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十六章 悟道之后还须行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悟道之后还须行道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到达虚无的极,保持静态的稳定。无数幻相一起运转,我以玄览令其复归。那些幻相纷纷扰扰,各自复归于其根源。回归根源之后,叫做真静。得到真静之后,叫做复归于真命。复归于真命之后,叫做不变。明白了不变之后,叫做智慧。

不明白不变,胡乱作为,是凶险的。

了解不变就会宽容。宽容就会无私。无私就会圆满。圆满之后,等同于天。等同于天,就能成道。成道于是永恒。即使失去**,也没有危险或遗憾。

简释:

按照止观法门继续无为下去,就会悟道,即彻见宇宙的真相。悟道之后还须行道,所以,本章先讲悟道,再讲行道,为下一篇即《行道篇》做了铺垫。

1、“致虚极”到“归根曰静”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在初期的守中和玄览时,心地看似空明,但是万物依然在,念头依然在,其空明是有限的,其静态也是不稳定的。笃:厚实、结实,深厚。当然,相对于平常来,这已经是空明的极限了,其宁静已经是最稳定的了。

吾以观复:吾以观,复之。

保持“虚极静笃”的状态,无论万物和念头如何纷纭变化,我只以超然的玄览观看之,却绝不参与,然后,它们就复归于其根源中去了,也就是消失了。“根”,“天地根”,也就是元神,即我们的真实自我。“归根曰静”,当万物和念头全都无影无踪了时,这才算是真正的空明。此刻的宁静,才算是真正的宁静。以前的宁静,只是一种勉强的法。

2、“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元神才是我们最真实,最永久的生命,**其实是假的,暂时的。万化无踪,xìng光朗照,真我呈现。为了避免被自己骗了,再次陷入幻相,于是安处于“虚极静笃”之中,继续玄览下去。久而久之,我们终于可以确信,这就是幻相背后的真实,这就是我们生命的本源。真我回归,谓之“复命“。

真我回归之后,因为我与大道本是一体,无有分别,一起运转,所以,大道的真实脉动就能够为我所知了。事实上,大道的脉动我们一直都是知道的。比如一堵墙,打它一拳是会骨折的,这种墙的反击就是绝对真实的,而不是我们虚构的,所以,科学家其实是最了解大道的人之一。可惜的是,在其科学认识之中,参杂了太多虚假的东西,常常是真伪难辨的。“道可道,非常道。”正因如此,老子并不反对科学,却又要我们超越科学。既肯定为学,更推崇为道。

元神是不死的,不变方能不死,所以“复命曰常”,即肯定了元神也是不变的。元神只是我之“常”。在元神之境中继续玄览,让大道之力一一呈现,方能把握大道之“常”。功夫到了这个程度,玄览之所见,已经能够运用到治病等方面了。对于大道和本命的存在,就深信不疑了。“明白四达”,智慧如海,几乎无所不见,无所不知,所以“知常曰明”。

3、“不知常,妄作,凶。”

就像一台电脑,外行只能看到屏幕上的那些东西。修理者则知道得多一些,能够了解硬件和软件的某些真相。只有那些制造者和编写程序的人,才是无所不知的。在大道面前,普通人类似于外行,科学家类似于修理者,而悟道的圣人则类似于制造者和编写程序的人。对软件和硬件缺乏根本的了解,瞎搞一气,电脑自然就坏了。“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谦虚一,心一,这是必须的。

4、“知常容”到“没身不殆”

“知常”即是悟道,悟道之后必须行道,即以悟道之境界,行走于人生之道,以教化万民,利益众生,并同时提高自身的道行。下面就是讲行道的。

大道是不变的,所以是不存在内在的差异和矛盾的。如果存在差异和矛盾的话,就不可能不变了。反过来,一切变化的,就是有差异的,是由不同的东西组合起来的。既然是组合起来的,就是有矛盾的,其变化就是由这种矛盾推动的。只要是组合起来的,其形象就是虚假的。比如前面过的,汽车是由零件组成的,零件一旦散开,或者以零件的眼光去看,汽车的形象就消失了。

“知常容”。天地是变化的,所以天地的形象就是假的。唯一真实的,只有不变的大道。众生皆是大道的一员,彼此是完全一样的,所以众生平等,无有高下。而且是浑然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亲人还要亲。瞧不起别人就是瞧不起自己,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的亲人。明白了这一,自然就无比宽容了。

“容乃公”。无私即是公。我与众生如同一人,心中就不存在什么偏爱了。如同天地一般,就自然地进入了“不仁”的道德境界。既不偏爱自己,也不偏爱他人。无论自己还是他人,合乎道的就支持,反之就反对。只有永恒的运动,没有永恒的真理,心中就没有偏见了。既不迷信宗教,也不迷信科学。无论谁家的学,有道理就支持,反之就反对。这才是绝对的公正和无私。

“公乃全”。不舍弃一物,也不执着于一物。让万物同时呈现,让众生zì yóu来往,让各种学百花齐放,让大道自然运转,让生死各安天命。我也是万物之一,饿了照样吃饭。我也是众生之一,我将无为于人生的旅途。我也有自己的看法,别人胡八道,我也会上几句。别人求教于我,我将因材施教,并且jǐng告他不要有门户之见,不要搞教条主义。这才是真正的圆满。有版本作“公乃王”,圣人常常是教育家或隐士,称王者极其罕见。估计是那些迷信于“内圣外王”的儒生篡改的,不取。道德楷模未必是明君贤臣,孔子都没有成王,这些儒生想得太美了。

“全乃天”。做到了以上三,心胸可以容纳一切,道德可以裁判一切。像上善之水一样,能够与万物共存而利益之,能够尊重众生的选择而教导之,能够博采各家之长而灵活运用之。也许他的名声并不显赫,但其修养与行为,已经如同天地了。

5、成道

生命是永恒的。经过无数年的修行,达到无所不至,无所不知的境界。“象帝之先”。此时此刻,圣人与大道,就可以相提并论了。我就是道,再也不是一句缺乏力量的口号,而是成了足以影响宇宙的事实,这就是“天乃道”。

“道乃久”。第二十三章:“天地尚不能久。”所以,圣人比天地还要长寿。第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众生的真实居所在大道之中,圣人与道合一,始终定居于大道之中,所以才能长久。用佛家的话来,在生死轮回中,圣人与佛永远是清醒的,不会被虚假的生死现象所迷惑。“没身不殆”。肉身死了,不过是脱掉一件旧衣裳。换一具新鲜**的肉身,应该高兴才对,又有什么遗憾和危险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他身上有条龙 巅峰游戏制作人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超能农民工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浪潮 五代梦 砸锅卖铁去上学 赘婿归来
相关推荐:
僵尸战争天下群芳海之蓝最强大脑歧屠苍天霸体全能天才混都市五世阴阳路大漠谣逆乱青春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