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82章 反击行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格说来,“次要任务”其实更重要。

就是张家正提到的,轰炸西骆沙的首都莫萨城,摧毁总统府、总参谋部与国家电信中心这些战略目标。

如果说炸掉西陆集团前线司令部,能争取几天时间,那么打掉西骆沙中枢神经,或许就能够提前发起反击。

在说这件事的时候,王庆恩提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打到现在,西陆集团其他国家几乎都在看热闹。直接站战的,就只有迢曼帝国,而且投入的兵力仅一个装甲旅。

当然,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战争才打了几天。

可问题是,除迢曼帝国之外,西陆集团其他主要成员国,都没有按照承诺派遣地面部队参战。

离前线最近的一支“盟军”,还在第聂伯河那边的基辅。

即便现在出发,这些部队最快都要在三天之后才能抵达前线。

要命的是,兵力也不够。

在基辅那边只有1个罗利机步旅,1个洛克快反旅,1个斯班装甲旅与1个布兰加强合成营。

关键,这些部队都没有满员。

3个旅加上1个加强营,总共才1万余名官兵。

其实,就算是满编也没有2万人。

这点兵力,能够做什么?

就王庆恩所说,西骆沙当局对盟友的懈怠感到非常不满,而且前线的失利,加重了不满情绪。

在西骆沙军队里面,对盟友的愤恨情绪已经非常严重了。

关键其实就在这里。

如果进攻打得顺利,就算盟友的反应速度慢一点也没多大的问题,毕竟胜利具有鼓舞士气的作用。

现在的问题是,进攻行动进行得很不顺利。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西骆沙军队的官兵都觉得,在前线遭遇的挫败跟盟友不愿意投入兵力有很大关系。

当然,这么说确实有点牵强,也可以说在推卸责任。

客观的讲,西陆集团的其他国家并不是不给力,是西骆沙军队自己搞砸了。

在战前拟定的作战计划当中,盟军的参战时间设定在开战后一个星期,而且主要承担的支援任务,最多充当预备队。

至少在开战之后的一周里面,西骆沙军队得独自承担起进攻重任。

这么安排,或者说战略计划中确定的这个时间,并不是想当然的决定,而是受客观因素限制。

简单的说,就是包括迢曼帝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需要花一周时间进行动员,以及向前线运送作战部队。

其实,只是运送与集结作战部队就需要好几天。

现在的情况是,战斗才打了3天,西骆沙军队就拼光预备队,要盟友立即出兵支援。

当然,也不是说盟友就没有问题。

要说的话,迢曼帝国等盟友提供的支援确实没到位,存在巨大的问题。

不说别的,迢曼空军到现在都没投入主力部队,而且派遣的战术航空兵一直在战线后方活动,执行的防御任务。

显然,这远远不够!

虽然西骆沙拥有整个西陆集团最庞大的前线航空兵,只是像mg-29这类适合部署在前沿机场的前线战斗机就有上千架之多,但是西骆沙空军严重欠缺远程打击能力,就连战场支援能力都不足。

西骆沙空军拥有的唯一的攻击机是mg-27。

这种使用第三代战斗机,即mg-23改进而来,主要是去掉了雷达等电子设备,专门用来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攻击机根本算不上完美,不但性能已经算不上详尽,而且不是很适合用来执行战场支援任务。

在西陆集团内,承担空中支援任务的主力,一直都是迢曼空军与洛克空军。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西骆沙已经没有多余的资源来发展空中力量了。

可问题是,迢曼空军与洛克共军至今都没有像样的表现!

在之前的战斗当中,西骆沙陆军所遭受的挫败几乎都跟欠缺空中支援,只能靠装甲力量强行突破有关。

拿发生在阿斯特拉罕北面的战斗来说。

那个晚上,如果能够进行一次高强度轰炸,也许根本不需要西骆沙陆军的装甲部队重新上场,顶上来的迢曼装甲旅就能突破东骆沙步兵守卫的防线,而帝国陆军派去的增援部队或许根本到不了战场。

