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一六九章 六道轮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午夜时分,贺常悄悄起床,去找如来。

如来正披着衣服,坐在床上等着贺常,见他前来,喜不自胜,道:我听你白天所言,似乎是想摸清“轮回”的门道?

贺常恭敬地道:是。

如来把手一拍,道:你来佛教学轮回,算是找对地方了,你看那道教、儒教、*教、基督教,没有一个有“轮回”之说,“轮回”乃是我佛教独创的理论体系,并且也是真实存在的现象。

佛教弘扬“真善美”,却没有过多的强制力和威慑力,佛教,是自省的哲学,值得你去学习。

贺常叩首道:说的是,贺常定当铭记于心。

如来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其实,佛教对轮回的描述,与真实的轮回有些出入。

轮回,是上千年来促使人们在思想上保持敬畏的约束力之一,人们畏惧死后灵魂受到惩罚,就不敢在生前做太多坏事。佛教的轮回观,可以说是各宗教中轮回观最生动,最细化,最完善的理论体系,是轮回理论的经典。

我今天要跟你探讨的“轮回”,不是物质层面的轮回。以地球为例,地球的生物圈就是一个碳基生物圈,每个生物的组成物质来源于生物圈,在死亡后这些物质也将回归生物圈,周而复始,只要生物圈的总体架构不被破坏,生物的繁衍机制就可以保证其周而复始地动态存在和平衡。

简单地说,人类的生魂来源于地球生物圈,也将回归于地球生物圈。

灵魂,是能量的集合体,那么人类的灵魂又终将归于何处?

关于这个问题,从古至今人们从来没有中断过思考,这就是哲学上中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然而,大部分人类是思考不明白的,于是宗教跳出来告诉大家答案。

地球上现有的关于人类灵魂归宿问题的回答,是存在诸多分歧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哪一套理论更接近真理,让我们辩证地来讨论一下。

世界上所谓的“真理”很多,但那些都只是人们臆想出来的理想状态或运作规则,而非时空的本质和运作规则。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物质不灭”这一真理必然是真理,地球人目前所认知到的物质是物质,尚未认知到的物质也是物质,物质或能量只会从一个形态变为另一个形态,物质是能量的实体形态,能量是物质的虚无形态,物质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基督教和*教的基础教义来源于一家,存在一位最高神,即上帝、真主,虔诚的信徒在死亡后,灵魂会回到上帝、真主的身边,享受天堂中的快乐;未皈依的、变节的、异教徒死后,灵魂会进入可怕的地狱,与恶魔为伍。

若该理论成立,那么中间存在一个问题,人类是生生不息的,除了少数游离于人间的灵魂,其它的灵魂都去了天堂或者地狱,那么,为什么天堂和地狱不会爆棚?

天堂和地狱的容量究竟有多大?灵魂存在于天堂地狱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是否我们可以在哪里看到我们祖先的灵魂?

如果天堂或地狱能够无限容纳灵魂,也就说明灵魂可以永远存在于那里,那么人类所在的世界又有什么留恋的意义呢?如果灵魂在天堂或地狱中迟早会消失,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去天堂或地狱呢?

若该理论成立,那么一个问题诞生了,既然人类的灵魂将会去往天堂或者地狱,那么人类的灵魂从哪里来的?

这样的漏洞在一些宗教的理论体系中存在,在非宗教的理论体系中,更是普遍存在。只要这个漏洞存在,这些理论就无法完美地回答灵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其实,这些理论已经告诉了人们真相,但是,隐藏或扭曲了部分真相,而佛教,告诉了人们80%的真相。

佛教中“六道轮回”的理论体系,弥补了其它理论的不足,使佛教的可信度大大提升,这也是佛教理论体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道家的理论中,并没有解释灵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不过道家的理论告诉了我们宇宙的本质与起源,相关问题可以举一反三迎刃而解。佛教与道教的理论体系兼容又互补,共同阐释了那个我们尚未认知的世界。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间道;三、修罗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

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是轮回之人善恶二业——即因果,比较优良的结果;下三道为三恶道,是轮回之人善恶二业比较惨重的结果。

一切陷入轮回的众生,他们轮回的途径,不会超出六道的范围。

传说,当宇宙最高神醒着时,世界是活动的;当他躺下时,世界就平静下来;当他要睡时,万物就消失融化于最高灵魂之中。最高神就是通过睡和醒,永无休止的让万物生生灭灭。

所谓的六道轮回,就是去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

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道教的神仙以及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

这就是佛教的“六道轮回”理论体系,然而它并不是轮回的全貌。

贺常挠了挠头,问道:那……轮回的全貌是什么?

