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629章:半包围之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位关键人物便是张浚,只不过此时并未来到西北。

排挤王庶、自己又被反咬了一口,做为曲端的长期属下,深知曲端过往的吴阶心中不得不忧惧起来,但此时吴玠只能隐忍。

对抗金军,西军其余各路军马、甚至一些关陕义军,是如何轻信了曲端的合兵并进之约而导致惨重损失、甚至魂断沙场。

同样吴玠也不会忘记,曲端为了排挤朝廷特使、文官王庶,坐视金兵围困延安城而不救,而后却以失地之罪反咬王庶一口,险些置他于死地;此外多少与曲端同阶同级的将领、多少与曲端互不统属的义军首领,都在不知不觉中着了曲端的道儿;甚至身受朝廷保护的特使,也要受曲端的钳制。

自己身为属下,曲端对他有绝对的生杀大权,他的命既然被曲端盯上了,也就等于危如累卵。

所以,吴玠恨曲端有理,却不代表他诬陷曲端谋反有理,这个是非还是要明确的。

纵观两宋交替之时,曲端所做所为,身为南宋初年西军统帅的曲端得罪下的人还真不少,活人和死人都有。死人,逝者长已矣,倒也不用担心虚无缥缈的魂魄会来找他算账;活人,就大大的麻烦了,都在攒足了劲儿等着、策划着曲端的现世之报。

只是吴玠心中明白,处置曲端只能由上面来处置,自己是完全没有这个能力的,所以一直将这份怨愤埋于心中,直到等到那个该出现的人出现。

……

建炎四年,张浚提出经营川陕的建议,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

曲端虽然在西军中有诸多的不良记录,但曲端的能力在刘法、种师道、种师中、刘仲武等一干西军名将凋零后,却是首屈一指的。

初到川陕的张浚,多少具备了驯服曲端的条件,而且张浚对曲端也是十分厚道的,在宋高宗赵构己经对曲端开始生疑之际,张浚向朝廷力保曲端无反意,这是对曲端的救命之恩;筑坛拜曲端为威武大将军,是对曲端的知遇之恩。

迅速协调、整顿西军诸路人马,使得上下同心戮力,一致对外,是张浚的行政之才;汰庸者而选贤将,用赵开而拓财源,使得西军在无粮饷之忧,是张浚的识人之才。恩同再造、才足折服,可以说,曲端至少在富平之战前是对张浚满怀感激和崇敬的。

表现就是,富平之战的战前军事会议上,曲端直言不讳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固然是出于他军人的本能、责任感和他一贯的用兵之道,但又何尝不是对恩公的善意提醒,只不过曲端的语气不大好,不忍见恩公在决定宋、金命运的决战中遗憾终生。所以说曲端在这一点上还是厚道的。

否则,曲端若真怀着夺取排挤之心,大可以像之前一样,听凭张浚实施他那漏洞百出的作战方案;败了,轮不到他这个具体实行者承担责任,倒足可叫凌驾于自己头上的张浚在四川无法立足。

可以说曲端是个争权夺势的好手,但在揣测人心或是为人处事上却差的远了,终于因在用兵一事上,不知言语高低的曲端彻底得罪了张浚,张浚也因为自己的提携的这个下属不给自己脸面而勃然大怒,将处贬为团练副使。

曲端是身经百战的武将,自然深知兵事,在看了张浚的作战计划之后,就看到了各种漏洞失算,而张浚也没有听取曲端的任何建议,事情也正如曲端所预料的那般。

从曲端与张浚有争议的开始,环绕张浚的光环便开始迅速褪色,崩坏;战场上的惨败、逃路上的狼狈,难道还会让曲端对张浚存着当初的敬畏之心?以曲端的为人与性格,自然不会。

西军一连串的败仗与人心惶惶,足以证明张浚并不比之前那些文官高明多少,曲端当年能不将王庶放在眼中,自然对张浚的敬畏之心既退、轻蔑之心即起。

因为张浚有了冲突,又受朝廷怀疑,曲端受到了贬职的处理,做了团练副使。然而在张浚指挥的富平之战宋军失利后,曲端有了一丝复起之机。不止是吴玠、王庶等人坐不住,便是张浚也坐不住,他们必须将曲端这一丝复起之机扼杀在张浚的府衙里,为了自保也为了报复。

最简单快捷的方法,自然是制曲端于死地,死人永远没有翻盘的机会。于是,吴玠和王庶都想到了“谋反”这个万劫不复的罪名。

王庶、吴玠自然不愿看到曲端东山再起,而张浚也知晓王庶是如何被曲端压的抬不起头,曲端起复后能不能与自己密切配合还是一个问号,而且富平之败后,面对金军即将入川的危局,曲端能不能像吴玠那样心甘情愿地死守和尚原,也是未知数。

