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二十五回奸邪人扰乱朝政爱恶败俗而败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奸谗,在曹丕的典论文章中,占有很重的分量,这无疑是因为他亲身感受,幽思而作的《典论论奸谗》一直围绕着立嗣问题而立论,他在一篇悼念其父乐府诗中论:“人亦有言,忧令人老。嗟我白发,生一何早。”曹丕在经历了严酷而漫长的立嗣斗争风波后,已感到身心交瘁,他就是披着一头华发走上帝王宫殿的,因而他这篇典论文章,是明确有所指、有感而发的

《典论论奸谗》曹丕先后写了五篇文章,第三篇是有关何进与宦官之间的互相残杀的事,省略之,现主要围绕立嗣的几篇作介绍。

原文为:佞邪秽政,爱恶败俗。国有此二事,欲不危亡,不可得也。何进灭于吴匡、张璋,袁绍亡于审配、郭图,刘表昏于蔡瑁、张允。孔子曰:“佞人殆。”信矣!古事已列于载籍,聊复论此数子,以为后之监诫,作《奸谗》。

意思是说,如果奸邪的人扰乱朝政,不正确的爱好厌恶败坏风俗。一个国家有这两种事,想要不出现衰亡是不可能的。何进因吴匡张璋而毁灭;袁绍因审配、郭图而败亡,刘表因蔡瑁、张允而昏庸。“佞人殆”,孔子在论语中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谣,佞人殆”。佞邪的人危险啊!作为后世的鉴诫,姑且论说一下这几个人,于是写了这篇《奸谗》的典论。

袁绍自官渡之战军败后,不久发病吐血,于建安七年五月(公元198)病死邺城。袁绍有三子,平时喜爱老大袁谭和三子袁尚。谭长而惠,尚少貌美,绍妻刘氏则爱尚,数称其才,袁绍欲以为后,而未显绍死。别驾审配、护军逢纪与辛评,郭图争权,配、纪支持尚,评、图支持谭,众以谭长应立之。配等恐谭立为己害,加之绍妻刘氏支持,乃矫绍之遗命,奉尚代父位。袁尚自号为大将军、冀州牧,称其兄袁谭为车骑将军。绍妻刘氏性酷妒,绍死僵尸未殡,即将其宠妾五人分别拘之,下令皆杀之。刘氏以为死者有知,会与夫绍见于地下,乃下令髠头墨面,以毁其形,曹丕写道:“冀州未破而家已亡。”按说,当时袁绍掌控了渤海一切,西面占有全晋土地,南面阻断了黄河通道,北面有匈奴做后援,拥有方圆两千里的地盘,数十万兵将,完全有条件建立霸主事业。但因为不能“抑制愚妻”的行为,不能正确区别嫡庶长幼,像女人一样自私,后来身败名裂,失土丧师,自己亦重病死。“邪臣辟奸,二子相屠。”袁绍坟墓上的泥土还没有干透,家族寺庙已成为一片废墟。他的过失可以说是十分严重的啊!在这里,曹丕以自己局促不安的地位,其文所指是十分显明的。接着他又例举刘表家族的灭亡,为作《奸谗》论证。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今山东鱼台县)人,鲁恭王刘余之后,少知名,姿貌甚伟。是时山东起兵,献帝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攻杀荆州刺史王叡,帝诏书以刘表代刺史。刘表在蒯越诸将帮助下,平定了江南接五岭,北抵汉川,地方数千里和带甲十余万。而刘表毕竟乃一儒士,胸无大志,谋无远虑,不习军事,试图以“爱民养土,从容自保”。建安1年11月曹操于秋天直疾趋刘表的宛、叶之地,而刘表于八月间病死宛城。因刘表自以为宗室,乍前乍却,以观世事。他的去世使儿子们及部属其间矛盾立即表面化。刘表初以长子刘琦貌似于己爱之。后妻蔡氏爱次子刘琮,而讨厌长子,而加妻弟蔡瑁及其外甥张允等都与刘琮交好,多贬誉刘琦,于是刘表生前也改变了态度。而与“琦疏矣,正为江夏太守,监兵于外”,而立次子刘琮为嗣。致使兄与弟反目。恰时曹操的军队临近襄阳郊外,刘琮献城归降,而刘琦则投奔江南,弟兄分道扬镳。

曹丕最后写道:古代赵高、李斯奸诈是为贪权夺利,他们都是就近于父子骨肉之间挑拨离间,以使凶残叛逆的阴谋得逞,这实在是可悲的啊!(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五代梦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赘婿归来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乾坤九环珠绝口不提,我爱你亿万宠婚缠绕一路繁花相送江山不若三千弦半路夫妻奈何缘浅绝世邪少最强近身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