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630章:孔明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顺州城的守卫比之前越发的森严起每个士卒的面色都十分凝重,整个城池的气氛令人莫名的紧张,给人以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乐大人想来也听到了禀报,唐来渠的水量不够,阻挡不了夏军步伐,眼下夏军兵分两路,自西、北两路向顺州压来,我军后方便是汉源渠与唐来渠,可谓是背水一战!”刘仲武看着挂在帅府里的巨大地图说道。

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乐天向种师道三人问去:“不知三位大帅是如何计议的?”

“拒北方之敌,以唐来、汉原两渠最窄处设阵相拒,至于唐来渠以西之敌以唐来渠为险相拒!”种师道、刘仲武三人中以种师中职位最低,随即又言道:“只要坚持到鄜延路或是熙河路二位刘帅一部前来支援,我军定能与敌一较高下,甚至灭夏也并非难事。”

唐来、泾原两渠最窄处不过七八里,无论是哪一方进攻,对方皆可在这里设卡相拒。

“不错!”种师道点头,同时说道:“只要我部能坚持半月,便是夏人灭亡之时!”

“大帅,据探马来报,夏人北路人马己于距离顺州城外三十里处安营扎寨,夏人西路人马,于顺州城唐来渠河西岩安营扎寨!”

就在种师道话音落下后,外面有小校进来禀报。

“夏人北路、西路各有多少人马?”种师道问道。

那小校回道:“据派出的斥候禀报,夏人两路人马号称三十万大军……”

“虚张声势……”刘仲武笑了起来,不屑道:“夏人想要拼凑出三十万人马,夏人除了将西面与北面的守军全部调过来,还要将民间青壮全抓当壮相还差不多。”

“去掉把守兴庆府、静、怀、永三州的守军外,这次夏人十万人马还是有!”种师中认真分析道。

到了这个时候,乐天也没有办法,正如种师中所言,只能等到刘法或是刘延庆两部支援,自己这一部人马才能由被动转为主动。

事情议到此处,也只能这般了,刘仲武让身边亲兵将披在身上的大氅解下,随意言道:“昨日天气还有些干净,今天怎变的闷热起来。”

“是啊!”种帅中附和道:“今日早间还是晴日,到了午间便变做阴天了!”

“变暖?阴天?”闻言种师道不由的将目光向外投去,面上立时变了颜色:“怕是要变天了,眼下己至十月,下了这场雪后,夏境怕是要结冰了!”

民间素来有“雪前暖,雪后凉!”的民谚,西夏又处于西北苦寒之地,十月份下了雪,河渠封冻是必然之事,之前决了黄河灌了静州以南之地怕是从此不再泥泞,若冰结的结实,恐怕天堑就会变成通途,不止静州以南的黄泛区连同唐来渠也失了做为天险的用途,使得西夏军队对大宋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倘若真是如此,在西夏军队的重压之下,种师道、刘仲武要么据顺州死守,要么退出顺州后撤,白白辛苦一番。

种师道、种师中、刘仲武三人都是西军中最好的将领,又怎么又不知道此事,面色立时都变的凝重起来。

乐天也是不由的眯起了眼睛,眼下的情势对宋军来说可是大为不妙,心中也在思虑应对之策。

许久之后,乐天才抬起头向旁边的兵卒问道:“外面现在是什么风向?”

听到乐天问询,那士卒忙出了正堂看看树在院内的帅旗,回来禀报道:“回中书老大人的话,外面刮做南风!”

“南风……”听了那士卒的禀报,种师道的眉头锁的更深了,同时摇头道:“天时不顺,莫非此次五路伐夏,又会如前次一般?”

“南风……”听了那士卒的禀报,乐天的眉眼中却是露出几分笑意,向种师道与刘仲武三人拱手言道:“三位老大人,不如我军趁夏军立足未稳,兵马长途跋涉劳累之际劫营。”

“劫营?”听闻乐天献计,种师道摇头苦笑:“北面的夏军定然于正面严防死守,不会给我军偷袭劫营的机会,而西面的夏军有唐来渠做为屏障,哪有那般容易。”

对于种师道的否定,乐天丝毫没有在意,进而说道:“下官以为先施以火攻,使夏军大营惶乱,再以兵卒趁机夜袭,定可大破夏军,一举扭转我军眼下的劣势!”

刘仲武摇头否决,言道:“此战关乎夏人生死存亡,夏军将领防守严密绝不会有半点大意,我军靠近夏军大营便会被发现,又如何纵火?”

乐天接着言道:“下官所说的火攻,并不需我军派人进入夏军大营纵火,而是要火焰从天而降,落入到夏军大营,待夏军救火的慌乱之际,我军趁机偷袭劫营,定可一举功成大败夏军!”

