑自己都办了。

乾祐三年十一月,忍无可忍的小皇帝刘承祐开始了他预谋不久的屠杀,准确地来说是预谋不久的暗杀。

暗杀对象包括宰相杨邠、侍卫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史弘肇、三司使王章、枢密使郭威,他的目标是要将政、军首脑一网打尽,估计这小子是急红了眼,完全不顾国家还开不开,生意还做不做。

一般来讲,把家里的耕牛偷出去杀了吃肉,或者把老爹买的笔记本电脑偷出去卖钱的人,被老百姓通俗地称作败家子,小皇帝刘承祐完全具备了这些特质,唯一不同的是,一般的败家子败的是自己的小家,小皇帝刘承祐败的是国家。

当然,这样的大事小皇帝一个人是干不了的,得找几个人来商量商量。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参与小皇帝刘承祐密谋的几个重量级人物。

第一位,李业,小皇帝的妈妈李太后同母异父的弟弟,不是亲的。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李太后的最亲和小皇帝的最爱。

此人以他的实际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屎不臭,挑起来臭”这一至理名言,在小皇帝最犹豫的时刻,以一句“终当为乱”,起到了煽风点火、一锤定音的作用,若要为此次政变评定功绩,李业先生当首推第一。

正是在李先生的直接促成下,小皇帝刘承祐向黄泉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最终导致了后汉公司关门歇业。

而这一切的一切,原因只有一个。

几个月前,李先生做大内库房总管做腻了,想在朝廷上露露脸,弄个宣徽使当当,他姐李太后和他侄儿小皇di du同意了,就杨邠、史弘肇这两个老家伙不同意,害得李先生没搞成。

既然你们不让我露脸,我就让你们活不过今年。

第二位,聂文进,时任枢密院承旨。

聂主任在枢密院混了大半辈子,进进出出见到的都是戴头盔、穿铠甲的,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虽然缺少战场的实际工作经验,但自我感觉很好,什么行军打仗、排兵布阵、指挥调动对聂主任来说都是小儿科。因为工作原因,经常到皇帝处转悠,一来二去和小皇帝混熟了,成为了小皇帝得力的助手,不可或缺的军事智囊。

第三位,郭允明,时任飞龙使。飞龙使民间俗称弼马温。其实做弼马温也是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从做弼马温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辛苦耕耘,最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光荣事迹流传了好几百年。

但郭先生是有抱负的,他并不满足做一个弼马温,他一定要做一番大事业,流传千古,不管是流芳还是遗臭,只要出名就行。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但这句话也有特殊情况,很显然用在这三位仁兄的身上就不太合适,这三个臭皮匠打死也顶不上诸葛亮,顶多算是臭皮匠的立方。

几个人跟小皇帝一碰头,简单地讨论了一下,就决定动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赘婿归来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极品上门女婿 超能农民工 五代梦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蜡笔小新之新之助蜡笔小新之次元穿越我全家都是荒古神族!直播探险:开局扮演冷面麒麟扮演探秘:贫道真的只是个演员全系异能者[K]正义的伙伴[K]三千世界[K]潘多拉盒子【K-理事会】相关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