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零零看书

书架
第二十九回《终令》其规见西门豹寿陵基不封不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自建安二十三年,患了头痛疾病,有时甚至难忍,他就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事。特别是六十岁之后,每当出征回到邺城,他都抽出时间走出魏王府,在邺城四方云游。做为胜利者,他对消灭袁绍占领的冀州大地情有独钟。北面是太行山,万里长城,南有黄河天险,东至大海,西至长安,自古成就帝业,一统中华都是据有之地。因此,自官渡大战,曹操消灭袁氏父子割据势力后,他就把邺城做为大本营加以经营。

曹操之所以热爱这片土地,还因为他是从这片土地上起家的。曹操二十岁举孝康,二十三岁离开洛阳迁顿丘令(今河南清丰县)、三十岁升任济南相。在任三年,还真干了不少事情。他罢黜贪官,执法甚严,减少寺庙,破除迷信。三十八岁领兖州牧参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军后,收编了青州兵三十余万。为解决军民饮水困难,在清丰、东阿、邺城等地挖掘水井,现在还留存着大井几十眼,使群众受益千年。

邺城西几十里处有一西岗,曹操多次踏足这里。因为西岗上建有西门豹祠,祠院一砖到顶的墙壁,灰色的瓦脊,祠里面镶刻着颂扬西门豹的石碑。西门豹战国时任过邺城令,石碑上的刻字是:西门大夫戳河伯、神仙巫婆齐滚开。祠院后面就是西门豹的坟墓。后人赞扬西门豹是因为当地有一巫婆,利用群众迷信,宣称河水泛滥是得罪了水神河伯,每年水涨必须挑选一年轻貌美的女子献给河伯,才能超度众生。一连数年多个妇女被抛入河水里,使民众惶惶不可终日。西门豹到任后,兴修水利,取缔巫婆,戳穿了河伯娶妇的妖言,破除了群众的迷信。

曹操因而对西门大夫十分崇敬,不止一次的亲临祭之。并高度称颂西门豹墓地,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做法。因此在他内心里,产生了将来自己的归宿就在这里。为了表达这一思想,他在建安二十三年六月,预先做了《终令》。令曰: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陪”指伴随之意,如帝王的大臣亦称陪臣,古代有功的文臣武将死了可居“陪陵”。

从历史佐证来看,曹操生前为自己的后事,多次留下遗嘱。当时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意思就是我作为魏王、费亭侯身份正适合葬于此处。西门豹破除当地“河伯娶妇”的迷信行为,引漳水灌溉,发展了农业生产。西门豹墓葬瘠薄之地和反对迷信的做法,受到了重视农业生产曹操的欣赏,是理所当然的了。曹操主张墓葬“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并身体力行,这是对秦汉皇权墓葬制度的改革。秦始皇陵墓从平地修建并高高突起,规模之大,亘古至今未有相匹者。汉武帝继位后,第二年开始建茂陵,前后用了五十余年,陵墓的封土很高很大。秦皇汉武及诸多帝王陵墓,不知耗费了多少劳动人民的膏血。建安十八年(公元1年)曹操被封为魏公,第二年进爵为魏王,定都于邺城。曹操的指令,无疑是对秦汉墓葬制度的否定,无疑是一大进步。(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五代梦 浪潮 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 超能农民工 极品上门女婿 我的青春我的刀塔 砸锅卖铁去上学 巅峰游戏制作人 赘婿归来 他身上有条龙
相关推荐:
乾坤九环珠绝口不提,我爱你亿万宠婚缠绕一路繁花相送江山不若三千弦半路夫妻奈何缘浅绝世邪少最强近身保镖