其实张浚更怕的是,曲端会借着朝廷追责自己富平之败责任之时,趁机攫取川蜀的最高军政大权。事实上以前曲端就是这样对付王庶的,正所谓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谁也不敢保证曲端不会做出这种事来。

文官喜好面子,张浚自是十分看中自己的面子,虽然这个面子在富平之战后己经丢的差不多,但愈少便愈要珍惜。

吴玠激起了张浚的虚荣,启发了张浚的思路;王庶给张浚提供了证据,尽管这证据连傻子都骗不过;康随充当了张浚的刽子手,最终让曲端死无全尸。

但杀不杀曲端、如何杀曲端,最终要由张浚拍板决定;吴玠和王庶只是摇旗呐喊、推波助澜而已;相反,张浚若铁了心复用曲端,吴玠和王庶再喊再推也没用,这两人谁也无权控制和干涉身为川陕最高长官的张浚的行止。

曲端以往的黑历史,再加上吴玠与王庶的鼓动,张浚下了杀曲端的决心。

在冤狱的相似性上,曲端与岳飞极其的相似,都是“莫须有”的罪名,这也让后世人将目光落在了曲端的身上,虽然此时曲端的职位比岳飞日后的职位要差上一些,但都是领兵一方的人物。但在为大将风度上与容人之量上,曲端远远不如岳飞,正所谓心胸取决于成就的高下,曲端便是不死活到与岳飞并肩作战地代,怕是也取得不了如岳飞一般的成就。

前世附庸风雅,乐天读到过关于曲端的传记,这才让乐天知晓了曲端这么一个人,更知道曲端与吴玠、王庶、张俊这些人的恩怨过往。

乐天觉得,曲端虽未必能取得岳飞那样的成就,但只要能够引导他,帮他克服自身缺陷,而充分发挥他优势的人,南宋中兴四将里,曲端未必不会占有一席之位。

但乐天也知道,能够令桀骜不驯如曲端这样的人心服口服,就需要一个才华横溢、既有文人的博学多识又有武将的谋略果断之人来引导他。

……

“中书大人,据斥候来报,唐来渠西北方向发现夏军,自向我军左翼包抄而来,种师、刘帅命小的来请中书大人去帅府议事!”

就在乐天示意曲端、吴玠、吴璘兄弟二人不要多礼时,忽一骑而来,马上小校报道。

乐天问道:“不是己经派人决了唐来渠么,没挡住夏人军队么?”

听了乐天发问,那小校回道:“回中书大人的话,唐来渠虽然自黄河取水,但水流缓慢,再加上唐来渠以西河道众多,根本阻止不了夏军!”

就算是秋冬的枯水季节,黄河水流依旧汹涌澎湃,但水势不可避免要低落许多,掘堤灌静州以南之地尚还可以,而唐来渠是于黄河鸣沙河段以下黛黛岭的峡口段取水,再一分为二一条为唐来渠另一条为汉源渠,水流自然缓慢,能淹得了多少地方,又怎么挡得了西夏军队。

“你可知有多少夏军?”乐天向那小校问道。

那小校忙回道:“据斥候来报,夏军分兵两路,一路从正北方向而来,另一路从西北方向而来,两路兵马有十余万人。”

“本官这便回城!”乐天点了点头。

随后乐天将目光投向曲端、吴玠、吴璘兄弟二人,“你几人可愿随本官上阵杀敌?”

“我等愿意!”曲端闻言,兴奋的拱手说道。

吴玠、吴璘兄弟二人只是曲端属下的队官,自然不能说话,不过听到上阵杀敌四个字时,眼睛立时高了,眼神里尽是兴奋之色。

话音落下之后,曲端又犹豫了起来:“只是卑职得到了命令,要卑职看守汉源渠堤坝,以往夏军乘船毁堤。”

眼下宋军决了黄河大堤,引水灌了西夏静州以南,使西夏军队不能从东方包抄宋军,但宋军也要防备西夏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若是乘舟掘了汉源渠,灌了宋军的营地,宋军后无退路,就等于陷入到西夏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这一点是乐天与种师道、刘仲武、种师中四人他细研究过得出的结论。

听曲端之言,乐天一笑:“你几人若是愿随乐某上阵杀敌,本官为你几人于种师面前请战!”

“中书大人提携之恩,卑职感激不尽!”听乐天这么说,曲端忙拜道。

点了点头,乐天言道:“只要你不负本官期望,不令本官丢失颜面便是!”

听乐天这么说,曲端面色凝重信誓旦旦言道:“卑职以项上人头做保,定奋勇杀敌绝不负中书大人期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五代梦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赘婿归来 极品上门女婿 巅峰游戏制作人 砸锅卖铁去上学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浪潮
相关推荐:
以死换生陈长生传守望之锋美漫之心念之力【征文】花落流年错美漫里的变形金刚荒火战争往后余生机战王朝六零军妻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