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十九章 郭威登基太祖投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ri,与冯道一起西来的未来皇帝刘赟已经派人来滑州稿军了。王殷看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郭威,悄声道:外面传言,刘氏复立,全军将无种。郭威嗯了声,仍旧喝酒吃肉。吃饱喝足,下令:全军开拔,往澶州而去。

在澶州休息三天,12月19ri,郭威下令渡河,继续前进。

行军的中午,郭威突然将侍卫司马步军都指挥使王殷叫了上来:小王啊,你看没看到前面那个东西啊?王殷瞪大了眼:没啊。没看到。郭威又问:你仔细看,在我马前像有什么东西。王殷再看,再问:什么东西?郭威看了小王一眼,再说:像是一团气盘旋在我马头不散啊。王殷明白了:确实啊。我看到了。郭威再问:是什么颜sè呢?聪明的王殷马上回答:紫sè。

郭威微笑不语,策马继续向前。王殷也笑了。

第二ri。一无名驿站,也许可叫郭桥吧。外面数千士兵在大声鼓噪,郭威听到了,可他不动,还下令把门关上。充分表明了自己的三不态度,即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士兵们将当ri抢钱时的本事全用上了,他们登墙越屋而入。郭威故作吃惊:你们干什么?还知道皇法吗?众人嘻笑:自然是请将军来立皇法。说罢一拥上前。一人从后面冲将上来,撕开一面黄旗,迅速裹到郭威身上。众将士伏地齐呼万岁。郭威无可奈何,叹气道:你们这是陷我于不义啊。罢了!为了你们这些人的xing命,我只好舍了自己了。

这一幕,24岁的赵匡胤全都看在了眼里。也许他是那个翻墙的人,也许是那个关门的人,又或许是那个撕黄旗的人……

郭威回京了。12月25ri又回到了汴梁城外七里店。20ri兵变,短短5天,郭威又从澶州回到汴梁了。而当ri从汴梁到澶州,郭威整整用了15天,加上休息的3天,共19天………

什么?你问我契丹军队呢?见他的鬼去吧!我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攘外必先安内。而且你能想象刚抢劫了本国都城的士兵们会对边疆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吗?

眼下汴梁城里已乱成一团,郭威又杀回来了。且这回不是清君侧,是自己要做皇帝了。李太后费尽心思,机关算尽,还以为能躲过这一难,然而该来的还是来了。怎么办?招百官来商议。可人也找不到了。百官们纷纷出去迎接新君。他们这回已不用做选择题了,只需交一命题作文就能交差。题目是劝进。这不难。很多人都有腹稿,将其中主角名字一改就可抄出交上。

chun风得意的刘赟随着冯道一路西来,现在到了宋州。又有人来接他了。是侍卫司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和七百骑兵“澶州兵变,郭公派我来保护陛下。请放心,没恶意”然而刘赟叫郭崇威入城,他竟不敢进来。直到冯道出城来请,郭才与冯一起登城。郭崇威怯怯缩缩的异状已被人察觉,摆明了刘赟再往汴梁去,只能是送羊入虎口。刘赟秘书董裔给他判断了形势:必有异谋;指明了前进的危险:陛下深入不止,祸其至哉;更提供了应变之策:夺兵、抢钱、招兵、撤退。

只可惜被皇位巨大诱惑蒙蔽了眼的刘赟还在幻想:刚才郭崇威直呼郭威姓名,可见郭威并没真正当上皇帝啊。当夜,张令超的士兵已全被郭崇威接管,而来接他的冯道要一个人先回京了。在这皇朝更替的时刻,有太多礼仪需冯道这样的老人来主持。而这时的刘赟仍不死心,把最后希望寄托在冯道身上“寡人此来,所恃者以公三十年旧相。故不疑”还未进入汴梁皇宫,他已自称寡人了。可这寡人只知道冯道三十年为相的辉煌历史,却不明白冯道是靠圆滑与世故才当了三十年大官而不倒的。

最后刘赟拒绝了手下杀死冯道的暗示。冯道走了。孤家寡人的刘赟被郭崇威请到一小小黑屋给幽禁起来来。26ri,李太后正式下诏,刘赟被降为湘yin公。他的皇帝只做了个半途。只是从徐州到宋州的这一程路,跑完了他的整个人生。

事实上,刘赟还不是最惨的一个,因四大候选人之一的刘信已上吊自杀了。

郭威澶州兵变时,他最亲密的搭档王峻正留守汴梁城。兄弟俩真是心意相通。在得知兵变消息后,他马上派出两路兵马,一路就是前去“护卫”刘赟的郭崇威,另一路是前往许州巡检的马铎。本来刘信听闻郭威勤王入京,他是惊慌了一阵。可没二天,听说郭威退了,皇位到了侄子刘赟手上。暗自庆幸的刘信忙令儿子赴徐州奉迎新帝。可情况又急转直下,澶州兵变了,郭威称帝了,马铎来巡检了。有啥可检的?不就是要我命嘛?辗转难眠的刘信一下想不开,自杀了。

