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八十回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初七年二月(公元6年),魏文帝曹丕病逝于洛阳,其子曹叡继位,是为魏明帝。他当政后,对身为嫡亲叔父的曹植,在人身攻击、伤害方面,虽较其父曹丕有所减缓,但在猜忌、压迫方面,仍无根本的改变,曹植仍处于精神孤寂痛苦、心怀忧思畏讥、报国无门之恨中。从本回起,选择明帝当政后,曹植的若干诗赋著作供欣赏。

本回题目是曹植《吁嗟篇》中内容,大约作于明帝太和三年之际。曹植传中说他:“十一年中三徙都”、“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此诗即是抒发他的这种无根漂泊之痛。

其原文如下:“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

“吁嗟”二字为忧叹之词,属于乐府相和歌清调曲。“转蓬”飞转的蓬草,花似柳絮,遇风则飞。意指可叹我这飞蓬草“居世”,活着如此之难,永远离根而飞,从早到晚不休闲。明帝不许诸王入朝,骨肉之间等于生离就是死别,所以有“长去本根”的痛苦。“陌”指东西方向的田间小道,“阡”南北方向的小道。“回风”即旋风,把我吹入云间。“飘摇”翻飞不定,“八泽”古代的八大湖泽,“五山”指五岳,流连漂泊无定所。篇末几句是说,宁愿“野火燔”毁灭,也不能忍受兄弟之间永别的痛苦。

此诗全篇以飞蓬为喻,处处写飞蓬,又处处是作者写自己,形象具体而生动。最后两句“草随火灭,愿与根连”反衬出了转蓬去根之痛,真是千秋绝唱。毫不夸大地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像曹植这样,展示一个失意内心世界的诗人,此前也只有屈原一人。(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五代梦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赘婿归来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乾坤九环珠绝口不提,我爱你亿万宠婚缠绕一路繁花相送江山不若三千弦半路夫妻奈何缘浅绝世邪少最强近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