不过,真要说的话,迢曼空军不是不愿意提供支援,而是做不到。

在之前几天里,迢曼空军的首要任务,其实是防空,也就是对付那些不断从东边发起突击的敌机。

因为要在前线部署更多的制空战斗机,所以迢曼空军始终没有增派攻击机。

不管怎样,西骆沙军队内部已经出现了质疑的声音。

局面还能维持下去,一是因为前线部队仍然在推进,还有取得胜利的希望,至少没到绝望的时候。二是因为西骆沙当局,也就是那些政治家起到了积极作用,给了部队将领巨大的压力。

正是如此,才需要打击西骆沙的中枢神经。

用王庆恩的话来说,如果能一举干掉西骆沙的领导集团,同时在战线上取得足够巨大的胜利,或许就能够逼迫西骆沙军队的将领做出新的选择,哪怕仅仅是变得消极,对东方集团也有巨大帮助。

从战略层面看,这其实是迅速取胜的关键所在。

只要西骆沙倒下了,西陆集团就支撑不了多久!

不要忘了,迢曼帝国等西陆集团的成员国都没有完成动员呢。

如果西骆沙在开战之后迅速战败,那么迢曼帝国或许就只能选择妥协,到时候战争就会宣告结束。

当然,李天凌并不赞同这个观点。

在他看来,西骆沙在战场上吃了败仗,唯一的结果,其实就是逼迫纽兰共和国立即出兵参战。

不过,李天凌同样知道,当务之急是稳住战局。

只要摧毁西骆沙的军政体系,那么一切都好说!

正是如此,李天凌也没耽搁,在从王庆恩那里打听到消息后,就去找到跟随他过来的飞行员,开始做准备。

在西北战场上。

反击命令已经由战区司令部下达到各个方向的前沿指挥中心,只是暂时没有分发给作战部队。

郑直爽在第一时间把廉明阳等主要军官召集了起来。

反击行动由战区司令部直接安排,参与反击的作战部队由战区司令部安排,前线部队只负责提供协助。

简单的说,就是把反击部队送上战场。

任务非常简单,由郑直爽指挥的航空旅安排运输直升机,把空中突击部队送上战场。

在阿斯特拉罕这边,将投入一个旅的兵力。

没错,就是第1步兵师编制下的第101空中突击旅。

千万别被“步兵师”这个名称迷惑了,在西北战区,第1步兵师是没有半点水分的重装部队。

此外,第1步兵师也是西北战区兵力最多的师级部队。

和平时期,其兵力多达23000人,而在战时一般会加强到3万人以上。

在波伊战争中,第1步兵师的兵力一度达到了44000人,都差不多赶上其他战区的一个军了。

其实,第1步兵师本身就是按照“军”的级别组建。

简单的说,在战争时期,第1步兵师的师部将自动升级为帝国陆军第1军军部,负责指挥西北战区的地面部队。

正是如此,第1步兵师的编制才如此庞大。

该师的主力作战部队就有5个步兵旅。

当然,说是步兵旅,其实全是机械化部队,其中第111旅与第112旅都达到了装甲旅的标准,另外3个旅也达到了机步旅的标准。就只是这5个旅,在满编之后,总兵力就超过了28000人。

支援部队是2个炮兵旅,其中的第121炮兵旅装备的全是自行榴弹炮,而第122炮兵旅装备的远程火箭炮。

其实,第122旅也是帝国陆军唯一全部装备远程火箭炮的炮兵旅。

在作战的时候,这2个炮兵旅一般会拆散加强给步兵旅。

此外还包括防空旅、后勤旅、通信保障营、警卫营、电子对抗营、医疗营等师部直接管辖的支援部队。

波伊战争期间,还增加了一支装备了数百架直升机,有上万名官兵的低空突击部队。

虽然在陆航坚决反对下,陆军司令部没把低空突击部队编入作战部队,在名义上是由陆航司令部统一调配,但是在实战当中,低空突击部队都是加强给像第1步兵师这种,居于要地的主力作战部队。

要说的话,这也是在第1步兵师内编入第101空中突击旅的关键原因。

该旅的前身是帝国陆军的一支空降师。

虽然在上次大战中,空降部队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在西大陆这边,迢曼帝国的空降部队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不管在战时,还是在战后,帝国陆军都不太重视空降部队,也没有花大力气发展空降部队。