在后周建立前的12月29ri夜,有一件事也必须交代一下。当夜,侍卫司步军营内的将校有人乘酒醉扬言:当初郭威是由侍卫司马军扶立,现步军也打算扶立一个新帝,大家打一下。郭威当夜就斩了这不知轻重的侍卫司步军头领。然而回头想想到自己为止,已历数五代之中,由军士随意废立皇帝的事件层出不穷。于是yu防患未然的郭威将zhong yāng禁军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大改革,将其一分为二:一部仍为原来的侍卫司,另新增一部称殿前司(老大官衔称殿前都点检),通过两司互相牵制制衡。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机关算尽的郭威怎么也没料到:正是自己一手设立的殿前司与都点检这个官职,将成为他的继任者柴荣与他后周王朝的梦魇。

公元951年正月初五,郭威登基为帝,改国号周,改元广顺,将李太后迁居西宫。

郭威登极,首先论功行赏。这是必须的,这绝对有利于造反集团的进一步团结和巩固,更有利于对全国**局势的有效舒缓——告诉了有心继续造反的人已经没有多少空子可钻。

于是在激动人心的升官大会上,每一个参与了造反行动的人,不分大小都享受到了成功之后丰收的喜悦。王峻、王殷这些坚定的追随者,都被授予了枢密使、节度使、刺史之类的高官;像间接地“帮助”了郭威的另类人士们,如慕容彦超、刘崇等人也不必自卑,郭威同样给予了他们官职不变继续努力的承诺;而像官场老油条冯道及原宰相范质等人更不用说,重用更重用,加薪再加薪,一切都以安定团结为主。

在这些令人目眩、引人流涎的升职加薪浪cháo中,没有人会注意到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的升迁。那就是原亲兵赵匡胤,赵匡胤因为任劳任怨、尽职有功被提升为禁军东西班行首,也就是相当于禁军部队里的一个小班长,继续光荣地负责宫廷的禁卫。

唉,升官了,大小也是个官儿了。可是看看人家,再看看自己,年轻的赵匡胤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

这时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腰里横着把刀,或者手里挺着杆枪,穿得比谁都整齐,在皇宫里,或者在大殿下比赛谁站得更直。

唉,工作是比从前更加的无聊了。在打仗的时候,虽然有危险,可是赵匡胤还可以随时跟在郭威的身边,可以听到看到很多值得学习、非同凡响的事情。可是现在郭威当上皇帝了,身边的人就复杂得太多了。一个禁卫班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跟着皇帝四处乱转。

唉,再叹一口气吧,也许再升点官,他就能有权力随时走动一下,不必再像个木头桩子了吧?唉,可那还不知道要再等到何年何月。

于是在沉闷的绝望里,赵匡胤作出了一个对他来说最重要的选择,这个选择对他政治生涯的起步有着决定xing的作用,不久之后人们就发现赵匡胤真是眼光非凡,可在当时,每一个人都认为他是纯粹的疯了。

因为他居然放弃了郭威这个刚刚成为皇帝,世上最炙手可热的大佬,去依附了一个边远城市里的年轻小长官!

这个年轻的小长官就是柴荣,也就是后来人人皆知的周世宗。在十几年之后,每个人都知道了他是五代十一国里最英明最有作为且相当公正又待民以诚的君主,可是在当时却没有一个人会这样想。其原因就像面对当时的禁军东西班行首赵匡胤,也没人会相信他是同样英明神武、震天动地、继往开来、人类少见且基因突变才生出来的宋太祖一样。

那么赵匡胤当时的选择就冒了极大的风险,是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投机。

这一计非同小可,输赢之间全靠当事人的眼光准,胆子大,有双识英雄的慧眼,能在成百上千中层领导干部中认准了一个,然后坚定跟随,全情奉献,不惜一切手段帮着主子得到上位。

如果成功了,也就是说你选的主子终于一飞冲天了,那么你自然会跟着平步青云。但是如果失败了呢?官场变幻谁敢说百战百胜?你的主子如果一路冷下去,始终都没能热起来,那么你怎么办?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赘婿归来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极品上门女婿 超能农民工 五代梦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蜡笔小新之新之助蜡笔小新之次元穿越我全家都是荒古神族!直播探险:开局扮演冷面麒麟扮演探秘:贫道真的只是个演员全系异能者[K]正义的伙伴[K]三千世界[K]潘多拉盒子【K-理事会】相关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