如来咂了咂嘴,道:啧,还要我明说吗?所谓的“六道”,是被定义出来的时空啊!

贺常不解道:被定义出来的时空……你是说,时间模型?

如来叹了口气,从书桌抽屉里拿出一张图,对贺常道:你还真是笨啊……你看这张图,在六道轮回中,六道众生都在转轮圣王的所掌握的圈圈里,只有道教的神仙、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

你仔细想想,这样的艺术形象代表了什么意思?轮转圣王将六道轮盘与轮盘外的世界格成了两个世界,六道众生与轮盘之外的存在是两个世界的存在。轮转圣王青面獠牙的形象代表着强大的力量,约束着轮盘的边界。

神仙、菩萨、罗汉超然于六道,说明他们的力量远远强于轮转法王的力量,他们可以突破六道的边界,或者说,是他们定义了六道的时空,委派轮转法王管理。这些神仙或菩萨,就是我们的艺术化形象,佛教中的罗汉,就是被吸纳到高等生命圈里的成员。

贺常一拍脑袋,恍然大悟道:哦,原来如此!

如来呵呵一笑,道:还“原来如此”!好好动动你的脑子想想啊,既然定义了时空,那么设计者必然不会允许其混沌一气,必使其秩序化,于是按照该时空中灵魂的不同属性,将这个时空划分为了六个大类,即天道、人间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为什么会划分为六道,而不是五道或者是七道呢?因为宇宙万事万物的和谐状态都是动态对称的,所以分类的数量必然为双数。

其实,在这个时空中,真正存在的是所谓的“天道、人间道和饿鬼道”,而其余三道,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出来的概念,本质上与其它三道是一致的。

贺常沉思道:你的意思是说,六道是对立统一的,存在互相变换的可能?

如来站起身来,绕着贺常走了一圈,道:是的,存在。因为六道本来就是一种概念,该时空中的存在确实在不断地流转、变换,映射到六道理论中,就是六道的变换。既然变换,就需要定义变换规则,所以,你看到了所谓“业力”和“轮回”的相关概念。

六道轮回的原始动力,就是轮盘中心的“业力”,所有存在的业力在驱动着六道生生不息地轮回,那么,什么是“业力”?

业力,就是指个人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言行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引申一下,就是驱动六道轮回的业力,是指所有存在过去、现在和将来所有言行所引发的结果的集合。

业力的概念,来源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并将因果关系引申放大为佛教中的“因果业报”的理论。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只是一个点对点的逻辑关系,只能解释很多直观的、微小的问题。而事实上,万事万物的因果都在互相耦合,动态地使得事物呈现出一种总的趋势或结果。

如果你用Matlab或ANSYS做过物理学上仿真分析,你就会对“耦合”的含义非常清楚,在这一点,哲学、宗教上的“因果关系”、“因果业报”、“蝴蝶效应”什么的,延伸理论都与物理学上的“耦合”完美统一,世界本就是这样的。

既然物理学上的一些问题,例如电磁场、核弹爆炸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分析而看到将会产生结果,那么我们的世界也可以通过类似的“仿真分析”而看到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这就是“占卜”。

“占卜”是一门高深的数学,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将宇宙中的所有事物运作规律公式化,就算神仙也不是全都能做到这一点,也不是所有人的脑子都能够运算如此庞大的信息量,神仙并不是万能的。而那些会占卜的人,就可以像做有限元仿真分析那样,量化地、清晰地回眸过去,推演未来。(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巅峰游戏制作人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赘婿归来 极品上门女婿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浪潮 五代梦
相关推荐:
时空少年前夫请你靠边站总裁的贴身保镖近战高手我曾说谎爱上你轮回少将的学霸娇妻独家专宠恋一世的爱网游之混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