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七十九回人生穷困难预料祸福同样是亦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回题目是曹植《豫章行》诗作的主旨思想,亦是运用典故表述内心世界的篇章。属于乐府歌辞,收入《乐府诗集》中的有曹植的这两首。“豫章”为古郡名,其辖境在江南昌县一带。

其一曰:“穷达难预图,祸福信亦然。虞舜不逢尧,耕耘处中田。太公不遭文,渔钓终渭川。不见鲁孔丘,穷困陈蔡间。周公下白屋,天下称其贤。”

其二曰:“鸳鸯自朋亲,不若比翼连。他人虽同盟,骨肉天性然。周公穆康叔,管蔡则流言。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

此诗第一首是说人生穷达祸福难以预料,但如执政者能像周公那样求贤若渴,有才德的人就不会终久穷困。“穷达”指政治上失意或得志是难以预料。“虞舜”二句是说远古时期的帝王,相传舜为君之前,曾在骊山耕田,当时帝尧寻求王位继承人,四方部落首领均荐举舜,尧经过考察,以为舜是贤德人才,遂将帝位禅让给他。虞舜若不遇尧帝,一生只能耕于田。作者在本篇中,也暗喻自己怀才不遇,不被重用的悲哀。他在自试表中说:“今臣志马驹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荐国之举,是以于悒而窃自痛者也。”表述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太公两句”《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周西伯即周文王,外出打猎,在渭水边遇见太公望,名吕尚,亦称姜子牙。经过一番了解,便带他同归,立他为师,吕尚辅佐文王、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此前,姜尚虽贤,但一直穷困不见于世。常钓垂于渭水之滨,文王不知其大贤,说“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尚为太公望,其子武王尊他为师尚父。这个典故从正面说明贤士旦有幸会明君,才能建功立业。

“不见鲁孔丘”二句,则是从反面说明其道理,说孔子未遇到明君,被穷困的故事。据《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周游列国,到了陈蔡两国之间,楚国派人来聘孔子,被陈蔡大夫所忌,而发兵围困他。孔子绝粮,弟子们饿得都起不来了。正反两面佐证了不能预料自己命运的道理。结尾两句则是赞美周公卓识人才,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道理。

此诗第二首作者继续以典故抒写骨肉之间应相亲相爱,不应当散布流言蜚语使骨肉相离。“鸳鸯”,鸟名,雌雄配偶不离,常用比作夫妻,此处喻指朋友相亲。“比翼”指成双对,并翅而飞,以鸟喻指亲朋。“同盟”,朋友立誓定约,以期友好不变,“骨肉”指兄弟家人之间,相亲相爱乃属天性,犹言乃天生成的。

“周公”、“管蔡”二句,周公即周公旦。“康叔”乃周武王弟,初封康故曰康叔。“管蔡”乃管叔,蔡叔二人皆为周武王之弟。武王灭纣后,管叔封于管(今河南郑州);蔡叔封于今河南上蔡。名字前者皆为封号。“流言”指管蔡父王死后,成王年幼,乃由周公旦摄政,管蔡二人不服,乃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与商纣王之子武庚一同叛乱。周公奉成王之命征纣,叛乱被平定,管叔被杀,蔡叔被流放。

“子臧”、“季札”二句,二者皆为人名。子臧春秋时代曹国公子,《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曹寅公死后,曹国人以曹成公不义,要立臧为君,子臧不愿意,因而逃亡宋国。季札乃吴王寿孟的小儿子。长子诸樊要让位给季札,而他坚决不接受,并说:“我季札虽然不才,但甘愿效法曹国的子臧,以免失节。”

曹植在此诗中,反复强调兄弟之间应当亲密无间。并以历史典故表明自己对兄长情深意真,不存疑心,进一步表明要兄弟和睦相处,其目的针对文帝对他的猜疑是显而易见的。此诗善于运用历史典故,用对比的手法表明心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欣赏价值。(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五代梦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赘婿归来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乾坤九环珠绝口不提,我爱你亿万宠婚缠绕一路繁花相送江山不若三千弦半路夫妻奈何缘浅绝世邪少最强近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