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二一八章 汉人恶魔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督教中上帝的名字,是YHWH,这显然是个记音的符号,只有声母,没有元音,我们音译为“耶和华”,基督徒为了避讳直呼其名,称呼为“主”。

*教中的“安拉”,也是一个记音的符号,与Alaha一样是译音来的,基督教和*教的最高神一样,都是最高神,两教的典籍中很多地方可以证明这一点。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圣经》和《古兰经》中对于上帝耶和华或真主安拉的描述有一些区别。

我们暂且放下两教的区别,看看基督教阵营对上帝的认识。

从上帝的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出,基督教阵营对上帝的名称究竟应该是什么也不是很统一,我们先看YHWH和LordGod这两个常用的称谓。那么,西方人对上帝的这两个称谓是怎么来的呢?

人类的文字,最初都是用来记音的,YHWH这个名字很显然是记音,但是这个名词中没有元音,说明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缩写词,省略掉元音很可能是为了避讳直呼其名。

这同时也说明了,YHWH是上帝的本名,或者说上帝告诉他们他叫YHWH。

但是,正因为这个名字的符号中没有元音,所以我们可以将其音译为“耶和华”,也可以音译为“亚和瓦哈”、“易亥完汗”、“炎”等。

我们再看LordGod,God指的是神,那么为什么会用“god”这个发音来表征神?这也就说明了,西方人的领袖曾经接触的神,他的名字中有个字的发音是这样的。

而Lord虽然是一个字根,表征“至高无上的”意思,但是,Lord一般只和God组合在一起,而不用在其它的场合,这一点和我们对上古人物的命名很相似。

在古代姓氏出现之前,每个人的名字一般都是一个字,氏、姓、名、字、号都是独立的,可以有其一,可以有多个,也可以什么都没有。

在宫玉海教授的考证中,他认为基督教中的上帝是人类中央帝之一——帝喾。

《山海经》中的关于帝喾的记载很多可以和上帝的行为对应起来,喾,姬姓,号高辛氏,黄帝曾孙,颛顼的伯父。

在“十万昆仑”对《山海经》的解读中,认为上帝是灵恝。

灵恝,炎帝之孙,母亲是华胥氏的女儿,论辈分要比帝喾高一到二代。

以上两者为代表的考证,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二者只是还原了一个侧面,上帝的原型,不是某个人,而是和道教中的玉皇大帝一样,是几个人的意象的组合体。

因为基督徒对于上帝的认知,是来源于《圣经》中的描述,在《圣经》成书之前,人们主要是通过口口相传,获得对上帝的认知。

当天帝或者中央帝来到不同地区的人类当中指导文明的时候,在上古人类看来,他们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也许他们告诉了相关地区人类他们的名字,但是在人类以讹传讹的过程中会发生改变。

于是,相关地区的人类在传说中,就把不同的人、相似的活动,人为地归于一人身上,形成了对上帝的认知。

正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类对于上帝的认知是不同的,所以在“上帝究竟是谁”的问题上才会产生意见分歧。

有分歧就会有矛盾,要化解矛盾就需要统一认知,于是,在中世纪政教合一的时候,教皇组织各地的主教们在一起讨论“上帝究竟是什么”这一哲学、神学问题,得出“上帝耶和华是三位一体的存在”这一结论,所谓“天父、圣子、圣灵”,并给出相关解释,最终形成共识,写入《圣经》。

基督教分化成天主教、东正教等各个教派,不是因为后期人们对于上帝的认知出现了分歧,而是在一开始就存在分歧,虽然教皇统一过基督教,但最终还是不能维持基督教统一的局面,因为各地区的人们更相信其祖先流传下来的说法,而不是去相信教皇组织的讨论会的讨论结果。

换句话说,基督徒们自己都搞不清楚他们所说的“上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圣经》从最初的造物主日志,融入了上古世界历史,融入了教会、教皇的施政理念,以及其它诸多内容,一锅大杂烩装订成册,所以,如果以《圣经》去考证世界历史,只具有参考价值,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将世界人民对应到《圣经》中去寻求血统来源,更是滑稽而毫无逻辑的事情。