“火焰从天而降?”听到乐天这么说,种师道、种师中、刘纵武三人不由的面面相觑,不明白乐天话里是什么意思,心中又极为的好奇。

感觉乐天说的不着边际,文人出身的种师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责斥:“子不语,怪力乱神,乐中书身为读书人,怎可信虚无飘渺的神鬼之说?”

“听乐中书这般说话,刘某倒是想起一件有关于乐中书的旧事!”刘仲武与种师道的态度完全不同,接着言道:“乐大人在京中任职时断案如神,有数桩案子因破的巧妙,被录入我大宋提刑典中,成为主刑官必读之例,老夫曾观过此案例,说是去岁乐中书曾得陛下宠信的金羽门客林灵素相助,请出三清祖帅断了一桩儿媳杀婆血案,将凶手绳之以法,莫非乐中书得金羽门道林道长的真传,有通晓巫神法力之术?”

听刘仲武这么说,乐天立时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古人又信奉鬼神之说,种师中听得好奇,在旁言道:“乐中书不妨与老夫三人等说个清楚,这火焰从天而降是什么意思?”

“下官与林灵素道长只不过是有数面之缘罢了,并未与林道长习得道法!”乐天摇头。

“那这天降火焰又是何意思?”刘仲武不解。

乐天一笑,反而问道:“三位老大人可曾听说过孔明灯?”

“孔明灯?”刘仲武点了点头,“这个老夫倒是听说过的,民间将此灯称为天灯,也叫许愿灯、祈天灯,一般在元宵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施放男女老少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

传说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所发明,据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好计策!”没等刘仲武将话说完,种师道忽大喜了起来,将刘仲武的话打断开来。

“果然是好谋!”此刻刘仲武也反应了过来,言道:“只要将孔明灯做的大些多些,然后再在孔明灯里放置火油等易燃物,如诸葛孔明一般,算计好风向使之坠落于夏军营中,夏军营中自然大乱……”

种师中听闻之后,却是摇了摇头:“这孔明灯倒是容易制做,但漂浮的高度过高,又如何落于西夏人军营中,这却是难办的紧!”

乐天言道:“在孔明灯中放置火油火棉等易燃物,重量会压低孔明灯的飞翔的高度,再在孔明灯中除放置燃烧的松脂外再放以火油火棉等易燃物,待松脂燃尽之后便点火油火棉,孔明灯自然会化成火团从天空中掉落,只要将火向与燃烧时间估算准确,再加以大量孔明灯,火烧夏军大营并非难事!”

“妙哉!”

听乐天这样说,种师道不由竖起了大拇指,连同刘仲武与种师中二人投向乐天的目光中,也尽是赞赏之色。

“冬日常刮西北风,只有雪前偶尔有从南或是东南方向刮来的风,今日正值南风,我军可谓是占了天时,不趁此机会行事,岂不贻误了战机?”刘仲武也是言道,同时看了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二人,问道:“二位以为如何?”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误此战机,我等悔之晚矣!”种师中言道,眼神灼灼。

“此战只要铩了夏军的锐气,夏军短时间内定不敢再向我军发起进攻,也为我等争取时间等候援军!”种师道言道,目光中满是自信。

孔明灯制作起来简单的很,所有的物件也是普通到了极点,只需大薄纸三张、松脂、细铁丝若干,至于火油火棉军中更多。

为了能够载起火油火棉,孔明灯也要制做的大些才好。种师道、刘仲武二人分别下令,让两路军中士卒做孔明灯,至少要做两万盏。

孔明灯这等东西,许多士卒小时候都玩过,做起来自是不陌生,只是这些士卒们心中不解的很,眼下与夏军就要有大仗恶仗要打,怎么做起了孔明灯。

有人不禁要问了,宋代有细铁丝么?汉代的金缕玉衣用的是很细的金丝,金有很好的延展性,做起来比较容易,铁的延展性也不差,至中国什么时候有铁丝的,看看锁子甲就知道了,锁子甲就是由一个个铁丝环,环环相扣而制成,而锁子甲在西方公元前五世纪就有了,华夏在晋代的时候,锁子甲在武将中也很流行了,这说明拉丝技术在晋代时便有了。

现说古代制做针,可不是铁杵磨成针那样,是用拉丝技术将铁拉成铁丝再断开,磨尖打孔而成的,若是用铁杵来磨,不知磨到猴年马月。铁杵磨针的典故出自明朝郑之珍的《目连救母·刘氏斋尼》,要说劝说倒是可以相信,但若是当真就有些让人笑掉大牙了。

再者说,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写了一首《鬼蝶》的诗,其中有一句“双眉卷铁丝,两翅晕金碧。”显然可以证明宋代是有铁丝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五代梦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赘婿归来 极品上门女婿 巅峰游戏制作人 砸锅卖铁去上学 超能农民工 他身上有条龙 浪潮
相关推荐:
以死换生陈长生传守望之锋美漫之心念之力【征文】花落流年错美漫里的变形金刚荒火战争往后余生机战王朝六零军妻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