主要就是,帝国陆军在战后奉行防御战略。

当然,也跟空降部队严重缺乏装甲力量有很大关系。

按帝国陆军的理论,进攻与防御都得依靠装甲部队,因此空降兵基本上没有战斗力,或者说是靠不住。

至于伞兵战车,那其实是后来的事情。

在战后那几年,受到运输机性能限制,没有人想过要发展能够直接空投的伞兵战车。

关键还有,即便发展到现在,伞兵战车也十分脆弱,在大规模战争中最多算得上是代步工具。

等到运输机的性能提高,就更加没有发展伞兵战车的必要了。

哪怕需要远程奔袭,因为必须夺取与控制敌后机场,所以不如用运输机直接向前线空运主战坦克。

不过,让空降兵淡出战争舞台的,并不是这些因素。

在波伊战争中,直升机大放异彩。

正是如此,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后,帝国陆军只保留了3个空降旅,把其他的空降部队全都改编成空中突击部队。

此外,所有的空中突击部队都是旅级编制,全都设在步兵师名下。

这么安排,其实赋予了空中突击部队双重使命。

简单的说,在防御作战阶段,空中突击部队就是预备队,承担堵漏的重任,而在进攻阶段是快速突击部队,充当突击的尖刀。

当然,在现有的编制体系下,空中突击旅是名副其实的快速反应部队。

要说的话,也是货真价实的轻装步兵部队。

这也正是把空中突击旅编在步兵师名下的原因。

第101旅,满编时也就只有4200人,是第1步兵师6个战斗旅中兵力最少的一个,甚至不如2个炮兵旅。

关键,全都是步兵。

虽然配有一些重型装备,也是能够用直升机吊运的无坐力炮、迫击炮与轻型榴弹炮。

空中突击旅的主要特征,就是所有的武器装备都能用直升机运送。

不过,在实战当中,未必所有的武器装备都得由直升机运输,比如轻型榴弹炮,就很少用直升机运送。

只要条件允许,部队都是用卡车把轻型榴弹炮送上前线,最多在撤退的时候安排直升机吊运。

在安排任务的时候,郑直爽明确提到,因为加强给第1步兵师的航空旅被派往别的方向执行更重要的作战任务,所以全部的运输工作得由第135旅承担,也就意味着要往返飞行好几次。

关键还有,会在下午安排运输机送20架10吨级通用直升机过来。

这种直升机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轻型运输直升机吊不起来的重型装备送上前沿阵地。

在此,廉明阳领到了新任务。

率领这20架10吨级通用直升机,完成最为关键的任务。

后方把直升机送来,却没有安排飞行员来参与作战行动,毕竟现在到处都缺飞行员。

用郑直爽的话来说,一线部队的损失太大,即便像第135旅这样的预备队,伤亡率都超过了三分之一。

现在,整条战线上,到处都缺人。

为了解决飞行员不够的问题,郑直爽已经下令,累积飞行时间在1500小时以上的优秀飞行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决定要不要单独执行任务,也就是不带搭档,独自驾驶直升机出动。

当然,单独飞行的出勤率将翻倍。

按帝国空军的规矩,完成100次任务之后,飞行员能获得至少3个月的探亲假。

总而言之,在战斗打响之后,廉明阳等大约100个机组的飞行员,唯一的任务就是向前线运送部队与物资。

至于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发起反击,还来的这么多的突然,郑直爽没说,也没有人问。

需要问吗?

敌人的前锋部队已经推进到阿斯特拉罕北面大约50千米处,还派来侦查部队,说不定很快就会发动进攻。

肯定得死守阿斯特拉罕,通过战术反击来牵制敌人,才更有把握在此击败敌人。

在廉明阳看来,到这个地步,只要有任务,还在不断的出动,就不是坏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巅峰游戏制作人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赘婿归来 砸锅卖铁去上学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极品上门女婿 五代梦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浪潮
闪烁其他书: 帝国风云 乱世英雄 血沙 战争世界 国策 海魂 砺刃 巨浪 新明史 燃烧的海洋
相关推荐:
斗罗:雷电女王之觉醒苏爽世界崩坏中[综]战国之最强忍者给偏执狂男配献个吻[快穿]LOL:这个上单太强了LOL:赛场随机英雄,我全绝活猎命人超神学院之万界商城被迫在校园穿女装的那三年大唐女装大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