《圣经》中很多内容都是以上帝之名写下的内容,只有一些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对应起来的地名,而且地名不成体系,人名不成体系,氏族名称更不成体系,与《山海经》根本没有可比性。

《山海经》在周朝之前已经成书,再无修改,而且,《山海经》顾名思义,是以记载世界地理为基础的百科全书,对于世界地理有着成体系的描述。

以世界地理为基础,去考证人类的起源、文化的起源、人类历史等问题,才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我们华夏文明中对于氏族人名的命名方法,成体系,分辈分,十分利于考证血缘关系。

所以,仅以《圣经》为依据去考核世界历史,如果不是荒诞无稽的,那就是别有用心的。

汉人是含的儿子迦南的后裔,雅弗一定要住在闪的帐篷里面,闪是谁?含是谁?雅弗是谁?他们的后裔住在哪里?他们的特征是什么?他们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他们的后代繁衍情况如何?其后裔是一个氏族、一个民族、还是一个种族的规模?这些关键问题在《圣经》中都没有描述。

只不过《圣经》中说道:雅弗必将扩张,使他住在闪的帐篷里。

这是一段毫无针对性的预言,这段预言套用在古罗马帝国身上也是可以的,古罗马帝国的建立、扩张也完全符合这预言的内容;黄帝族在炎黄战争后一统九州,也完全符合这段预言。

所以,没有针对性的预言,就不是预言,而是“泛泛而谈”。

现在西方国家搬出《圣经》所炮制的这一套言论,就是一场意识形态攻势。

宗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信仰必须统一,只能崇拜一个神,不能崇拜其它偶像。这是为了巩固宗教的统一,巩固神的地位。

同时,为了巩固宗教统治,会将其它势力丑化成恶魔,这一点,《圣经》做的非常好。

在《圣经》成书的一开始,保守派天帝就要求人类不准崇拜其它偶像,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将撒旦丑化成了恶魔的形象,牛角牛蹄;将背叛上帝的大天使路西法丑化成恶魔;将自立门户的莉莉丝丑化为恶魔;在基督教被撒旦掌控住之后,非基督教势力全部被丑化。

这样的操作,就好像古代的帝王政治斗争,例如雍正上位,把几个争过皇位的王爷囚禁起来,再打上“谋反”的标签。

上世纪某个年代特别喜欢给人“戴帽子”,然后批判,然后打倒,《圣经》是也一样,将所有非基督教势力都“戴上恶魔的帽子”,然后批判丑化,然后以上帝之名发动战争。

现在很多人都在反思那个年代“戴帽子”的做法,在批判那时的疯狂和无知,那时被“戴上帽子”的人是委屈的、不甘的、愤怒的、无奈的,可是如今,当西方国家以上帝之名给世界各地的人民“戴上帽子”,被戴上帽子的反而觉得庆幸的、骄傲的,觉得这“帽子”戴的对,不是脑残是什么?

当我们戴着别人给的“帽子”的时候,去争论对错,能争论出结果吗?

我们要做的,是先把“帽子”摘下来。

西方国家的“水军”在网上炮制出“汉人是恶魔的后裔”这样的谬论谣言,然后很多网友也跟着附和:说的对,我觉得也是这样的,我们应该敞开门接受“洗礼”,去迎接自由光明的未来。

这不是傻逼是什么?是肉鸡,养肥了供别人吃的肉鸡。

有句话说的好,“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没文化不可怕,脑残才可怕;脑残也不可怕,带路党才可怕。(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巅峰游戏制作人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赘婿归来 极品上门女婿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浪潮 五代梦
相关推荐:
时空少年前夫请你靠边站总裁的贴身保镖近战高手我曾说谎爱上你轮回少将的学霸娇妻独家专宠恋一世的爱网游之混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